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泸州市“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泸市府办发[2017]15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
《泸州市“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经市八届人民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3月30日
泸州市“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第一章 “十二五”回顾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历史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是现代农业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也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粮食持续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
2015年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达到274.41亿元,比2010年增加了95.69亿元,年均增速为8.95%。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加,粮食生产连年丰收。2015年,全市粮食总产达202.82万吨,年均增速为1.66%;油料总产量达到4.12万吨,年均增长6.58%;蔬菜产业得到较好发展,五年间播种面积扩大了28.8%,总产量达到230万吨,年均增速为8.8%;茶叶总产量达到1.6万吨,年均增速为9.1%;水果总产量达到51.6万吨,年均增速34.8%;养殖业在调整中稳步增长,生猪出栏366.1万头,年均增速2.3%;牛、羊和家禽出栏保持稳定增长,年均分别增长2.2%、12.1%、4.8%;水产品总产量达到7.52万吨,年均增速为5%。
二、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更加优化
“十二五”期间,我市从自身比较优势出发,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不断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大力发展优质稻、畜牧业、高粱、果蔬茶、林竹和水产业等特色产业和产品,着力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水产业,努力提升其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不断延伸农业增值链条,拓展农业结构调整空间,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2015年,农林牧渔各业产值分别达到150.1亿元、11亿元、105.3亿元、10.3亿元,相比于2010年分别提高了75.2%、90%、33.7%、75.5%。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实施成效显著,基本形成了赤水河流域甜橙产业带,长江及沱江沿江蔬菜、龙眼、荔枝产业带,长江、赤水河、沱江流域高粱产业带,浅丘猪禽和山区草食牲畜产业带,川南名优早茶产业带和川南错季蔬菜产业带,优势特色产业逐步向高端高质高效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市农民收入呈现出平稳较快增长趋势, 201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359元,比2010年增加5971元,年均增幅高达16.1%,超出“十二五”规划任务4.1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大幅度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比重由2010年的45.7%提高到46.8%。农民非农收入所占比重达到66.5%以上,收入结构逐步由以农业为主向以非农产业为主转变。
三、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显著提升
“十二五”期间,我市着力提高农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投入向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水平转变,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2015年,我市在江阳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基础上,成功创建为市级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含江阳、龙马潭、纳溪3个区)。“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获得国、省科技富民强县项目支持13项,创建市级科技进步示范乡镇21个,其中龙马潭区、合江县、江阳区获得国家科技部支持,有力带动了全市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实现产值37.12亿元,农民平均增收895元。泸县、合江、纳溪、江阳区4个省级新农村示范片科技园区着力开展产学研合作和农业集成技术组装配套,建立核心区7620亩、示范区19.77万亩、辐射区20.54万亩,引进推广新品种26个、新技术18项、新模式8种,开发新产品6个;大力开展粮油高产高效示范创建活动,5年累计建成水稻、高粱、马铃薯等粮油作物高产高效创建示范片163个,示范片面积165万余亩次,增产粮食12万吨以上。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民创业等农民培训工程,五年累计培训农民达8.36万人次,为我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片主导产业的发展起到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2015年,农机总动力达208万千瓦,比2010年提升48.6%。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2.8%,比2010年增长26.3个百分点。
四、农业生产政策保障能力加强
