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河南省“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
发展规划的通知
豫政办〔2016〕227号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河南省“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6年12月28日
河南省“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关键时期,拉长农业这条“四化”同步的短腿,补齐农村这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也是建设现代农业大省的必然要求。根据《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发展成效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农业农村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省委、省政府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按照“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的总要求,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实施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顺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全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全省粮食总产连续跨越550亿公斤、600亿公斤两大台阶,2015年粮食总产达到606.71亿公斤,实现历史性的“十二连增”。全省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711万吨、410万吨、352.3万吨,均居全国前列。油料、蔬菜及食用菌、水果和水产品总产量分别达到599.7万吨、7456.5万吨、2665.1万吨和125.4万吨。全省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7.5%,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水稻机收率分别达到73%、85.7%。2015年全省农业增加值4348.41亿元,年均增长4.2%。
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效显著。全省规划培育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已达540个,分布农业领域11个产业、50多个子产业,实现年销售总收入10152亿元。集群新增农民就业12万人,带动农户638万户。农业新业态和新功能持续拓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发展迅速,农业的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得到协调发挥。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开始形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700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60家、省级760家,在资本市场上市、挂牌的农业企业33家。全省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1.6万家,家庭农场2.7万户,粮食生产经营面积在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6.9万个。农村电商蓬勃兴起,农村网店突破3万家。
农业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成了1031个乡镇(区域)农技推广站、71个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1242个动物卫生监督分所,年测土配方施肥面积6050万亩次,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7000万亩次。实施了水、土壤、农产品及地膜常态化监测,逐步扩大了农田面源污染监测网络。新培育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60个,新认证登记“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462个。建设了148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站),实现了省、市、县三级全覆盖。
农业基础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在全国率先出台高标准粮田保护条例,累计建成高标准粮田4602万亩。水利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建成通水,河口村水库基本建成,出山店水库、前坪水库开工建设;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中型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重要河道治理等工程进展顺利。林业生态省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国家和省级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稳步推进,全省共完成造林面积1797.8万亩,森林抚育和改造1078.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3.62%。
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基本完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5073万亩耕地基本具备颁证条件,郑州、兰考等7市、县建立了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规范有序发展,土地流转面积已达3887万亩,土地托管面积1496万亩。农村金融改革稳步推进,中原经济区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启动建设,农业、粮食、畜牧三家涉农担保公司健康运营,中原农业保险有限公司挂牌成立,累计组建农商行55家、村镇银行82家,开展了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两权”抵押贷款试点。
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15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853元,年均实际增长10.1%。农村生活条件显著改善,解决了3000万农村居民和630万在校师生安全饮水问题;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4.2万公里、桥梁20万延米;解决了408万农户“低电压”问题;建设5726处大中型沼气工程,推进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累计改造农村危房100万户、改造新建农村抗震房7.3万户;5560个贫困村实施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实现了670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第二节 面临形势
“十三五”时期,我省农业和农村处于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转折转型的关键期,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更加错综复杂,既存在发展的机遇和空间进一步拓展、发展动力更加多元化的有利条件,也面临部分农产品供求结构性失衡、农业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困难和挑战。
有利条件。一是“十三五”期间,我省加快推动“四个强省”建设,加快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更加有利于农业农村争取国家给予更多政策支持,开拓新的市场和发展空间。二是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财政实力不断增强,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农民转移就业空间进一步拓展,更加有利于增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综合带动能力。三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新主体、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更加有利于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四是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政策不断完善,对农村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更加有利于提升农业的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水平,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五是农村改革持续推进,农业政策体系日趋完善,更加有利于盘活农村资产资源,注入新的发展要素,激发发展潜力,释放活力动力。
