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温州市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第72 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10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
温州市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
温州农村面积大、地域广,在温州改革发展全局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十三五”时期是温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也是最为关键的决胜阶段,其难点在农村,短板在农村,关键也在农村。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提高温州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温州推进“三大转型”、打造“三个城市”夯实基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根据《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温委发〔2016〕1号)、《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特编制《温州市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本《规划》以2015年为基准年,规划期限为2016年至2020年。
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回顾
“十二五”期间,全市上下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扎实推进“两美”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新成绩。
1.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经济实力实现新提升。“十二五”期间,农业生产保持稳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趋势明显。农业投资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累计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697个、面积74.2万亩,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343个、面积131万亩,农业“两区”建设成效明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2%以上,菜篮子产品标准化有序推进,完成6个产值超亿元的农业全产业链集群申报工作;渔业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由2010年的49.7:30.9:19.4调整为34.7:34.1:31.2;休闲农业引领新时尚,建成8个省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39个市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326家三星级以上农家乐经营户(点),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接待游客、直接营业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4.4%、21.5%;农业电商发展迅猛,全市累计发展农产品电商网店9977家,建成淘宝村56个且数量居全国地市之首。2015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1.6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7%。
2.城乡统筹纵深推进,民生水平迈入新阶段。“十二五”期间,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持续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原5个欠发达县“摘帽”,“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2%,高于同期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1.6个百分点;城乡收入比由2010年的2.45:1缩小到2015年的2.07:1。美丽乡村建设从“点”到“线”向“面”拓展,创成省级美丽乡村先进县5个,市级美丽乡村精品线39条、精品村355个;永嘉县埭头村入选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农村公共服务明显改善,十五年基础教育普及率达95%,以县为单位的三大类12项公共卫生服务综合达标率达76%,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每万人拥有群众文化设施建筑面积居全省第二,五年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20万人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11万人以上,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农村自然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和防御能力得到加强。
图1-1:2010-2015年温州城乡收入情况
3.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农村改革取得新突破。“十二五”期间,温州获批新一轮首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农业农村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推进以“确权、赋权、活权”为主要内容的“三权改革”,农村集体资产股改率达99.6%,完成承包地“确权登记、入册上图”的村社2552个(占50.53%),实现土地流转面积128.5万亩、流转率64.7%;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基本建立,首创由民资承建县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的模式。“三位一体”农村合作体系建设加快,家庭农场总数达1848家,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总量达51家且数量居全省第一,农村资金互助会70家,组建了62家农村合作社信用部,试点完善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建库和监测。新增两个国家级改革试点,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温州乐清、瑞安为全国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国家保监会批准“瑞安兴民”作为全国首家农村财产保险互助组织试点开业。
4.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农村发展创造新条件。“十二五”期间,温州不断加快农业设施、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建设,农村经济发展条件不断改善。到2015年底,全市拥有农机总动力214.8万千瓦,设施农业设备3970.9万平方米,冷藏保鲜设备11.3万平方米,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69.3%,共扶持建设农机科技示范基地(场、户)84个、农机化示范镇1个,农机装备和作业水平大幅提高;现有45座渔港,渔港投资五年累计完成8.1亿元,县(市、区)、镇、村建立了完善的渔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统网络,提高了渔业生产安全保障和综合服务能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累计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436处,农村自来水覆盖率达99%,整治山塘312座、病险率降到10%;通行村道路实现100%通达、路面100%硬化,农村电气化实现100%,累计完成4.2万户危房改造工作,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5.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村环境彰显新魅力。“十二五”期间,温州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有序推进“五水共治”、“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四边三化”、平原绿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工作,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焕然一新。全市全面消灭垃圾河,污染最严重的鳌江水质由劣五类提升为四类,黑河、臭河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村庄环境整治3919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2519个、覆盖率75.2%,城乡垃圾收集处理行政村覆盖率100%,完成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试点村30个,规模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98%,农村环境质量得到提升。以海上“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为抓手,推进“浙南鱼仓”修复振兴,渔业生态资源环境和修复能力增强。实施“绿满温州”行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到2015年全市公益林保有量522.3万亩,森林覆盖率60.03%。
过去的五年,温州农村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涉及相关农村经济发展的10项指标,除第一产业增加值、三次产业比重2项指标未能完成外,其他8项指标均基本完成或超额完成规划目标。
表1-1:温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涉及相关农村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
序号 |
指标名称 |
单位 |
规划目标 |
完成情况 |
指标属性 |
||
2015年 |
年均增长 |
2015年 |
年均增长 |
||||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 |
亿元 |
100 |
2% |
129.6 |
1.7% |
预期性 |
2 |
三次产业比重 |
— |
2.1:47.9:50 |
2.7:45.5:51.8 |
预期性 |
||
3 |
城市化水平 |
% |
68 |
— |
68 |
[2] |
预期性 |
4 |
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 |
% |
上级下达指标 |
26.7 |
— |
约束性 |
|
5 |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49600 |
10% |
44026 |
9.8% |
预期性 |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21000 |
13% |
21235 |
11.4% |
||
城乡居民收入比 |
100% |
2.36 |
— |
2.07 |
— |
||
6 |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 |
56 |
2.2 |
56左右 |
2.2 |
预期性 |
7 |
每千人医生数 |
人 |
3.2 |
— |
2.9 |
5% |
预期性 |
8 |
职工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
万人 |
440 |
[95] |
493 |
[147.2] |
约束性 |
9 |
林木蓄积量 |
万立方米 |
2800 |
[500] |
2800 |
[500] |
约束性 |
10 |
耕地保有量 |
万亩 |
350 |
— |
371.5 |
— |
约束性 |
注:(1)[]内为五年累计增加或提高的数值。(2)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全省从2013年开始不再下达具体指标任务,2012年的目标是21%以上。(3)由于2013年统计口径调整,原“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调整为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两者绝对量不可比,但增速采用同口径比较数据。(4)城镇职工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013年口径调整为城镇职工及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纳入了新农合医保数据,故增长较快。 |