“十二五”期间,我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改革力度进一步强化。农村扶贫开发成效显著,累计消除绝对贫困人口38.84万人。国家惠农强农政策得到贯彻落实,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民合法权益得到较好维护,土地产权更为明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更加规范有序,农村“三资”机制建设经营管理取得新突破。截至2015年底,全市家庭承包合同签订率达到98.1%,土地流转面积61.8多万亩。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加快推进,保险品种从2007年水稻、玉米、生猪、能繁母猪4个品种扩大至2015年包括特色保险在内的13个品种。种植业水稻、玉米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政策性生猪保险覆盖率达50%以上,养殖业合计参保金额占农业保费收入的70%以上;特种养殖业保险率先在纳溪区、叙永县等地试点。
五、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健康发展
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持续改善。全面落实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建立健全了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农村文化广电等基础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实现了“一站(乡镇综合文化站)一室(村、社区文化活动室)一点(共享工程村社区服务点)”的全覆盖,建有乡镇综合文化站123个,街道综合文化站21个,村文化室1346个,社区文化室270个。建成农家书屋1471个,实现了全市农家书屋的全覆盖。建成泸州市奥林匹克体育公园,建设泸州体育生态园等体育设施,实现了75%以上的街道(乡镇)和50%以上的社区建有体育场地,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成率达到51%。建设和完善乡镇卫生院128所,村卫生室3495个,基本实现农民“病有所医”。
六、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稳步推进
“十二五”期间,我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循环经济,同步推进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全面实施生态立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持续加大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力度,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环境保护建设成效显著。积极开展造林绿化,深入实施天然林管护、退耕还林、石漠化管理、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森林抚育、低产低效林改造等工程。“十二五”期间,累计营造林238.03万亩,新增森林面积25.69万亩,新增森林蓄积157.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从48.6%提升到50%,提高1.4个百分点,实现森林面积、蓄积、覆盖率三增长。坚持秸秆禁烧和秸秆综合利用双管齐下,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大力推广节水、节药、节能等节本增效技术,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绿色控害、治污减排等措施,测土配方面积达到2497万亩次(含复种指数)。发展以畜沼菜、畜沼果、畜沼渔为主的高效生态基地100万亩以上,生态循环农业效果初显。
七、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十二五”期间,泸州市30万亩甜橙基地被认定为国家标准化示范区,全市有荔枝龙眼柑橘农业部标准园6个,合计6500亩,并成功创建国家、省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17个。先后制定了泸州龙眼、泸州甜橙、泸州酿酒专用高粱等生产技术规程、产品标准。全市“三品一标”认证产品总数达到180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30个,绿色食品32个,有机食品10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8个。蔬菜、水果、食用菌、粮食、茶叶等例行检测合格率均在96%以上。
第二节 发展环境
综合分析“十三五”期间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和条件,未来五年,将是全面落实五化同步发展方略,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的五年;也是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加速向现代农业推进的五年。
一、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十三五”时期,宏观经济进入到以增速中速区间运行、结构优化调整不断深化、资源环境约束突出、增长动力结构转换、要素成本优势下降等为特征的经济新常态。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新常态反映在农业和农村领域,表现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化,归根结底是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式经营转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泸州“农业和农村十三五”发展必须立足当前总的宏观经济形势,主动适应进入新常态经济运行的一系列新特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基本要求,把新常态作为全市发展的新前提和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遵循,在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行稳致远、实现新发展。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期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我市要扎实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扣紧转型升级主题,把转变发展方式和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坚定不移地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努力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加大对农村和山区扶持力度,支持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