面临挑战。一是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优质化、多样化、专用化农产品发展相对滞后,难以满足消费者对质量和品质的要求,部分农产品供求结构性失衡的问题日益凸显。二是随着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和全社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提高,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实现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的难度加大,农业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日益凸显。三是随着城乡一体化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任务繁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管护机制不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总体水平落后于城市的问题日益凸显。四是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产品价格提升空间较为有限,依靠转移就业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收窄,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增速放缓,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的问题日益凸显。同时,全省农村还有430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繁重,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十分艰巨。
总的来看,“十三五”时期,我省农业农村发展仍处于补齐短板、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创新工作思路,落实发展新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努力开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局面。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强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推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强农。把创新发展作为第一动力,着力推进供给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和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培育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增长动力,促进农业供给体系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农业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
坚持协调惠农。把协调发展作为内在要求,着力推进产业融合、城乡统筹、主体协同,加快形成内部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农业产业布局,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成果拉动农业现代化,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现代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水平整体跃升。
坚持绿色兴农。把绿色发展作为必要条件,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化农村生态产品供给功能,把山水林田湖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统筹谋划,推进农业发展绿色化,补齐生态建设和质量安全短板,实现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
坚持开放助农。把开放发展作为必由之路,坚持双向开放、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拓展农业农村发展战略空间,提升农业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
坚持共享富农。把共享发展作为根本目的,坚持以增进农民福祉为目的,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强化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城乡制度并轨、标准统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到2020年,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明显进展,农产品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基本完成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任务,农业现代化全国领先。
——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650亿公斤左右,肉类、禽蛋和奶类产量分别达到820万吨、450万吨和430万吨。油料、蔬菜、水果和水产品等其他农产品供应能力不断增强,主要农产品供给结构更加合理。
——现代农业发展效率和水平明显提升。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0%左右,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以上,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16,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左右、加工增值率提高到1∶3左右,全省60%以上的农户从产业融合发展中直接受益。
——农业生态和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25%,森林蓄积量达到1.8亿立方米。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取得明显成效,资源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农村供水、供电、道路、通信、住房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70%以上的中心村和特色村达到美丽宜居村庄要求,70%左右的乡镇面貌大为改观。
——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城乡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000元,比2010年翻一番,现行标准下430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53个贫困县2019年前全部脱帽,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四节 发展重点
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着眼于解决制约农业农村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立足我省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重点实施四大关键性举措。
——突出抓好种养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为目标,按照种养结构调优、加工能力调强、经营规模调大、产业链条调长的要求,大力发展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林果,加快推动农业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改革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农村金融保险体系、农业产品流通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农产品品质、品相、品牌,使农业供给与市场需求更加契合,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
——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按照大农业、大食品、大市场和全链条、全要素、全循环理念,建设形成一批高品质、高效益、高产能、高科技的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产业集群,开发农业多种功能,着力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建设,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互动发展,提高农业产业的综合效益和整体竞争力。