未来五年,温州农村经济发展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将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也是未来着力补齐的短板,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仍有待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总体比较粗放,农业“组织化、科技化、产业化”水平不高等诸多制约因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有待深化,农村经济发展要素支撑不足,难以适应农业产业加快发展的新趋势。二是农村经济发展条件仍有待持续改善。温州村庄数量多、规模普遍较小、离散度高,农村环境建设欠账依然较多,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精神文明建设与城镇相比差距明显,美丽乡村建设还需持续发力。三是农村综合改革仍有待全面深化。城乡二元体制尚未破除,农村产权的权益保障难、优化配置难、抵押融资难、流失防范难等问题仍未全面解决,农村改革存在不少“硬骨头”和“深水滩”,农村改革关键领域尚未有效突破。四是农民增收致富仍任重而道远。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仍在拉大,农民收入增速呈逐年放缓的态势且收入来源结构有待调整,尚未形成稳定长效的促增收机制;全市仍有省级扶贫村913个、占全省18.3%,扶贫开发任务艰巨繁重。
(二)面临形势
展望“十三五”,温州所具有的改革创新、温商网络、自然资源、地理区位、产业基础、人口规模等发展优势将进一步显现,温州农村经济发展各方面有利因素逐渐增多,机遇大于挑战,将不断开创温州农村经济发展新局面。
未来五年,温州农村经济发展迎来一系列重大机遇:一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五化”同步,与温州打造“三个城市”战略目标具有较强的共振效应,为温州推进农业农村跨越发展营造了新环境。二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农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支撑,有利于激发温州民间资本活力、融入世界温商网络、挖掘自然生态价值等,为温州农村经济补齐短板提供有力的政策和物质基础。三是中央始终把农村改革放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突出位置,更加完善顶层设计,有利于温州更好地更主动地全面推进农村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充分释放温州农村民营经济创新和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四是城乡居民消费层次的提升,有利于开拓农村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带动发展都市农业、休闲农业等,积极培育乡村旅游、森林养生、特色名宿等农村经济新业态,延伸发展农产品加工、商贸流通等产业链,加速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与此同时,温州农村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一是宏观经济影响下农民增收面临新挑战。宏观经济步入“新常态”,农产品需求和出口下降,农业生产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减少,可能导致农村劳动力的失业率上升;此外,农业产业融合度不高,制约全市农业农民增收创收。二是农产品价格“天花板”与成本“地板”双重挤压的新挑战。当前我国一些主要农产品价格出现倒挂并可能成为常态,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不断挤压;劳动力、农业机械、良种、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增加了农业的生产成本,对农村经济效益持续提高带来挑战。三是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带来的新挑战。区域消费升级带来优质化、多样化和专用化的需求结构变化,温州农业特色化、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等发展有待加快,农产品结构、农村经济结构、发展要素禀赋等较难适应新变化。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等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温州建设“三个城市”战略目标,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增进农民福祉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为方向,实施五大任务,推进六大工程,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厚植发展优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确保让农民群众同步迈入全面小康,使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基本原则
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实现区域共同发展。把农村经济发展作为温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加快补齐农村发展短板,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坚持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农村经济体系。创新产业融合发展方式,搭建农村产业融合平台与载体,培育多元化农村经营主体,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强化科技创新驱动能力,切实提高农村经济比较效益,形成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发挥地方特色优势。深化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深化温州“三权分置”、“三位一体”农村合作体系等工作,发挥温州民营经济、民间资本、温商网络等优势,主动适应农村实际、农业特点、农民需求,促进农村各类资源要素的迸发,加大对外开放合作,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促进农村持续发展。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挖掘温州“七山一水两分田”的生态价值,严格保护耕地和水资源,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重要抓手持续改善环境,实现农村经济绿色发展。
(三)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温州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确保全市农民同步迈入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全市农业现代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农民收入水平实现显著提高。
农业现代化取得新进展。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技术条件显著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增强,农业提质增效,主要农产品供给实现有效保障。“十三五”期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以上;粮食总产量、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定,肉类、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平稳增长;累计建成认定粮食功能区面积达到75万亩,创成农业产业集聚区5-10个、特色农业强镇20个。
农村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到2020年,全市打造10个年产值超150亿元的农业全产业链集群;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60亿元;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千万元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完成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人数10万人。
农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医疗服务、教育水平、文体条件明显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扩面提质。到2020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32500元,年均增长7.5%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9:1;累计提质增效农村饮水安全人口55.7万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74.1万以上,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
农村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以及林权、水权等确权基本完成,农村产权交易体系不断健全,基本建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规范、监管有力的农村产权制度;以新型经营主体为核心、基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现代农业经营格局基本形成;金融制度、户籍制度更加完善。
城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基本建立农业资源有效保护、高效利用的政策和技术支撑体系。水环境质量好转,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显著提高,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有所提升,农业农村环境治理、海洋生态环境修复振兴成效明显,农村应对气候变化、防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提升。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0%以上,实现农业农村绿色发展。
表2-1:“十三五”时期农村经济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
指标 |
2015年实际值 |
2020年规划指 |
年均增长 |
1 |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亿元) |
131.6 |
>145.2 |
≥2% |
2 |
耕地保有量(万公顷) |
371.5 |
348.35 |
— |
3 |
累计建成认定粮食功能区面积(万亩) |
74.2 |
75 |
[0.8] |
4 |
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 |
66 |
74 |
[8] |
5 |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
0.57 |
≥0.59 |
[0.02] |
6 |
三大江河干流堤防达标率(20年一遇及以上)(%) |
21 |
>90 |
[69] |
7 |
年用水总量(亿立方米) |
19.1 |
23.9 |
[4.8] |
8 |
农业产业集聚区(个) |
— |
5-10 |
[5-10] |
9 |
特色农业强镇(个) |
— |
20 |
[20] |
10 |
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人数(万人) |
2.8 |
[10] |
— |
11 |
培训新型职业农民(万人) |
— |
[1] |
— |
12 |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21235 |
≥32500 |
≥7.5% |
13 |
城乡居民收入比 |
2.07:1 |
1.9:1 |
— |
14 |
提质增效农村饮水安全人口(万人) |
— |
[55.7] |
— |
15 |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万人) |
48 |
≥74.1 |
7.5% |
16 |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 |
— |
≥95 |
— |
17 |
户籍人口城市化率(%) |
49.9 |
55 |
[5.1] |
18 |
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建制村比例(%) |
88.3 |
≥95 |
[6.7] |
19 |
列入省考核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
70 |
>80 |
[10] |
20 |
林木蓄积量(万立方米) |
2800 |
>3300 |
[500] |
21 |
森林覆盖率(%) |
60.03 |
>60 |
— |