三、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攻坚期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不懈努力,我国已经使6亿多人脱贫,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贫困人口减半的国家。但是,目前我国仍有5575多万人没有脱贫。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贫困问题呈现出新特征,扶贫工作遇到了新挑战,进入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攻坚期。
我市要认真落实中央、省委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切实做到“六个精准”,扶贫对象精准、扶贫项目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扶贫措施精准、驻村帮扶精准和脱贫成效精准。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以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着力改善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主线,着力解决群众基本增收门路;以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基点,着力提高群众的基本素质。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要有计划、有资金、有目标、有措施、有检查,真扶贫、扶真贫,不断开创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
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进入提速期
统筹城乡发展步伐加快,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十三五”时期,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引领推动作用明显增强。随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向农村延伸、财政投入不断向农村倾斜,统筹城乡发展迈入提速期。
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泸州市各级党委、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中心工作来抓,形成共识,坚持把统筹城乡发展是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作为实现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现实需要,对于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融合发展的新机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为泸州市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思想保障和组织保障。
五、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进入关键期
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农业发展内外部环境也随之变化,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升级换代进入了关键期。2013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村发展活力;2014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锁定“农业现代化”话题,提出《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为我国现代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创新发展、深化改革再度成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加速成长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主力军。
2015年我省提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实施意见,为泸州市农业发展指明了新坐标、新起点。泸州市应顺应农业转型升级的战略要求,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支持力度,支持方向要实现“两个转变”,即引导生产方式向更加节水、节肥、节药、优质、安全、生态、高效的可持续方向转变,引导经营方式向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组织化、信息化的现代农业方向转变。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两大国家战略为契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坚定“着力六个突破、实现‘两个率先’”总体目标,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建设,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同步发展,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取得新成效,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上迈出新步伐,在农业多功能开发上成效显著,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全力实现泸州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两大转变”。