——着力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保护农业资源,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修复,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资源永续利用,实现农业与生态互进互促、共赢发展。
——着力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稳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深入开展精准扶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第三章 主要任务
第一节 大力推进种养业结构调整
深入推进种养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牵引,进一步优化种养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突出发展四大优势农产品。
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重点发展优质强筋小麦和优质弱筋小麦。加强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利用。推进优质专用小麦集中连片种植,支持培育种粮大户、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规模化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引导小麦加工企业与规模经营主体发展订单生产,实行专种专收专储专用专加工,实现优质优价。进一步优化优质专用小麦区域布局,建设豫北强筋小麦适宜区、豫中豫东强筋小麦次适宜区和豫南沿淮弱筋麦区小麦优势产业基地。到2020年,全省优质专用小麦发展到1800万亩左右。
大力发展优质花生。加快培育国内外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优质高油酸油用型、食用型花生品种。加快优质花生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集成、组装配套和推广,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围绕收获、摘果、干燥、脱壳等关键环节,加快研究与农艺相配套的花生生产农机装备,推进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扩大适宜区优质花生面积,重点打造沿黄区域及黄河故道优质大果花生优势区、豫西豫南豫西南优质小果花生优势区。到2020年,全省优质花生总面积达到2500万亩以上。
大力发展优质草畜。发展优质饲草,积极推广青贮、微贮、氨化等实用技术,提高花生、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率,抓好国家和省粮改饲试点工作,实施国家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推动紫花苜蓿等牧草规模化种植。推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实施奶牛肉牛遗传改良计划,加强夏南牛、南阳牛、郏县红牛等地方品种保护和开发利用。推进奶牛养殖小区牧场化转型,支持肉牛基础母牛养殖和肉牛标准化规模育肥。突出重点优势区发展,推动黄河滩区退耕还牧,建设豫西豫西南地区肉牛养殖基地、沿黄和豫东豫西南地区奶牛养殖基地。到2020年,全省新增肉牛100万头,新增高品质生鲜奶100万吨,新增饲料作物种植面积500万亩。
大力发展优质林果。调整优化品种结构,推广西瓜早中熟和小果型品种,适当增加苹果、梨早中熟品种面积,稳定发展黄桃等加工品种。积极发展薄皮类核桃品种,因地制宜发展大枣等干杂果。扩大设施瓜果、蔬菜规模化生产,推进标准化园区建设。重点发展豫东、豫南西瓜优势产区,做强豫西苹果优势产区,巩固发展中东部平原梨、桃传统产区,因地制宜发展豫西山区、大别山区、桐柏山区和黄淮海平原核桃、油用牡丹、油茶等木本油料,稳定发展豫西、沿黄大枣。到2020年,优质林果品质进一步提高,种植面积发展到1500万亩以上。
第二节 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深度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多维度促进农业增值,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推动农产品加工增值链、资源循环利用链、质量全程控制链有机融合,强化科技支撑,扩大品牌影响,打造一批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立足优势农产品区域,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实施主食加工提升行动,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引导龙头企业集聚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过购并重组、参股控股、改制上市等形式,培育形成一批发展潜力大、科技含量高、产品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群体。发挥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优势,整合品牌资源,提升品牌价值。力争到2020年,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达到450个,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达到50个,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区域集群品牌。
实施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适应城乡居民精神文化新需求,积极发展集休闲体验、观光度假、科普教育、养生养老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农业园区、创意农业园区、农业主题公园、观光采摘园和休闲农庄,建成一批都市生态农业连片示范区。以郑州、开封、洛阳、新乡、许昌、焦作等中心城市和郑州航空港区为重点,围绕城市发展需求,依托蔬菜、花卉、苗木等产业基础,重点打造都市生态农业先导区。以省辖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为支撑,以县城为补充,积极发展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城乡一体绿色发展水平,形成点线面相衔接、大中小相配套的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局面。到2020年,建设30个以上省级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引领全省都市生态农业健康发展。
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推进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产地直销配送市场建设,改造提升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强基地型农产品物流园区等产地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鲜活农产品产地预冷、预选分级、加工配送、冷藏冷冻、包装仓储、电子结算、检验检测等设施建设,大幅改善园区冷藏储存条件和提升商品化处理能力。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重点建设改造低温运输等冷链配送设施,鼓励集中产销区,培育冷链物流企业,建设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创新与大型连锁超市直供直销模式,建设一批城市社区鲜活农产品直销网点。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发展种养大户和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引导和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和支持工商企业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健全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的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加快建立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引导各类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加入职业农民队伍,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者。到2020年,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一遍。