注:(1)[]内的数字为五年累计;(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按现价计算,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3)当前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保、未成年人医保统一整合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015年基期数据尚未统计公布,2020年目标值按国家医改要求确定。(4)本规划森林覆盖率根据温州市林业局森林资源调查最新数据,2015年森林覆盖率为60.03%,2020年规划目标稳定在60%以上。
三、实施五大任务
(一)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立足温州农村基础、资源禀赋等条件,以稳粮增收、农业主导产业发展、产业链条延伸为重点,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农村经济升级。
1.调整优化农业产品结构
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健全粮食功能区长效管护机制,全面完成75万亩粮食功能区建设,确保粮食生产功能区全面纳入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确保2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进多规融合的协调,调整粮食生产功能规划,全面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确保粮食储备数量、质量、仓储三落实。开展139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大力实施旱改水,严格落实标准农田任务量,努力建成全省优质粮油产业区、高效设施农业耕作区、农业“四化”样板区、农业现代化先行区、渔业转型发展先行区。大力推广稳粮增效种植模式、生态水产养殖模式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粮农效益,确保粮食生产功能区粮食生产复种指数1.2以上。狠抓品种改良,落实农业生态安全,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98%以上、良种商品化率80%以上。
做优做精农业主导产业。立足温州自然条件,聚焦水产品、蔬菜、笋竹、茶叶、鲜果、花卉苗木、食用菌、畜产品、中药材、粮食十大主导产业发展,引导各地集中资源培育形成有品牌、有规模、有效益的优势产品,在全市积极打造10个年产值超150亿元的农业全产业链集群,新增无公害产品25个、绿色食品10个、有机食品10个。组织实施农业产业集聚区、特色农业强镇“一区一镇”创建工程,争取创成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区5-10个,特色农业强镇20个。
专栏1:温州农业主导产业空间布局引导 |
水产品:沿海海水产品主要布局在乐清、龙湾、瑞安、洞头、平阳、苍南。淡水产品重点布局在永嘉、文成、泰顺。 蔬菜:鲜菜及加工、出口环节主要布局在温州市郊以及乐清、瑞安、平阳、苍南;高山蔬菜、特色蔬菜重点布局在文成、泰顺、永嘉。 笋竹:毛竹重点布局在永嘉、文成、泰顺、苍南;绿竹(马蹄笋)重点布局在瑞安、平阳、苍南。 茶叶:重点布局在永嘉、苍南、泰顺和文成。其他产区重点扶持和发展名优茶。 鲜果:温州蜜柑重点布局在乐清、瑞安、瓯海;柚类和瓯柑重点布局在瓯海、永嘉、苍南、瑞安;梨重点布局在文成、永嘉;猕猴桃重点布局在泰顺。 花卉苗木:绿化苗木重点布局在永嘉、文成、乐清、瓯海;盆栽植物、鲜切花重点布局在温州市区。 食用菌:蘑菇重点布局在苍南、平阳、文成、泰顺和永嘉。 畜产品:优质猪重点布局在平阳、瑞安、乐清、苍南、龙湾、永嘉;优质禽重点布局在苍南、乐清、瑞安、平阳、文成、泰顺、鹿城、瓯海;蛋鸭重点布局在苍南、乐清、瑞安、平阳、浙南产业集聚区;优质奶牛重点布局在平阳、乐清、瑞安、苍南、泰顺。 中药材:重点建设乐清铁皮石斛、浙贝母和白术,文成杭白菊,瑞安温郁金以及西部山区桅子、山茱萸、杜仲、金银花、厚朴等药材专业化基地和出口创汇基地。 |
2.提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促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增强对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进一步加大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管理,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改造提升技术设备和管理水平,积极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兼并重组、优胜劣汰,重点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农工贸农业龙头企业,形成一批农产品加工名企名牌名家,带动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向精深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合作社,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兴办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
搭建农产品加工平台。以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重点,以产业聚集为核心,通过完善发展规划、优化政策环境、整合地方资源、改善园区设施、强化招商引资等多种途径,发展一批农产品加工园区。围绕十大农业主导产业,规划和引导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向优势产区和关键物流节点集中,并结合温州市产业平台整合提升,以小微企业创业园为重要载体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园区,形成若干产业关联紧密、分工协作有序、功能业务互补的产业集群。在“3+12”[2]核心平台规划预留好农业加工龙头企业的搬迁入驻空间。
3.完善农村商贸流通体系
优化农产品专业市场布局。健全统一开放、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的现代农产品市场,打造顺畅、安全的农产品消费主渠道,在搞活流通中促进农民增收。做好农副产品专业市场规划布局,将瑞安水产城、苍南浙福边贸水产城、温州菜篮子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作为市域范围重点引导发展的农产品专业市场,有序引导中心城区和各县(市)布局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强市场管理和监督,形成以规模专业市场为引领的农副产品流通大格局。加强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一批集零售、餐饮、文化、休闲、配送等于一体的多功能乡镇商贸中心。推进实施全市粮库改建扩容项目,建成市本级新建储备库一、二期工程,改善粮食仓储物流设施。
搭建农村网络营销平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中的作用,通过引进资本、整合资源等办法,建成面向广大消费群体的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农村物流配送、冷链物流、农产品标准化、农村资源推介、农村电商平台品牌建设等工作,逐步完善农村网上购物和消费服务体系。到2020年,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引入经营主体4000家以上、农产品500种以上,吸引注册用户80万人。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在淘宝、京东、天猫、苏宁等网络购物平台上建设专门的温州农产品特色馆,使温州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走在全省前列。加强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以及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农产品质量分级分类、采后处理、包装配送等标准体系。到2020年,农村电子商务经营主体达到10000户,农村电商服务站1500个,实现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60亿元。
健全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围绕温州十大农业主导产业,推进现代化仓储物流设施和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在温州东部区域谋划、建设农产品集散中心;在农业生产带与农产品集散地附近,结合高速互通口以及国省道的区位,布局服务新农村的专业物流中心,多渠道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建设农产品、生鲜、冷链配送中心,实施现代冷链物流中心工程(经开区)等项目,在特色农产品产区实施预冷工程,在农副产品专业市场预留冷链物流功能空间,为开拓农产品市场消费提供设施条件。实施“快递下乡”工程和农产品配送“最后一公里”工程,加强商贸流通、供销、邮政等系统物流服务网络和设施建设对接,加快完善县乡村物流体系。
4.大力发展乡村休闲经济
做特乡村旅游经济。依托农村山水景观、田园风光、渔乡风情、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森林公园、古村落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村休闲旅游、森林生态旅游、海洋休闲旅游等,引导发展休闲观光体验牧场。到2020年,全市打造民宿(农家乐)产业带、集聚区10个以上,培育提升民宿(农家乐)示范乡(镇)、村50个以上。开展乡村旅游创客行动,大力推进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推进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十三五”期间,争取打造10个旅游特色小镇(旅游风情小镇)、20处旅游社区;抓好20个以上建档立卡乡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开展森林休闲养生研究,发展森林休闲养生产业,全市创建2个省级森林休闲养生县(市)、10个森林特色小镇和150个森林人家。
构建乡村休闲服务链。以泛旅游产业为理念,以民宿、餐饮为重点,提升农村旅游服务接待能力。盘活村民资产,编制乡村民宿发展规划,推进服务规范化、特色差异化发展,打造若干个集乡村旅游、村民居住、高端人士聚会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民宿群。改善农家乐休闲旅游服务设施,形成一批农家乐特色村、示范点、高星级农家乐、精品项目。到2020年,拥有民宿床位数1.5万张以上,培育示范性民宿村30个以上;创建省级农家乐特色村10个、省级特色点10个、五星级经营点(户)5个、四星级经营点(户)10个,市级农家乐特色村10个、示范点10个。
5.积极培育农村特色经济
培育“互联网+”经济。积极培养广大农民的“互联网思维”,搭建众筹平台,鼓励更多农民和农民合作社运用互联网参与创新创业。深入实施农民互联网素质提升工程,培育一批“草根创客”、“新农创客”,加快职业农民培养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做深做透“互联网+”农产品、农村等文章,推进农业产业模式和农业商业模式的创新,推进在农村民宿、精品线路、运动休闲经济、养老养生经济、农村文化创意经济等新型业态的应用。
培育农业总部经济。利用世界温商网络,着眼于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合理配置城乡资源、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小城市和特色农业强镇建设,搭建农业总部经济发展平台,引导农业龙头企业总部集聚发展,增强农村人才、研发、会展、营销、金融等服务支撑能力。鼓励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在外围发展子公司、控股公司、加工基地、销售网等,积极外拓农业发展空间,推动形成“繁育在内、种植在外”、“加工在内、销售在外”的农业总部经济模式,着力建设若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农业总部经济基地。
做强农村集体经济。按照不把“空壳村”带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立足本地实际,加强分类指导,落实“一村一策”,实施强村惠民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强化“造血”功能,持续提高经营性收入占比。“十三五”期间,力争减少省定集体经济薄弱村1500个以上,人口规模在1500人以上的村基本达到集体经济年收入2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培育形成一批“发展强、党建强”的“双强村”。
(二)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推进微观经营主体培育、农业设施装备支撑、科技创新驱动,提升农业组织化水平,形成复合型农业现代经营体系,打造有市场竞争力的完整产业链。
1.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
健全“三位一体”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施农民合作组织改造提升行动,完善农民合作组织示范创建机制和信息管理系统,引导农民合作组织优化产权结构,增加会员数量,延伸经营领域,规范分配机制,开展合作联合。拓展农民合作组织生产、供销、信用三重功能的融合发展,完善农业服务超市、金融服务等外部社会服务功能。创新“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农村合作体系,健全市、县、乡三级农合联运行管理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服务保障、政府扶持等机制。“十三五”期间,力争培育示范性“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组织150家。