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十三五”时期,泸州要深入把握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针对泸州市农业基础建设较薄弱、社会资本对农业投入相对不足、农产品市场主体培育不健全、新村建设区域性差异较大、农业科技支撑力度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把新常态下深化农业经济体制改革、优化农村空间结构、促进产村相融、保障社会民生等新要求与全市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在发展中始终坚持速度与质量并重、经济与环境协调、乡村与城镇共进、民生与发展同步,并遵照以下六项基本原则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
——五化同步、和谐发展
创新发展思路和模式,把统筹城乡理念贯穿于现代农业发展全过程,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全方位对接融合,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和工农差别,实现城乡互动、一二三产联动发展,构建一个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新体系。
——因地制宜、梯次推进
坚持城乡统筹、山水统筹,按照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要求,引导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因地制宜落实区域功能定位,协调区域之间的关系。协调城市与农村、丘陵与山区之间的关系,加快提升农村、远郊、山区等薄弱地区的发展水平,兼顾区域性建设与社区性建设,促进实现农村小康社会。
——大胆探索、先行先试
聚集先进农业产业要素,释放和形成新的生产力,进一步全面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创新组织形式和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农村资源依法合理流转,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探索创新农业发展机制和管理体制,构建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优化升级、和谐社会建设的农业机制体制。
——优化结构,转变方式
突出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换代升级,重点发展高效高质、节能低耗、生态安全、循环经济型农业,加快农业现代物质装备建设,推进农业机械化、设施化、规模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加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加强对农业资源管理和保护,确保现代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科技支撑,创新驱动
引入现代农业科技资源,着力研发一批支撑泸州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孵化一批具有高成长性的新型农业科技企业,着力打造泸州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提高科技进步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同时,瞄准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消费需求,坚持体制创新、机制创新、观念创新与科技创新四轮驱动,大力激发农业内生增长力,形成现代农业发展核心竞争力。
——以人为本、平等发展
坚持从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快速增长;依靠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尊重农民意愿,建设美好家园;完善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切实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质,满足农民丰富的物质文化需求;同时,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断增进农民福祉。
第三节 发展定位
一、农村发展定位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探索具有泸州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模式,努力建设农民幸福家园。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目标,以助农增收、脱贫致富为核心,以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为主线,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把新农村综合体和聚居点建设、老旧村落改造提升、传统村庄院落民居保护作为基本形式,通过规划引领、产业先行、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全域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在乌蒙山区,建设乌蒙新村,培育特色产业,带动扶贫攻坚;在丘陵地区,着力改造老旧村落,发展现代农业,迈向城乡一体;在城市郊区,推动村落升级,产业转型,加速城镇化进程,着力打造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俗特点、乡村情趣的幸福美丽新村。
二、农业发展定位