创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机制。构建链条完整、功能互补、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的农村产业融合格局,让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以产品为依托,创新发展订单农业,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贷款担保、保险资助等服务,发展产业链金融,开展共同营销,打造联合品牌。以产业为依托,实施农村产业融合“百县千乡万村”试点示范工程,重点抓好新蔡、固始、新野、温县、商城、汝州、浚县等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试点示范县建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发展模式。以产权为依托,推进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试点工作,通过“保底+分红”等形式让农户分享增值收益。以产城融合为依托,探索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引导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集中,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加快发展。完善都市生态农业发展机制,补强都市生态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加快相关区域的路、水、电、通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统筹两个市场,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重点农垦企业,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农业企业集团。支持有实力、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基地,积极促进农机装备、农兽药、化肥等领域跨国合作。
第三节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支撑
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农业发展由依靠物质要素投入向依靠创新驱动转变,着力提升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装备、技术和服务支撑能力。
提高农业自主创新能力。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稳定与竞争相结合的科研支持方式,构建反映贡献、体现绩效的分类评价制度,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原始创新,实施一批重点科技计划,开展农业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在生物育种、农机装备、智能农业和资源环境等领域,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装备。强化技术集成创新,深入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和整建制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组装运用区域性、标准化的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和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促进农业科研院所、中高等院校和企业联合攻关,培育一批农业科研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建立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技术供应体系。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完善推广人员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推动科研院所、中高等院校开展推广服务,构建以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科研院所和中高等院校为支撑、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广泛参与的农技推广新体系,探索公益性服务与市场化运营相结合的农技推广新路径。到2020年,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到63%。
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实施现代种业建设工程和种业自主创新重大工程,强化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重点加强杂种优势利用、分子设计育种、细胞工程与染色体工程、高效制繁种、种子精深加工等关键技术研发,培育和推广适应机械化生产、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突破性新品种,加快主要农作物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步伐。建设全国小麦、玉米、花生等育种创新基地,健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园艺作物良种苗木繁育体系、现代水产良种繁育体系。深入推进种业领域科研成果权益改革,强化企业育种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种业企业。
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深入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大力提高水稻机械栽插和玉米机械收获水平。设立农业机械科技创新重大专项,推动产学研合作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先进适用配套的机械化核心技术装备,加快重点农机装备产业化及示范应用,提高农机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大力发展主要农作物田间作业智能控制装备、农作物智能化多功能收获机械、设施农业智能控制装备、设施农业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设备、规模养殖信息网络测控系统。积极推进经济作物全程机械化,协调推进设施农业和初加工机械化,建立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区,促进工程、生物、信息、环境等技术集成应用。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规范和技术规程,建成我省优势农产品、出口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标准体系,创建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县)和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加快构建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体系,实施农业标准制修订五年行动计划。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深入推进园艺作物、畜禽水产养殖屠宰标准化,基本实现“菜篮子”产品生产大县规模种养基地生产全过程标准化、规范化。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按照机构健全、经费保障、设施完善、机制完善的要求,健全农技推广、动植物保护等公共服务机构,提升服务水平。创新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服务,扶持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发展,把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作为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力量,支持专业化经营性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供种育苗、代耕代收、统防统治、农资供应、市场信息等服务。开展服务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百站包百家”活动,提高农技服务实效性。强化农业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建立农情远程可视会商系统。深入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现代青年农场主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培养计划,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信息体系,促进各类平台互联互通和监管信息共享,实现优势农畜产品“带标上市、过程可控、质量可溯”。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建立农业投入品质量常态化监测制度,探索创建独具地域特色的监管模式。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支持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
第四节 强化农业重大基础工程支撑