加大新型主体培育力度。全面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推动“户转场、场入社、社联合”,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做好示范性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认定和监测等工作。以农村能人、纯农户、大中专毕业生为重点对象,引导创办一批农牧结合、生态循环式的家庭农场,发展庭院经济。以组织联结、品牌创建、电商营销、产权结构、服务能力“五个提升”为主要内容,提升发展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发展一批全产业链经营、全程化服务的合作社联合社。以经营性农业为重点对象,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推动流转方式多样化,推进整村土地连片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
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采取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实践锻炼等多种手段,实行生产经营型按产业、专业技能型按工种、专业服务型按岗位的分类培训,逐步培育一批“有知识、懂技术、能创业、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到2020年,计划招收各类涉农专业学历大专及本科500名学员,招收省、市级农业发展领军人物200名,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万人以上。探索建立规范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制度和注册登记制度。加大对“乡土专家”培育的支持力度,形成一支在农村留得住、用得上、能带动的“土专家、田博士”队伍。发挥温州农民学院主阵地的作用,积极引导温州高职院校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支持社会力量开展职业农民培训,提高农民增收致富能力。
2.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条件
强化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以农业“两区”为重点,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业节水,重点实施“连片”、“高效”二大类工程,建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用水高效、机制健全”的农田灌排保障体系。以低改与新造相结合,实施低丘红壤治理开发,配套完善灌溉设施,促进农村经济效益提升。到2020年,争取农业“两区”旱涝保收面积率达90%以上,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40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5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59以上。
专栏2:二大类工程主要建设内容 |
连片。继续推进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打通灌溉输水大动脉,集中连片推进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以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为引领,以灌区(灌片)为单元,集中连片推进小沟渠、小堰坝、小山塘、小泵站“四小”田间工程建设,完善末级配水毛细血管,促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农田稳产高产。 高效。全面实施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行动,大力推进全市“四个百万”高效节水灌溉工程[3],积极推广使用喷灌、微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等高效节水技术,加强坡耕地、水稻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 |
推广先进适用农机装备。加快普及农业产业链各环节机械设施应用,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到2020年,全市新增农机装备2万台(套),农机总动力稳定在200万千瓦;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5%以上,茶叶生产(名优茶采摘除外)基本实现机械化;建成高标准、高水平的农业领域“机器换人”示范县1个、示范园区11个、示范基地12个,粮食生产功能区基本实现稻麦生产全程机械化。建立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农机服务主体逐步规模化、专业化和综合化,优化区域布局,切实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机械使用效率。大力推广应用嫁接育苗、平衡配套施肥等新技术,引入节水滴灌设备及农用机械设备,不断提高装备水平。加强农机安全和质量监管,到2020年,创建省级以上“平安农机”示范县1个、示范镇2个、示范合作社50个,农机“三率”[4]水平提高5%以上;建成规范性示范农机专业合作社30个、农机综合服务中心10个。
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加强气象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续建温州特种气象观测站、温州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等项目,实施温州三农气象服务保障工程,提高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测的准确性和精细化水平,推进农业气象指数政策性保险。续建温州沿海渔港及配套基础设施,实施苍南霞关渔港三期、信智渔港、瑞安中心渔港锚地、苍南巴艚渔港锚地、洞头中心渔港锚地等项目,提升渔业防灾抗灾能力。加快森林消防体系建设,构建与现代林业发展相适应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防治减灾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
3.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
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组织实施种子种苗科技创新等农业科技计划项目,开展高效生态安全的种养技术研究;组织实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创新项目,助推浙南美丽水乡建设。强化政产学研协作,深入实施“院地(校)合作”,支持涉农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人才在农业科技领域创新创业。发挥农业科技企业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开展科技研发。加大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力度,落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十三五”期间,我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对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取得市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60项、授权涉农发明专利50件;新增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1-2个,新增市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2-3个,创建省级农业高科技园区1个;支持培育市级农业科技创新团队5-6个,派驻农业科技特派员500名以上。
强化农技成果推广应用。以需求应用为导向,强化产业创新与服务团队建设,组织实施一批农业部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农业丰收计划项目、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等,解决产业发展中急需的共性和关键性技术问题,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的示范和推广应用。“十三五”期间,组织实施丰收计划项目100项、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100个、遴选科技示范户1万户,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70%,全市集成转化推广先进适用农业科技成果50项以上。支持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气象服务体系转型升级、粮食应急保供体系、渔港服务保障体系、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实施市林业“四新”[5]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和林业科技成果推广。
4.提升农业质量安全水平
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试点建设,按照“户转场、场入社、社联合”的发展思路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和整村、整乡、整县推进,推广“渔业大户+标准”渔业生产方式。按照“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统一标识”的标准化模式加快推进特色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围绕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推动实施美丽乡村国家标准,探索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治理、防洪防涝与用水节水技术及管理、生活饮用水供水服务、“水岸同治”等标准化试点。开展农产品、生鲜、冷链流通标准化示范建设,保障食品安全。到2020年,新增农业地方标准规范制修定20项以上,农业标准推广实施率达65%以上,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标准化生产程度达90%。
积极培育农业品牌。按照“创建品牌、经营品牌、保护品牌”的要求,全面提升“三品一标”[6]品牌,打造一批高端特色农业品牌。推行农产品产品质量出园(栏、池)前检测、分级包装、产地标牌标识和产品二维QR码或条形码制度,把“三品一标”和HACCP、ISO9001、GAP认证作为名特优农产品品牌培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基础条件。实施“农产品品质提升计划”,支持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推进农产品商标注册和地域品牌整合与创新,在杨梅、瓯柑、茶叶、紫菜、四季柚、禽蛋、禽肉、猪肉等传统优质农产品商标品牌建设上有新突破。开展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工作。到2020年,完成“三品一标”认证产品数量500个,认证产品抽检合格率100%,市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17个(新增5个);力争全市农产品商标注册1.2万件以上,创建省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品牌150件。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过程可追溯、过程可参与、产品可期货的“互联网+安全农场”体系,建设一批过程可追溯的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企业、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的示范点,构建一批产品可期货的直接面对成千上万的消费者而使用零售农产品期货交易平台的小农场。“十三五”期间,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主系统1-2个、枢纽站20个、监测点200个;初步建成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追溯系统,规上生产主体基本纳入追溯管理范围;建成农产品生产经营诚信信息动态管理系统、重大动物疫情预警预报指挥系统、预警预报监测体系和监测场点网络系统;建成农业重大有害生物数字化监测、预警与防控平台;实施农资连锁店身份证制度,完成200家以上农资店实施条形码信息管理工作。到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率达90%。