树立“大国土、大食物”观念,全方位、多途径开发农业资源,满足日益多元化的农产品消费需求,着力构建泸州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种植业完善粮食、果蔬、林竹、茶叶等优势产业布局,畜牧业发展体现规模化、养殖设施化、饲养标准化,推进高产、优质、高标准的生产基地建设,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增加产量。以智慧农业为先导,把智能设施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创意农业、现代种业、休闲观光农业等作为发展重点。建设面向周边中心城市群的绿色、特色、高效、安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和休闲旅游度假基地,提升农业的生态价值、休闲价值和文化价值,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六次产业”,打造成渝经济圈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和休闲旅游后花园,最终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实力突出、效益明显、保障完备的泸州现代农业发展大格局。
第四节 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抓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机遇,注重补短板、降成本,到2020年,实现现代农业建设水平明显优化提升,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较高,农业科技化、设施化明显加快,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品牌农业和智慧农业成效显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土地产出率(粮食单产水平)位居全省前列,现代农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比重较高,农业的生产功能充分发挥,生态、生活服务功能日益增强,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提高。挖掘农民家庭经营增收潜力,拓宽农民财产性增收途径,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显著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缩小,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民生问题有效解决,全面建成高标准农村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向纵深推进,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机制有效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基本形成。
二、具体目标
——农业综合效益:农业增加值达206亿元,年均递增3%(按现行价计算,与2015年比,下同);农业劳动生产率达4万元/人以上,年均增速达12%;农地产出率达9100万元/亩以上(不计林地),年均增速为12.9%。
——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畜牧业和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达到40%和5%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2:1;农业的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得到进一步拓展,农业农村服务业快速发展。
——农业产业化经营:蔬菜总产量达280万吨,年均递增4.4%;水果总产量达到60万吨,年均递增6.3%;肉类总产量达42.6万吨,禽蛋产量达到5.9万吨;水产品总产量8.74万吨;林地面积达到870万亩。以生猪为主的畜禽规模养殖比例超过75%。
——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比重持续提高,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5万亩,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50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以上;常年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50万人次,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以上。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方式: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成长,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稳步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覆盖面达85%以上,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社的比重达到40%以上。全市土地流转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40%以上,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流转面积的2/3以上。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力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294元,年均增速达1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24∶1以内。
——农村体制机制:新型经营体系、城乡平等就业制度、农村金融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土地制度等进一步完善,农村基层组织管理关系进一步理顺。
——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指标达到省级生态市标准,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农业投入品得到安全管理和使用,实现化肥和农药零增长,商品有机肥施用面积占40%以上,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作物秸秆养分还田率力争达到6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50.5%。