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着力巩固产能和防灾减灾能力,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按照“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要求,加大投入力度,大规模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整合完善建设规划,统筹农业综合开发、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田间工程、土地整治、小型农田水利等农田建设资金,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标准、统一进度、统一上图入库、统一考核监管。创新建管机制,通过委托代建、购买服务、先建后补等方式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高标准粮田。优先在永久基本农田上划定和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及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优先将有关农田建设资金和粮食生产扶持资金投向粮食生产功能区,建立口粮生产利益补偿机制,集中打造产能稳固的口粮生产基地。重点打造36个国家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县和30个省级高标准粮田示范方。到2020年,完成6369万亩高标准粮田建设任务。
加快水利工程体系建设。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构建复合型、多功能的现代化水利网络体系。完善防洪体系,加快推进一批大中型水库、重要支流治理、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和蓄滞洪区等工程建设。完善供水网络,依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黄河、沙颍河、淮河等重要水系及已建大型水库,加强水资源调配工程建设,构建“一纵三横、南北调配、东西贯通、区域互补”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初步形成纵横连通的水网体系。完善灌排体系,加快推进重点灌区建设,继续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加强低洼易涝地治理。创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体制机制,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完善水文水资源监测体系,建设涵盖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各类水功能区监测评价信息系统,构建覆盖全省的水文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以国家级和省级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为重点,整体规划城市河湖水系水景,推进重点城市水系生态修复和景观美化,建设一批融城市水系和生态绿化为一体的“水美城市”,在水资源条件好的地方打造一批“水美乡村”。
实施林业生态省建设提升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扩大退耕还林范围。重点推进森林抚育改造、林业产业化发展,健全林业生态文明体系,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提高林业生态承载能力。以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大别山为重点,实施山区营造林工程,建设种类多样、结构复杂、功能强大的山区森林植被。推进平原农区农田防护林改扩建,建设带、片、网相结合,多树种、多层次稳固的平原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构筑粮食高产稳产生态屏障。加快河湖水库周边观光林带、生态湿地和农家休闲旅游产业带建设,防治水土流失,构建集景观、生态和社会效应于一体的绿色廊道系统。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建设一批特色经济林基地、花卉苗木基地。深入实施林木良种培育和林业科技创新工程。力争到2020年,完成造林1000万亩、森林抚育2000万亩,新增森林蓄积量31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5%。
完善气象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结构更加完善、功能更加先进、效益更加突出的气象现代化服务体系。以精准化、标准化、信息化为核心,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推进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强化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加强环境气象与生态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建设、高标准粮田气象保障工程建设、气象信息化建设、基层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和省、市、县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构建众创众享的智慧气象,打造气象服务新格局。到2020年,基本实现气象事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控制面积占全省面积的60%以上,气象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高标准粮田气象服务实现全覆盖。
第五节 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行动
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和突出问题治理相结合,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农业,促进农业资源永续利用。
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农业资源。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加快基本农田划定并永久保护,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依据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在豫西及豫北缺水地区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调减和限制高耗水农作物种植面积。推进农艺节水、工程节水和管理节水,大力发展喷灌、微灌和低压管道灌溉。改革农业水价,完善水权制度,增强农民节水意识。严格保护林地、湿地和野生动植物等生态资源,积极开展重点湖泊河流生态环境修复试点,启动以丹江口水库周边为重点区域的石漠化综合治理,继续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坡耕地综合治理、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工程建设,促进丘陵岗区、荒山等植被系统修复。
强化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施丹江口库区面源污染治理试点项目,开展豫北、豫西等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试点。在重金属污染区、地下水漏斗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积极争取开展国家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加大土壤酸化治理力度,健全农田残膜回收再利用激励机制,严禁生产和使用厚度0.01毫米以下地膜。加强土壤环境监测监管和污染治理能力建设。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集成推广水肥一体化、机械深施等施肥模式,引导农民施用高效缓(控)释肥料、生物肥料和有机肥。集成应用全程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推广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高效节药植保机械,发展装备精良、专业高效的病虫害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扩大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面积。力争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100%,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0%以上。
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因地制宜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控污修复、保水保肥,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种肥同播、化肥深施、水肥一体化技术,积极推广高效缓释肥料、水溶性肥料,促进农家肥广泛使用。综合利用生物、工程、农艺和管理措施,抓好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积极推广深耕深松等保护性耕作措施,力争耕地每3年深耕深松1遍。建立耕地治理调查监测体系,完善监测站点,建设大数据平台,跟踪监测耕地质量动态变化趋势。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工作。到2020年,全省耕地质量提升0.5个等级以上。