(三)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加大农村产权、城乡户籍、农村金融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激发农村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1.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根据“三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要求,深入推进农村资产确权赋权活权改革,加快盘活农业农村的各类资产资源。逐步推动股份经济合作社公司运作,创新农村集体产权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扎实推进集体资源管理规范化,规范资产处置交易行为,提升资产股份的运营效能,保障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理顺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两委的关系,到2020年力争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账户变更率实现100%。做好股权有效退出和继承试点、农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土地经营权和股权抵押担保试点等工作,及时总结推广试点经验。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强化以处分权为重点的土地经营权权能,开展“百村流转千村确权行动”,扎实开展农民承包地“确权登记,入册上图”,力争到2017年年底完成全市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和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加快形成宅基地市场化流转机制,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不动产登记制度。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探索建立土地流转风险保证金制度。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依托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管理网络。创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方式,积极探索适度规模经营的多种有效形式。
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机制。开展“百村入市千单交易”行动,“十三五”期间全面建成市、县、乡三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并结合“互联网+”,实现产权登记、鉴定、交易等信息资源共享。完善产权交易制度,强化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功能建设,在品种、范围等方面继续拓展集体经济股权、农房财产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完善农村产权登记、评估、交易等办法细则,形成链条式的一体化运作模式。充分利用和整合县乡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管理平台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平台,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积极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资产股权、林权、水资源使用权、水域滩涂养殖权、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和村集体物业所有权交易政策。
2.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扩大农村普惠金融覆盖。创新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金融服务机制,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利用开发性贷款、棚户区改造专项贷款、“债贷组合”等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以及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新型农村社区、农村产业园区建设。优化县域金融服务网点布局,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农村便民金融服务点”,完善农村金融基础、服务。完善扶贫贴息贷款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实施“一扶两增”计划。推进农合联会员信用建设,提升农合联会员授信服务,成立农贷集中办贷中心,简化小额贷款办贷流程,提高办贷效率。
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涉农贷款抵质押方式,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完善涉农贷款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加大涉农融资支持力度。发展农村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优先办理涉农再贴现业务,创新支农融资模式,鼓励涉农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探索开展多元化直接融资方式。拓宽农业保险覆盖面。创新发展政策性涉农保险业务,扩大水产养殖保险范围,推广“政银保”合作模式,建立涉农保险巨灾风险事故损失救助机制。完善农村信用信息征集体系,推进农村地区信用建设,发展农村第三方信用评价服务,培育贷款主体信用观念,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
3.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
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的性质划分以及由此派生的自理口粮户口等各种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完善人口信息管理制度,健全实际居住人口登记制度,加强和完善人口统计调查。全面建成覆盖全市的标准人口基础信息库,分类完善劳动就业、教育、收入、社保、房产、信用、卫生计生、税务、婚姻、民族等信息系统,逐步实现跨部门、跨地区信息整合和共享。全面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权益,实行农民“社会身份”与“经济身份”分离的办法,将进城落户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在随迁子女平教育、就业、医疗和住房保障上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
完善户口迁移和居住证制度。完善户口迁移政策,解决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合理引导农业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逐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立居住证制度,对暂不具备落户条件或不愿落户的新居民实行居住证制度。建立以连续居住年限和参加社会保险年限等条件为基础,逐步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中等职业教育资助、就业扶持、住房保障、养老服务、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权利。实行差别化落户政策,促进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市化率提高到55%,常住人口城市化率提高到70%。
4.完善农村社会治理体系
规范村级组织运行机制。进一步理顺乡镇(街道)、村、农村社区关系。严格落实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加强日常管理,确保村级活动场所“门敞开、人常在、事好办”。落实村级重大事项“五议两公开”决策程序,推行村干部权力清单和村级重大事项“报告制”“审签制”。实施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推行村务监督质询模式,深化农村基层作风巡查活动。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建设,创新物联网社会治安管理模式,推进平安家庭、平安村居、平安社区等基层创安活动。深化“红色细胞工程”。
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以“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秩序美、创业美”为主题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评选表彰一批“五美乡村”示范村、精品村和先进村,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培育新乡贤文化,以乡情乡愁为纽带,重构乡村传统文化。深入推进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切实提高农民文明素养和生活品质。以美丽乡村、农村社区、文化礼堂为载体,启动新一轮“双千结对·共建文明”活动,深入开展“文明乡村·健康行动”主题活动、“结对子、种文化、育文明”活动,深化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积极发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走亲”等文化惠民活动,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使道德根植乡土文化,形成文明新风尚。推动活动、政策、服务、资源向村民中心集聚,强化村民中心政治、文化、公共服务三大功能,实现常住人口2000人以上的行政村村民中心全覆盖,实现所有行政村村民中心标识全覆盖。
强化农村“三资”管理。强化乡镇(街道)的监督主体责任。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代理制度,严格控制村级非生产性开支,确保村级公务“零招待”、支出“零白条”。按照“三年一轮审”的要求,组织开展年度财务收支审计、村级重大项目审计、村干部离任审计等,推动集体经济健康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开展“百社分红千村审计”行动,创建一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乡镇(街道)、村。
5.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
积极实施农业“引进来”战略。完善温州农业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统筹农产品进口,推进进口来源多元化,鼓励引进温州紧缺型资源产品。加强进口农产品检验检疫和质量监督管理。合理有效利用国外优惠贷款,更加注重“引资”和“引智”相结合。以海峡两岸(温州)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深化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建设,承接台湾现代农业等产业转移,引导台商投资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科技升级和管理优化。
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农业投资、贸易、科技、动植物检疫合作,积极培育农业跨国经营企业,支持开展境外农业合作开发,鼓励发展远洋渔业,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加大对农产品出口支持力度,支持优势农产品出口,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扩大特色和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在黑龙江、山东、江西、江苏、安徽、新疆等地落实一批粮油生产基地。实施农产品“温州名购计划”,鼓励到全国大中城市及境外建立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健全农产品销售网络。到2020年,在全国建立200家、在世界华人主要聚居国家(或地区)的主要城市建立50家温州名特优农产品营销中心。
(四)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质
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坚持建管并举,稳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让广大农民群众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现代化成果。