——农村科技发展: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20项、新技术30项,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5家;突破一批新品种、新技术,重点发展水稻、生猪、肉牛、肉羊、禽类等优势产业的精深加工和系列产品开发、副产物综合利用;名优水果保鲜、加工技术;茶叶精深加工技术;水稻、玉米、高粱等农作物品种引进、筛选,系列产品开发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林竹良种培育、种植技术和加工技术;蔬菜品种引进选育、种植和加工技术等。
——农村道路建设:重点实施通畅工程、县乡道路改善提升工程、村道完善工程和配套设施完善工程,全面实现“油路到乡、硬化路到村”,基本建成安全畅通的农村公路网络,满足农村客货运输需要,根本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
——扶贫开发:按照泸州市委、市政府“两个率先”要求及“五年集中攻坚、提前一年脱贫”的总体目标,到2019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23.51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57个贫困村和古蔺县、叙永县、合江县三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泸州市农业和农村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主要发展指标 |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单位 | 2015年 | 2020年 |
农产品生产水平 | 粮食产量 | 万吨 | 202.82 | 206 |
农作物播种面积 | 万亩 | 720 | 720 | |
蔬菜产量 | 万吨 | 230 | 280 | |
水果产量 | 万吨 | 51.6 | 60 | |
肉类产量 | 万吨 | 35.5 | 42.6 | |
禽蛋产量 | 万吨 | 4.3 | 5.9 | |
水产品产量 | 万吨 | 7.46 | 8.74 | |
茶叶产量 | 万吨 | 1.6 | 3.68 | |
粮食单产 | 公斤/亩 | 366.65 | 375 | |
农产品加工率 | % | 26 | 56 | |
农业经济效益水平 | 农业增加值 | 亿元 | 169 | 206 |
农业劳动生产率 | 万元/人 | 2.6 | 4.2 | |
耕地产出率 | 元/亩 | 5600 | 9100 | |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11431 | 18409 | |
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 | 新增有效灌溉面积 | 万亩 | 40 | 55 |
设施农业面积 | 万亩 | 11 | 16 | |
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 | % | 97 | >98 | |
农机总动力 | 万千瓦 | 208 | 250 | |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 % | 42.8 | 60 | |
农业科技要素投入水平 | 每万名农村劳动力拥有的农技服务人员数 | 个 | 5 | 6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 | 52 | 55 | |
农业经营管理水平 |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比例 | % | 19.6 | 40 |
畜禽规模化养殖比例 | % | 70.5 | 75 | |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 | % | 96 | 97 |
“三品一标”认证产品总数 | 个 | 180 | 230 | |
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 森林覆盖率 | % | 50 | 51 |
农作物秸秆养分还田率 | % | 50 | 60 | |
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 | % | 58.7 | 65 | |
耕地保有量 | 万公顷 | 41.09 | 41 |
第三章 发展重点
第一节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拓展农业多功能属性
充分发挥泸州水陆空立体交通、川滇黔渝结合部和长江经济带上游区位优势,依托泸州独特的资源,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工作主线,稳定粮食生产、推进结构调整、推进绿色发展、推进创新驱动、推进农村改革。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把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作为主攻方向,从生产端、供给侧入手,创新体制机制,调整优化农业要素、产品、技术、产业、区域、主体等方面结构,做实现代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加快完善现代生产体系、服务体系、研发体系、市场体系,构建优势农业产业集群,努力打造泸州现代农业“四张名片”:即西南一流、中国领先的特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基地、长江上游优质农产品加工物流基地、西南山区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基地和新型多功能农业创新发展基地,培育一批名优品牌和优势产品,加快形成规模化养殖、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多功能发展的现代农业新格局。
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和示范项目,大力培育和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引领,科学布局和合理规划农业产业,大力推进精品果业、高效林竹、绿色蔬菜、特色经作、优质粮食、现代养殖、加工物流、休闲农业等八大现代农业主导产业,在涉及的林、茶等产业发展与退耕还林工作中,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充分发挥农业产业扶贫在“十大扶贫行动”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农民就业创业支持体系,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一、种植业
(一)优质粮食