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推进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推广污水减量、厌氧发酵、粪便堆肥等生态化治理模式,建立规模养殖粪污第三方治理与综合利用机制,支持建设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和生物有机肥加工设施,引导农户施用有机肥。加快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处理体系。推动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应用,推进收储运输市场化,率先在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基本实现全量化利用。深入探索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生态修复保护、突出问题治理、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及推进机制,着力在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取得突破,积极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第六节 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
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农业信息使用范围,推进信息化与农业深度融合,为农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
加强农业物联网应用。大力推进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发展精准农业、智慧农业,建成一批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物联网示范基地。实施农作物种植遥感监测、农情信息监测预警、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农产品产地质量安全监测和智能节水灌溉等精准化作业。大力推广养殖场环境智能监控系统和养殖个体体征智能监测系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养殖风险。大力推广水产业监测预警和专家诊断系统,实现水产养殖集约化、装备工程化、测控精准化和管理智能化。
大力发展涉农电子商务。实施农业电子商务培训计划和行动,发展一批与农业产业化集群相配套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电子商务实体,引导各类经营主体与电商企业对接,支持名特优、“一村一品”和乡村旅游资源入驻电商平台,培育“互联网+特色农产品”品牌企业,促进物流配送、冷链设施设备等发展。抓好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推进省级综合示范县建设,加快建设一批县级电子商务运营中心、配送中心和服务站点。大力开展针对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的电子商务应用技术培训。到2020年,力争80%以上的县(市)建成覆盖乡村的电商服务体系,电子商务成为农产品营销的重要渠道。
建设国家农业粮食大数据创新应用先行区。加快推进农业粮食数据采集和开放共享,在农业精准生产、粮食流通、食品安全、精准扶贫等方面开展创新应用。加快农产品生产流通数据采集和汇聚,建设以农业全产业链数据为基础的农业云平台,完善村、县数据采集体系,系统梳理农产品生产、消费、库存、贸易、价格、成本收益六大核心数据,建立重要农产品平衡表制度。建立农产品生产流通全过程数据共享机制,完善农业数据的标示、质量、存储、服务、安全等应用标准,构建资源要素数据监测体系,推动农业数据中心与各层级、各环节管理部门数据共享。促进农产品大数据应用,运用大数据完善粮油价格指数,进一步提高“郑州价格”在世界粮食市场的话语权,促进农产品产销精准对接,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应用步伐。开展大数据精准扶贫应用示范,建立扶贫基础数据库,开展扶贫数据挖掘分析,精准研判致贫原因,实现精准化扶贫开发。
第七节 全面改善农村民生
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目标,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对扶贫资源精确配置,对贫困户精准扶持,对贫困人口精细管理。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核心,以革命老区、“三山一滩”地区为重点,采取转移就业、产业扶持、易地搬迁、社会保障、特殊救助等途径,突出教育、交通运输、医疗卫生、水利、电网等领域专项扶贫,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并举,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做到精准帮扶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开发紧密结合,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与生态保护协调并重、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十三五”期间,力争完成43万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实现430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将农村公共设施纳入区域性公共设施整体规划,建立覆盖城乡、有效衔接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运行体制,推进交通、消防、供水、供电、信息、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对接,推动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向农村延伸覆盖、生产生活社会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发展,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服务。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全科医生,促进医疗资源向农村流动。
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抓好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持续推进农村畅通、净化、绿化、亮化、文化五大工程建设,建设一批美丽宜居村庄。优先在交通干线、旅游线路沿线选择自然田园风貌、传统文化等条件较好的特色自然村开展美丽宜居、宜游乡村示范创建。加强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保持乡村风貌、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争取到2020年,60%以上的村庄达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40%以上的行政村建设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示范村,有条件的县(市)形成2—3条美丽乡村示范带,逐步实现全域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使广大农村道路畅通、绿树成荫、整洁明亮、文化生活丰富、美丽宜居,农民过上全面小康的新生活。
第八节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农村金融等方面改革,健全农村产权交易体系,让农民得收益、能发展。