1.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巩固和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市、区)创建成果,优化教育供给结构,高质量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着力提高农村地区教育水平;健全教育对口支援、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互动发展联盟和名校集团化等机制,把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辐射。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到2020年,所有县(市、区)创成教育现代化县(市、区);县域内所有小学和初中校际综合差异系数分别小于0.35和0.30。完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双下沉、两提升”工程,推进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提升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室。建设农村急救体系,建立市、县、乡镇(街道)急救网络,逐步形成统一调度、高效完善的院前急救体系,实现急救反应时间10分钟内的目标。丰富乡村文化体育活动。全面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文化下乡”活动,大力推进以农村文化礼堂为代表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提高“三馆一站一中心”[7]管理水平,通过图书资源共享设立县级图书馆乡村分馆,打造“农村30分钟文化圈”;积极组织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社区、行政村公共体育设施在全覆盖基础上实现全面优化提升,各县(市、区)、乡镇(街道)100%建成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完善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结合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养老服务领域改革创新,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养老设施建设,推进居家养老向村延伸,引进国内外知名养生养老机构,打造养老养生产业基地(村)。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大力实施“百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搭建供需平台,为农村就业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到2020年,全市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人数10万人,其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6万人,转移农民就业技能培训人数4万人。提升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制度的衔接,努力使农民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到2020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74.1万人。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失地保险等制度衔接,研究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逐步提升享受标准。建立海洋捕捞渔民民生保障机制,分类推进不同渔民群体的养老保障工作。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完善最低生活保障与教育、医疗、住房救助等社会救助政策的配套衔接机制,切实将符合条件的农户全部纳入低保。2017年农村低保保障标准要达到城镇标准的95%,2018年实现一体化。发展农村新型社会福利。加快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福利事业发展,切实保障城乡“五保三无”对象、困难老人、孤残儿童基本生活,巩固民生保障底线。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健全农村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和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制度。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
2.强化农村基础设施支撑
提升农村道路交通。把农村联网公路纳入城市大交通体系,与城市快捷交通圈同步规划建设,扩大网络规模、提高通达度。加强建设通景区(景点)、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精品村、农业示范园区等公路,有序建设具备连通条件的相邻村之间公路、联网公路,建设通村硬化路、通撤并建制村和异地搬迁安置点公路,打造美丽经济交通。健全农村公路安全设施和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农村公路养护的主体责任,完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措机制,争取省提高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补助标准。
专栏3:农村公路建设主要目标 |
“十三五”期间,全市改造提升乡道、村道1500公里,新建通村硬化路、联网路、通组路530公里,加强农村公路安保工程1800公里。到2020年,县道公路等级路比重达100%,三级及以上标准公路比重达50%以上;乡道基本全部达到等级路标准;建制村公路通畅率达100%,基本达到每个建制村至少有一条符合客运班车开行要求的等级路。 |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持续加强珊溪水库、泽雅水库等为重点的市域七大集中式饮用大中型水源地的保护,加大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力度,确保城乡饮水安全。实施以“提质升级”为主要目标的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建设,强化饮用水源和供水工程运行监督管理,推动一批农村供水示范工程实现标准化,落实工程运行管护人员和经费,实现提质增效农村饮水安全人口55.7万人;做好乡镇水厂的改造提升,深入推进城镇集中供水延伸农村工程,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城市供水体系,实现“有水”向“好水”转变。
夯实农村能源支撑。加大农村电网改造,提升农村供电能力,优化农村电网结构。实施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项目,“十三五”期间增效扩容改造水电站50座以上,实现年发电量6450万千瓦时以上。全面推广新农村电气建设和农村水电站标准化建设。正确处理小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强规划管理,防止无序、过度开发农村水能资源。优化农村能源结构,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在相关规划指导下,结合农村电网消纳能力,合理有序的开发利用光伏发电等新能源。
3.改善农村居住生活条件
农村旧村改造。按照村庄规划的要求,调整农村建设用地。以解决农民的基本住房需要为目标,有序推进旧村改造。市区实现3年内基本完成80个行政村、3.31万户的协议签订与旧房拆除,同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安置住房建设,做到协议签订、旧房拆除、安置房开工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并统筹做好征地拆迁、土地储备和出让工作,规范有序实施推进。各县(市)要积极破解土地、资金、审批等要素瓶颈加速推进旧村改造,积极推进异地搬迁工作。重视农村特困户的住房问题,采取政策倾斜、资金补助、提供小户型安置住宅等多种手段解决住房困难。充分利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的政策红利,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大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积极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通过挂钩实施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提升温州村落形象和品质。
农村社区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积极稳妥的总体要求,在村(联村)党组织领导下,以村民自治为基础,社区各类组织和全体居民广泛参与,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农村社区治理机制。按照有利于资源整合、人口适度集聚、功能相对齐全的原则,实施一村一社区建设或以若干个村联合实施农村社区建设,但要防止规模过大,不改变村民自治机制,不增加农村基础管理层级。加快村庄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住宅美化、服务强化,同时注重保护文物古迹、优美的自然风景和有价值的村落文化遗存。扩大财政投入,保障农村社区公共服务。
农村风貌营造。注重村落格局,村庄整体的建筑轮廓、屋顶和墙体的形态、色彩与周边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积极营造村落入口和公共活动空间。规范村庄建筑,从造型、比例、色彩等方面规范和引导农村建筑,凸显地方文化和特色。保护传统民居、祠堂、庙宇、亭榭、牌坊、碑塔、戏楼(台)、古井等特色文化景观。灵活选用乡土材料,开展村庄绿化美化。以瓯江、飞云江、鳌江整治为轴线,开展筑坝成湖,打造“百里清水长廊”。
(五)改善农村生态人文环境
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治水攻坚、环境综合治理、生态文化培育等为抓手,彰显温州魅力,把温州农村打造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家园。
1.积极推进农村治水攻坚
增强农村防洪减灾能力。加快实现从重点保障向全面保障转变,实施“强库、固堤、扩排”三大类工程建设,完善“上蓄、中疏、下排、外挡”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提高流域防洪标准,全面提升温州农村防洪减灾能力。
专栏4:三大类工程主要建设内容 |
强库。(1)流域枢纽工程建设。加快建设南岸水库等流域上游控制性枢纽,加快推进平阳县岳溪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提高主要江河流域“上蓄”、“外挡”能力。(2)水库除险加固。完成除险加固小型水库31座,山塘155座。 固堤。(1)主要江河治理。新建、加固江河干堤116公里,实现江河干流防洪能力基本达到20年一遇及以上,保障沿岸重点区域防洪安全。(2)海塘加固。新建、加固海塘47公里,设防标准为20-100年一遇,工程建成后可有效提升温州沿海区域防洪潮能力。 扩排。(1)沿海平原骨干排涝工程。对温瑞、乐柳虹、瑞平、南港等4大平原河网以及永嘉三塘、瑞安马屿等其他河谷平原水系实施河道拓浚、扩大强排、水系连通、增加蓄滞等措施,提高排涝能力。(2)大中型水闸(泵站)安全提升工程。完成平阳显桥水闸、苍南舥艚水闸等大中型水闸除险加固,建设苍南湖前等中型水闸。 |
加强农业农村污水治理。继续加大污水处理厂建设,力争2017年底前完成所有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任务;加快完善污水配套管网,突出三级污水管网和入户管的建设,实现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健全城乡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维护机制,加强人才、经费、制度等方面的保障。根据温州山区实际情况,宜地推广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到2020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加快农村生态养殖功能区建设,加大畜禽粪便污染治理力度,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加强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加强农家乐环境管理和污染整治。
全面提升农村河道水质。以改善水环境、恢复水生态为重点,开展河道双清行动,深入开展“两河”治理,加强农村河道长效管理,实现河道保洁网格化、全覆盖;集中连片推进中小流域(区域)综合治理,打造水清、流畅、岸绿、景美河道,打造温州美丽河道。“十三五”期间,全市主要实施灵昆水系等20条以上中小流域综合治理;逐步建立河湖库塘轮疏机制,对农村河道和山塘水库进行全面清淤,恢复水域原有功能。开展黑臭河治理攻坚行动计划,全面消除黑河、臭河。
2.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进一步完善“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收集处理机制,巩固提升农村垃圾环卫保洁水平,开展以“分类收集、定点投放、分拣清运、综合利用、科学处理”为主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到2020年,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建制村比例达95%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应处理建制村覆盖率60%以上。做好整乡整镇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试点,重点围绕省试点村和市整乡整镇试点,对农户垃圾按照可回收、可堆肥、其他垃圾三种进行分类收集处理。