(1)建设思路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粮食稳定增产工程,稳定粮食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以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为目标,着力提高优质粮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商品化为发展方向,积极推进泸州现代粮食物流产业园区等建设,提高粮食收储供应保障能力,满足生产和生活用粮需求。
(2)区域布局
水稻:布局位于长江河谷和赤水河流域,涉及泸县、合江县、纳溪区、龙马潭区、江阳区、叙永县、古蔺县的80个乡镇。以江阳区、纳溪区和龙马潭区为核心区,泸县、合江、古蔺和叙永为辐射区发展优质稻;在海拔240~380米的泸县、合江、纳溪、龙马潭、江阳5个县区的64个镇(乡)发展适宜机械化的“中稻—再生稻”种植模式。
高粱:充分利用本地优势高粱资源,在三线(泸隆路、泸合路、泸宜路三条公路沿线)、三流域(沿沱江、长江河谷浅丘地区和沿赤水河谷流域)集中连片发展酿酒专用高粱基地,稳定原料生产,抓好酿酒工业“第一车间”。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为优质粮生产核心区,共20个乡镇;辐射区包括泸县、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的51个乡镇。
(3)规划目标
优质稻:2020年稳定种植中高档优质稻(国标三级米以上)200万亩。其中2016年国标二级米“川优6203、旌优127、宜香2115”等杂交优质稻和特种米罗沙稻13万亩,2017年达到15万亩,2018年达到18万亩,2019年达到20万亩,2020年达到23万亩。中档优质稻主要推广杂交优质稻品种“川香、宜香、内香”等。发展3000亩以上规模的优质稻谷定订单生产基地180个;打造5万亩国家级水稻制种基地;水稻机械化生产率80%、稻田有效灌溉面积达80%;蓄留再生稻80万亩,稻茬其他模式40万亩,杂交中稻—再生稻每亩增收节支300元,年新增总收益3.6亿元。
酿酒高粱:以沱江、长江流域和赤水河流域为酿酒高粱基地建设重点,推广良种、良法、良制配套,提高单产水平和种植效益;创新产业化运作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将泸州酿酒高粱产业建设成为“中国白酒金三角”酿酒高粱产业基地的核心区域。到2020年,全市正季酿酒高粱种植面积达到55万亩,蓄留再生高粱15万亩,总产16.5万吨,总产值6.6亿元;常规良种与杂交种搭配,杂交高粱推广面积达到高粱种植面积50%以上;按照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三个层次的高粱生产技术规范和产品标准组织生产,实现常规糯高粱亩产300公斤,杂交糯高粱两季亩产800公斤的产量目标。
(4)重点工作
水稻产业重点工作围绕高标准稻田建设、订单生产基地建设、技术集成与创新等项目开展。重点抓好集中连片的稻田建设,同时要在抓好优质稻基础上,稳定“中稻—再生稻”种植模式,研究适宜“杂交中稻—再生稻”种植模式的机插机收配套技术。在稳定泸州粮食总产的基础上,积极推广粮油绿色增产技术模式,每年建水稻、马铃薯等作物绿色粮油增产技术模式示范片10个以上。到2020年,建设高标准稻田40万亩,“中稻—再生稻”种植模式的机插机收配套技术示范区100万亩。
高粱产业重点围绕标准化产业生产基地、种业培育项目、产业科技示范园、产品质量安全等项目开展。重点抓好泸州老窖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泸州老窖有机高粱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高粱常规种繁育基地及杂交糯高梁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酿酒高粱研发、制种、交易中心建设,高粱生产技术规程制定等工作。到2020年,建成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标准化生产示范区3万亩;常规种繁育基地400亩;建立泸州酿酒高粱研发中心、制种中心、推广中心、交易中心和标准化种植示范中心;加强对高粱基地土壤质量状况的监测、加强对进入流通市场高粱的质量监测等,确保原料产品质量安全。
(二)精品果业
(1)建设思路
立足泸州生态和地理优势,以合江真龙柚、赤水河流域(古蔺县、叙永县)脐橙,合江荔枝,泸县、江阳区、龙马潭区龙眼为规划重点,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适度规模、优质安全高效为原则,以“稳面积、提质量、抓配套、保增收”为目标任务,对现有果园进行现代化改造和品种结构调整,打造泸州精品果业。
(2)区域布局
泸州市精品水果总体上沿“两江(长江、沱江)、两河(赤水河、古蔺河)、三路(321国道、宜泸渝高速、成自泸赤高速)”呈带状分布。其中:真龙柚主产区布局在合江县赤水河流域、长江以北片和长江以南宜泸渝高速沿线;脐橙主产区布局在古蔺县境内的赤水河、古蔺河沿岸,二半山地区、叙永县沿赤水河流域河谷地区和321国道沿线;荔枝重点布局在合江县形成 “一区三带”的核心产业新布局,即三江核心示范区、宜泸渝高速路产业带、成自泸赤高速路佛尧路高标准果园产业带、福宝旅游快速通道高标准果园产业带;龙眼产业带主要布局在泸县、江阳区、龙马潭区一县二区。
(3)规划目标
产业加速向优势区域集中,建成一批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精品果业基地,打造国内知名品牌。建成我国西部最具竞争力和品质最优的真龙柚和脐橙供应基地、国内领先水平晚熟荔枝和龙眼生产基地,泸州市名优水果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带动户均增收0.6万元以上。
(4)重点工作
实施柑橘七大工程(真龙柚无病毒苗木繁育体系、授粉树品种配置展示园、老旧果园改造、新建标准果园、高标准示范园、采后商品化处理和乡村旅游)、荔枝六大工程(种业、老旧果园更新改造、新建标准园、高标准化示范园、物流市场体系和文化广场)、龙眼九大工程(龙头企业及合作社培育、良种繁育、生态旅游、老旧果园更新改造、新建标准园、高标准示范园、科技支撑、市场体系和深加工)的建设,全面提高泸州精品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优质化、组织化和现代化水平,延长水果产业链和增加附加值,把泸州建设成为我国最具竞争力的优质真龙柚、脐橙及晚熟荔枝龙眼生产流通基地。
(三)高效林竹
(1)建设思路
制定科学精准的规划方案,探索出适合泸州市林业产业和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充分开发利用竹资源,提升竹产业发展水平,促进林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推动泸州市由竹业资源大市向竹业经济强市转变,将其建成为全省一流的竹基地示范中心。