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完善“三权”(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明确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具体规定。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总体上确地到户,从严掌握确权确股不确地的范围。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引导农户依法有序流转土地经营权,鼓励农户互换承包地实现连片耕种,解决农村土地细碎化问题,提高机械化水平和生产效率。健全县、乡、村三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试点。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着力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有序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工作,到2020年,基本完成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健全非经营性资产集体统一运行管护机制。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的前提下,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等试点工作。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推动农信社改制组建农商行,增强支农实力。大力发展村镇银行,拓展金融服务,逐步扩大村镇银行网点覆盖面。大力发展农村互助金融,在各类农民合作社内部,通过专业合作权益链条推动资金互助合作,调剂社员资金余缺,提高为社员服务的能力。支持组建农业租赁公司。支持涉农企业依托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加大债券市场服务“三农”力度。全面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各地建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加快建立新型金融支农服务平台和财政支持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成立农业互助保险组织,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开发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保险品种,提高保障水平。完善金融监管机制,切实防范农村金融风险。
深化水利、林业、供销、农垦等改革。深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创新运行管护机制。稳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完善用水权初始分配制度,培育水权交易市场。推进水利投融资改革,扩大开发性金融支持水利工程建设的规模和范围。稳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推进集体林地“三权”分置,探索林权流转证制度,开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扎实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分类改造基层供销社,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社联合社,加快社有企业转型升级和集团化发展,创新联合社运行机制。稳步推进垦区集团化改革,以省属农垦企业为基础,组建省属骨干企业河南农垦集团公司,改革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创新垦区土地管理方式。
第四章 环境影响评价
本规划实施后,能够增强农业农村发展能力,优化现代农业发展布局,节约集约利用农业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资源环境承载力,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但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农药、化肥的使用,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利用,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农作物秸秆未充分利用等,可能会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根据规划实施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必须强化跟踪监测,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最大程度降低不利影响。
第一节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大力推广循环农业技术模式,积极推进农村循环经济示范户、村、小区发展,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扩大无公害作物种植,开展有机、绿色和无公害品牌认证,努力实现农业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
第二节 加快推进农业清洁生产
大力实施种植业清洁生产工程、清洁养殖工程、乡村清洁工程,建立农业清洁生产的监控体系。继续实施村容村貌整治工程和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推广测土施肥、水肥耦合一体化施肥、化肥深施等先进技术,配合施用有机和无机肥,改进施肥机具和方法,建立良好的耕作制度。开发化肥新品种,开展养分资源的综合管理技术研究,严格控制并逐步降低化肥施用强度。推广先进的农药施用方法和技术,提高农药利用效率。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
第三节 合理高效利用水资源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流域和区域用水总量控制,减少对水资源的过度消耗,逐步退还挤占的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和超采的地下水。水资源配置要保障河流的基本生态环境用水要求,保持河流合理流量,维持湖库和地下水的合理水位。水资源开发要高度重视对河流生态环境和地下水系统的保护。水资源利用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快建立全社会的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体系,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推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逐步形成节约水资源和保护水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保护生态环境。
第四节 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污染
适度控制畜禽养殖规模,提高规模化养殖比重,合理布局,清洁养殖,种养结合,集约发展。畜禽养殖污染控制要本着“不欠新账、多还旧账”的原则,新建、改扩建畜禽养殖建设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三同时”制度,强力推动现有养殖场加强污染防治工作。积极开展农牧结合工作,大力建设粪便污水处置设施,切实做好养殖废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同时养殖场要实行雨污分流,对其粪便堆场采取防渗、防流失等控制措施,实现畜禽养殖污染全过程控制。
第五节 加强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
研究并推广面源污染治理示范技术,加强面源污染对环境污染的负荷研究;开发推广可降解农膜,有效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粪便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大面积推广秸秆肥料化技术和推进沼气工程建设。着力提高农业面源污染监测能力。建立农村环境监测机制,将土壤环境、水环境质量、重点农村空气污染源监测等纳入环境保护常规监测体系;对局部重污染土壤实施治理和修复。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本规划的总体部署,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对有关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要制定实施方案,出台具体办法;对有关重大工程项目要抓紧启动,加快实施;对有关改革任务和试点工作要积极推进,加强指导,及时总结推广。要完善工作机制,按照职责分工,强化协调配合,统筹推动规划实施。要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强化法制保障。
第二节 加强衔接落实
各省辖市和省直管县(市)要按照本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抓紧制定本地规划和实施方案,落实规划任务,细化政策措施。省有关部门要根据规划任务,强化政策配套,协同推进规划实施。
第三节 加强考核评价
加强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工作。把本规划的实施纳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目标考核体系,对指标进行分解量化,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加大督查考核力度。落实粮食安全市长县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严格市、县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检查与考核,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
第四节 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
本规划提出的预期性指标和重点发展任务,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汇聚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健全规划实施情况公开机制、社会监督机制和公众评议机制,形成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