加快农村改水改厕步伐。实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加快推进农村无害化厕所建设,将农村改厕与农村污水处理、环境整治相结合,统一规划,整体推进。积极推广粪便污水集中处理、“四格式生态厕所”和沼气池等新技术,严把质量关。落实农村新建住房同步配套建设粪便无害化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完善卫生厕所建、管、用并重的长效管理制度。到2020年底,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力争实现100%,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6%以上,基本完成农村户厕无害化改造。
加强农村绿色建设。继续开展平原绿化扩面工作和森林抚育提质工程,持续推进植树造林和森林抚育,开展珍贵彩色森林建设;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积极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绿色生态屏障。加强生态公益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加强森林和林地保护管理,继续组织实施好湿地保护工程;着力推进城市森林建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大力推进洞头、泰顺、文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到2020年,公益林面积保持在522万亩以上。
做好农村大气土壤污染防治。积极争取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鼓励秸秆和农作物废弃物综合利用,积极做好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和全市示范点建设工作。到2020年,建成秸秆和农作物废弃物收集体系,秸秆和农作物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3%。开展清洁土壤行动,推进农业“两区”土壤污染防治,推进永久基本农田污染防治,组织实施农村农业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项目。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工作,全面划定畜禽养殖区、限养区,大力推进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方式。
3.积极培育农村生态文化
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形成全社会崇尚生态文明的新风尚。积极引导村民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理念,鼓励消费者购买和使用节能环保低碳产品,加快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消费方式。倡导低碳出行、健康出行、文明出行,倡导绿色生活行动,全方位开展反食品浪费行动。大力弘扬瓯越文化,深入挖掘温州传统人文基础,加快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倡树文明乡风民风,开展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加强善行义举榜、道德榜、功德录建设。到2020年,培育文明乡镇达55%以上、文明村(农村社区)达到20%上。
打造生态文化村落。围绕培育生态经济,融合农业及相关服务业,挖掘生态历史,培育生态文化村落。培育养生养老文化,丰富“食养、药养、水养、体养、文养”内涵,打造现代休闲养生养老之地。深化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千村百处”工程,深入开展“千村故事”“五个一”行动,修复、挖掘和弘扬具有温州时代印记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建筑和乡土文化。加强古村落、古民居、古树名木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实现古村落、古民居与美丽乡村共进模式。
四、推进六大工程
(一)农业“一区一镇”工程
1.总体要求。立足农业“两区”,以提升发展为要求,通过集聚资源要素、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农业功能等途径,培育一批农业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农业强镇(简称“一区一镇”),推进农业集聚发展、特色发展、绿色发展、融合发展,打造农业“两区”升级版,建设成为高效生态、特色精品、绿色安全的高质量、高水平现代农业强市建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十三五”期间,规划重大建设项目34项,总投资67.1亿元,完成投资52.6亿元。
2.主要内容
农业产业集聚区创建行动。以粮食功能区、现代农业综合区为重点区域,以全产业链发展为主线,以龙头企业和产地市场为核心,通过集聚资源要素,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和生态循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业,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和产业互相融合,提高产业发展层次、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水平。“十三五”期间,打造市级农业产业集聚区5-10个,其中省级农业集聚区2-3个。
特色农业强镇创建行动。以地方特色产业为基础,以农旅融合为主线,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叠加休闲、观光、旅游、养生、教育、体验、文化等功能,促进生产、消费、体验互动,推动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十三五”期间,打造特色农业强镇20个,其中省级特色农业强镇10个左右,争取每个县(市)至少创建一个省级特色农业强镇。
专栏5:“一区一镇”创建标准 |
1、省级农业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农业强镇 参考《浙江省农业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农业强镇建设实施方案》、《农业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农业强镇创建导则》文件要求,启动省级农业“一区一镇”申报和创建工作。 2、市级农业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农业强镇 制定并出台《温州市农业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农业强镇建设实施方案》、《温州市农业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农业强镇创建导则》,谋划创建一批市级农业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农业强镇。 |
(二)农村产业融合工程
1.总体要求。以延伸农村产业链为方向,以农产品加工能力提升、农村流通网络完善、乡村休闲功能融入为重点,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构建农业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格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十三五”期间,规划重大建设项目41项,总投资309.2亿元,完成投资263.8亿元。
2.主要内容
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加快建设吉庆和紫菜加工产业园、湖岭农产品加工小微园、沪山食品工业小微园、司前小微企业创业园、罗阳小微企业创业园等一批农产品加工园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拓宽当地农民就业渠道,形成一批有规模、有竞争力、特色鲜明、引领示范作用突出的高标准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围绕创业辅导、行业监测、网络建设、人才培训、技术支持、信用管理、对外交流、法律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业公共服务体系。
农村流通体系完善行动。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实施浙南花城(温州花卉市场)、苍南浙闽台水产城扩建、浙南海西水产品采购中心等项目,改造提升温州市粮食中心市场,搬迁或撤并温州生猪肉品批发交易市场、温州市瓯海景山花木市场、温州市禽蛋交易市场等,各县(市)按需改造、新建农产品专业市场,发挥其在价格形成、产业信息、科技交流、物流集散、会展贸易等方面的作用,带动农业提升发展。建设或改造提升一批农贸市场、农家店等农村的流通设施,逐步提高农村商业网点覆盖面和商品统一配送率,形成完善的农村现代消费品流通网络。
乡村旅游创客示范行动。以构建农村休闲旅游产业链为重点,丰富农村服务业业态。开展乡村旅游创客行动,实施洞头5A级生态景区创建、雁荡山月光小镇、永嘉珍溪养生农业产业带、珑头湾海洋旅游度假中心等一批项目,通过政策引导和专业培训,引导和支持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等开展自主创业,鼓励文化界、艺术界等进行创作创业,打造一批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规划培育建设一批特色产业鲜明、个性定位清晰、人居环境和谐、示范效应明显的旅游风情小镇、特色旅游村、旅游社区,形成农村民宿、农家乐、文化体验等功能的服务业集聚,为村民增收、就业提供更多渠道。
(三)农村水利提升工程
1.总体要求。按照建设水利现代化的总体目标,通过加大投入、重点建设、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等手段,健全水防洪减灾体系、提高水资源保障、改善水生态环境、发展农田水利等,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大力推进美丽水乡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保障。“十三五”期间,规划重大建设项目153项,总投资1131.5亿元,完成投资502.6亿元。
2.主要内容
滩涂垦造耕地行动。结合再造一个“海上温州”目标,做好围垦、造地等项目的建设,统筹安排围垦滩涂布局与用途,严格落实滩涂垦造耕地面积不低于实际围成总面积30%的规定,继续大力推进耕地垦造,最大限度发挥围垦土地的综合效益,在围垦区谋划建设连片2万亩以上的现代农业园区。到2018年累计完成滩涂垦造耕地4.58万亩,到2020年争取累计完成滩涂垦造耕地7.7万亩以上。
农村水利“双百投资”行动。立足温州“山、水、田、海”等多样化的地形地貌,结合美丽浙南水乡、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等,实施区域防洪减灾、水资源保障能力、水生态文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大力推进美丽水乡建设,为农村发展构建现代化的水利设施体系。
专栏6:农村水利“双百投资” |
“十三五”期间,实施超一百项重大水利项目(138项),累计完成约四百亿元水利投资(398.9亿元,不包括围垦造地项目15项、103.7亿元)。 区域防洪减灾。实施流域枢纽工程、水库除险加固、主要江河治理、沿海海塘建设和加固、沿海平原骨干排涝工程、大中型水闸(泵站)工程等领域的项目,提高流域防洪标准。 水资源保障。持续推进水源工程、引调水工程、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水源地保护等领域的项目,构建农村安全供水保障体系。 水生态文明。实施河湖库塘清污(淤)、中小流域综合治理、河湖水系连通、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领域的项目。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继续加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高效节水灌溉等领域的项目建设,努力建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农田灌排保障体系。 |
(四)“互联网+农村”工程
1.总体要求。适应互联网发展新趋势、新业态,全面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移动终端等与农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环节全面融合发展,构建共创、共享、共赢的“互联网+农村”生态圈,引领农业“创客”创业,带动农民利用互联网致富,努力打造全国“互联网+农村”试点县(市)。“十三五”期间,规划重大建设项目15项,总投资163.2亿元,完成投资161.7亿元。
2.主要内容
农村信息平台搭建行动。整合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和标准农田(简称“两区一田”)、耕地地力管理等信息系统,建成以“一个中心、三个系统”(即农业大数据中心、农业物联网应用系统、农业应急指挥系统、农业综合服务系统)为核心的全市“互联网+农业”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全市农业“一张图”。推进“光网城市”、“无线城市”、“宽带温州”全覆盖,到2020年,农村互联网出口带宽达3.5T,光纤到户接入能力覆盖所有农村家庭,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80%。
农业物联网应用推广行动。实施智慧三农、智慧海洋、“智慧水乡”云信息平台等项目,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重点支持规模设施基地应用光温水自动控制系统、远程监控系统、病虫害(疫病)预警系统、森林安全预警系统等智能技术装备。“十三五”期间,努力争取建成100个智能化、信息化水平省内领先的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示范项目,带动农业生产管理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农村电子商务示范行动。以农业电子商务产业园、电子商务村、农产品网络旗舰店、农村青年网店、农产品电商平台等示范性创建活动为抓手,引导和培育一批符合温州特色和需求的农业电商运营主体。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社区)、智慧旅游、温州电信4G移动网络全覆盖项目等一批网络经济领域的项目,加快形成应用广泛、特色鲜明、保障有力、服务完善的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体系。到2020年,全市建成11个农业电子商务集聚发展示范区,建成区域性农业电商平台20个,培育50个电子商务示范村、150家农业网络旗舰店、5万家农村青年网店(微商);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达90%以上,常住人口在500人以上的行政村实现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点全覆盖。
(五)美丽乡村升级工程
1.总体要求。以提升城乡协调发展水平为目标,补齐短板,进一步丰富建设内涵、拓展建设领域、提升建设水平,实施以“环境美、产业美、人文美”和培育美丽乡村标杆乡镇(街道)为载体的“三美一标”工程,探索温州地域特色美丽乡村建设新模式,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从“点”到“线”到“面”与山、海、江、湖等融合的瓯派文化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和幸福家园,努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十三五”期间,规划重大建设项目43项,总投资406.6亿元,完成投资383.6亿元。
2.主要内容
科学规划提升行动。站在统筹城乡发展高度,以“温润之洲、多彩乡村”为创建主题,进一步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引导村庄分类保留、分类整治、分类融合、分类建设,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由点向面全面推开。永嘉突出民宿养生发展,苍南、平阳突出休闲观光发展,泰顺、文成突出生态旅游发展,鹿城、龙湾、瓯海、瑞安、乐清突出都市花园发展,洞头突出海岛休闲发展,形成特色各异的美丽乡村。到2020年,建成“高端引领型”美丽村庄10个以上,完善“保护利用型”美丽村庄100个以上,提升“休闲旅游型”美丽村庄200个以上,新增“普遍推广型”美丽村庄500个以上。
村居环境提升行动。按照“统一规划、适度超前、优化网络、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改善人居环境。继续深化“五水共治”、“四边三化”、“三改一拆”行动向农村全覆盖,推进农业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8],全力开展清洁乡村行动等工作。到2020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应建建制村覆盖率达100%,治理村长效运维覆盖率达100%,生活垃圾有效治理建制村比例达95%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应处理建制村覆盖率60%以上。
美丽产业提升行动。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主线,以农业特色小镇、森林特色小镇、渔业特色小镇、乡村民宿群、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生态农庄、农家乐园等建设为载体,让更多“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十三五”期间,建成美丽乡村风景线50条,特色精品村500个,特色精品民宿100家,美丽乡村综合体20个。
乡村人文提升行动。大力推进“瓯派民居”建设,深化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千村百处”工程,深入开展“千村故事”“五个一”行动,修复、挖掘和弘扬具有温州时代印记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建筑和乡土文化,使村庄文化成为乡愁记忆的链接点。深入开展“五美乡村”文明创建活动,依托文化礼堂平台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以温州人文精神激励群众,培育文明乡村新风,实现物质富裕、精神富裕。到2020年,完成保护利用点500处,新增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村60个以上,新增农村文化礼堂450个以上。
(六)精准扶贫攻坚工程
1.总体要求。围绕精准扶贫,以帮扶低收入农户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方向,善于创新举措,推进扶贫开发向纵深发展,提高精准扶贫水平,助力农户实现持续稳定增收。“十三五”期间,规划重大建设项目11项,总投资71.1亿元,完成投资66.3亿元。
2.主要内容
产业开发帮扶行动。探索财政资金折股量化帮扶,将扶持产业项目的财政资金,以固定回报的方式将全部或部分收益量化给重点帮扶对象。鼓励农民合作社以多种形式吸纳低收入农户参股入社,优先培育和扶持帮扶合作社发展壮大。支持低收入农户大力发展来料加工,推进来料加工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推动异地搬迁小区、帮扶重点村实现来料加工全覆盖。大力发展旅游帮扶,鼓励农家乐经营户和服务组织吸纳低收入农户就业,带动农产品销售。大力推进电商帮扶,用好温州扶贫互联网平台,支持电商平台开设帮扶专馆,在异地搬迁小区和有条件的帮扶重点村设立电商服务网点,对低收入农户开设网店给予网络资费补助。落实温州西部生态产业带发展规划,鼓励西部山区发展生态旅游、养生养老等新型生态产业。推进光伏帮扶工程,加强永嘉、平阳、苍南、文成和泰顺光伏项目建设。鼓励整村创业,打破村庄界限实现连片开发。
异地搬迁示范行动。以高山远山区域、重点水库库区、地质灾害隐患区、生态敏感区、偏远小岛、村庄整治等农民异地搬迁为抓手,建设一批主要布局在县城、中心镇有二三产支撑的异地搬迁示范项目。适时提高异地搬迁补助标准,扩大异地搬迁补助范围,促进20户以下小规模自然村和生态敏感区农户整体搬迁。扩大廉租房建设规模,加大差异化补助力度,让困难群众实现同步搬迁。加强异地搬迁后续管理,做好产业重建、社区重构、创业就业等方面工作,确保搬迁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权益切实保障、迁入地公共服务全面享受。探索制定空壳村的开发利用、复垦等。“十三五”期间,完成6万人以上异地搬迁集聚。
扶贫政策精准行动。健全低收入农户数据库,建立民政低保和扶贫对象数据库对接机制,实行动态调整,做到帮扶精准到村、到户、到人。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探索实施以奖代补等竞争性分配办法。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切实缓解低收入农户发展资金短缺的困难。完善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帮扶机制,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推进低保大病再保险,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统一城乡低保标准。完善干部驻村帮扶机制,抓好定点扶贫。健全扶贫开发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完善和深化山海协作机制,加快西部山区贫困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增强山区落后地区“造血”功能。完善挂钩帮扶模式,着重协调、监督、指导,建立项目优选机制。
五、规划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涉农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机制,加大农业农村支持资金和政策方面的统筹力度。健全“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联动推进机制,深入开展市领导联镇带村活动;完善领导干部和机关部门联村结户制度,深化村企结对活动。建立“统一管理、统筹规划、政策扶持、组织协调”的管理机制,形成合力共促农业农村发展。涉农部门要明确职责,协调互动,密切配合,积极从政策制定、组织协调、管理监督等多方面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夯实政策保障。完善财税、信贷保险、用电用地、项目支撑等政策,对“三农”发展予以保障和倾斜。改进对“三农”的投入方式,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重点投向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化服务等农村公共服务领域;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鼓励和引导金融资本、工商资本、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农业农村,共同建设新农村。严格控制土地总量,集约利用增量,积极盘活存量,促进集体建设用地有序交易、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支持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引进大学生,引导城市科技、教育、医疗等机构,通过科技特派员、支教支医等方式加强对农村服务。
(三)推进项目建设。将重大建设项目作为规划实施的工作抓手和重要支撑。按照“投产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滚动发展原则,建立农村经济重大建设项目库动态管理机制。探索建立农村经济重大建设项目推进联系制度,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政策支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困难,加强对重大建设项目的跟踪、督查和服务。健全重大建设项目建设考核机制,形成定期通报、定期协调、定期考核制度,强势推进项目建设。“十三五”期间,安排农村经济重大建设项目297项,总投资约2148.7亿元,其中“十三五”期间计划完成投资约1430.6亿元。
表5-1:温州市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重大建设项目
序号 |
投资领域 |
项目数(个) |
总投资(亿元) |
“十三五”计划投资(亿元) |
1 |
农业“一镇一区”工程 |
34 |
67.1 |
52.6 |
2 |
农村产业融合工程 |
41 |
309.2 |
263.8 |
3 |
农村水利提升工程 |
153 |
1131.5 |
502.6 |
4 |
“互联网+农村”工程 |
15 |
163.2 |
161.7 |
5 |
美丽乡村升级工程 |
43 |
406.6 |
383.6 |
6 |
精准扶贫攻坚工程 |
11 |
71.1 |
66.3 |
合计 |
297 |
2148.7 |
1430.6 |
(四)强化考核监督。建立规划目标责任制,对规划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进行分解,明确部门分工,落实部门责任,制定年度工作推进计划,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的顺利实施。加强规划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建立监测评估制度,分析年度进展情况。组织开展规划中期评估。完善社会监督机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规划的实施和监督,努力在全社会营造重农、兴农、富农的良好氛围。
附件:温州市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重大建设项目表
[1]2010-2013年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14年起,调整为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本图统一名称,不做区别表述。
[2]3即温州高新区(浙南科技城)、瓯江口产业集聚区、浙南产业集聚区(经开区);12即温州市的12个省级产业园区。
[3]包括百万亩坡耕地雨水集蓄旱粮喷灌工程、百万亩水稻区管道灌溉工程、百万亩农业园区智能化标准型微灌工程、百万亩林园地经济型喷灌工程。
[4]是指农业机械的持证率、挂牌率、检审率。
[5]指林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
[6]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7]包括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居文化活动中心。
[8]“一控”,要控制农业用水的总量,要划定总量的红线和利用系数率的红线。“两减”,是把化肥、农药的施用总量减下来。“三基本”,针对畜禽污染处理问题、地膜回收问题、秸秆焚烧的问题采取的有关措施,也就是说通过资源化利用的办法从根本解决好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