在产业结构上,坚持调结构、拓市场、求高效、创品牌,主攻二产、发展三产、提升一产,实现竹类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在产业布局上,坚持以现有竹林面积比较集中的叙永县、纳溪区、合江县为重点,形成以重点县区为龙头,全域推进的发展格局。在发展机制上,坚持市场导向,企业主体,调动全社会参与的原则,形成以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开发大户、竹农共同参与的格局。在发展方式上,坚持新造和改造同步进行,大力发展优质竹林基地。培育和引进技术资金密集型企业,开展技术、品牌创新,推进竹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升竹产品附加值。挖掘和弘扬本土竹文化、竹工艺,积极开展竹生态旅游和竹林立体经营,全面提高竹林质量和效益。
(2)区域布局
以全市竹资源分布及竹产业发展状况为基础,秉承“一个核心、三条途径”的发展思路,构建“一环带多点、引领七地协同发展”的建设布局。
“一个核心”:是指竹产业发展核心链条,目标是串联起全市竹产业发展的主骨架和网络体系。
“三条途径”:是指以林区道路为主的林区基础设施建设作保障,依托竹资源开展的生态旅游开发、竹加工园区和高效竹林培育经营基地,进而形成配合全市竹产业发展的三条主脉络。
“一环”:是指围绕叙永、纳溪、合江三个重点县区,通过新造、改造和抚育的方式,构建以纸浆竹林、笋用竹林、笋材两用竹林为主的竹子种植基地,结合竹加工园区和万亩竹林示范园区等多模式、多层次建设,推动全市竹加工产业跨越式发展。
“多点”:是指分散在全市各地的竹加工企业和林下种养殖业、林下采集及旅游业。规划以竹产业核心链条为穿插,以三条发展主脉为突破,形成一环(叙永县、纳溪区、合江县)带多点,引领其他县区(古蔺县、江阳区、龙马潭区、泸县)科学、有序地发展竹产业的总格产量。
(3)规划目标
规划新建竹林基地46万亩,改造竹林49万亩,到2020年全市竹林面积达372.1万亩,其中,通过荒山、荒地、残次林改造等新增竹林面积51.52万亩。新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家,新增年产值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2家;全市竹浆、竹纸、竹纤维、竹人造板、竹地板、竹笋、竹家具及工艺品产能分别达到30万吨、15万吨、5万吨、10万立方米、85万平方米、5万吨、100万套(件)以上。竹业总产值达到137亿元,农民从竹业上人均增加约1000元。
(4)重点工作
加快构建泸州现代林产业,引导和促进资源、资金等产业要素向优势企业、基地集中、优势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和专业化生产进程,减少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标准化产业基地建设。适度发展丛生纸浆竹林,大力发展以苦竹、方竹为主的笋用竹和以毛竹为主的笋材两用竹。到2020年,实现新造高效竹林面积40万亩,改造低效竹林面积40万亩,建设竹种苗木繁育基地270亩。
竹区道路建设。加大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竹区交通状况,提高成片竹区的道路通达度。到2020年,在全市竹产业重点发展区(县)修建竹区公路1360公里。
竹加工产业建设。大力发展市场前景好、产品附加值高的竹笋产品、竹人造板和竹饰板、竹炭、竹醋液和竹纤维等科技含量高–低污染–绿色环保的系列产品,加快竹产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实施地方特色产品和名牌产品战略,促进竹加工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实现企业和农户双赢。到2020年,全市竹浆、竹纸、竹纤维、竹人造板、竹地板、竹笋、竹家具及工艺品产能分别达到30万吨、15万吨、5万吨、10万立方米、85万平方米、5万吨、100万套(件)以上。
(四)特色经作
(1)建设思路
茶产业:立足泸州独特区位、生态优势,借鉴“西湖龙井”、“信阳毛尖”等国内绿茶产业发展的好机制、好模式、好经验、好做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品牌建设为主线,以培育龙头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人才为支撑,坚持“突出特早、挖掘大宗、提升品质、发展品牌”的发展思路,以纳溪区、南部山区为双核心,狠抓绿色有机生态茶园建设;充分发挥注重提升产业科技内涵,改进加工工艺,拉长茶叶产业链,整合树立“泸州特早茶”品牌形象;大力扶持和引进龙头企业,鼓励多种形式的茶产业组织形式;深度挖掘泸州茶文化,发展茶主题旅游产业,使茶产业成为泸州农民增收、农业转型的特色支柱产业。
中药材: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企业为主体,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深度挖掘泸州道地中药材资源潜力,坚持政府扶持、企业运行,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突出重点、形成体系,按照“扩规模、调结构、突特色、强标准、拓功能”的总体发展思路,推进中药材种植、加工、研发和营销规范化、标准化进程,以园区、基地建设为载体,扩大中药材产业规模,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构建结构优化、质量效益高、带动能力强的现代中药材产业体系。
(2)区域布局
茶产业:按照泸州市气候特点、地形地貌、土壤条件、种植基础、资源优势、茶产业现状及各区县主导产业发展导向,全市茶产业布局总体规划为“一核三区多节点”。“一核”是位于纳溪区天仙镇、护国镇、渠坝镇的茶产业加工园区,是特早茶龙头企业培育和引进集聚区,同时也是特早茶营销展示中心所在地。“三区”是优势区标准化生产片区,包括纳溪特早茶产业区,叙永名优绿茶种植区和古蔺名优绿茶种植区。“多节点”是以茶为主题休闲观光旅游。
中药材产业:按照泸州市中药材种植基础、资源优势、各区县政策主导产业发展导向及支撑体系落实情况,全市中草药布局为“两园四片区”。“两园”是泸县福集泸州市医药园区和合江中药材加工产业园,主要任务是加工研发中心。“四片”是指泸县特色中药材种植片区、合江金钗石斛特色种植片区、古蔺县特色中药材种植片区、叙永特色中药材种植基地。
(3)规划目标
茶产业:紧抓四川打造“千亿茶产业”的发展机遇,加快推进泸州市茶产业体系建设,通过名优茶品牌提升战略和大宗茶精深加工引进工程,做精、做大、做强茶产业,将泸州建设成为西南特早茶核心生产区、成渝有机茶产业引领核心区。到2020年,实现茶产业基地45万亩以上,总产值45亿元的目标。
中药材:紧抓泸州积极培育医药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打造养生保健城的机遇,以泸州医药产业园区、医药产业技术服务平台为带动,通过泸县、合江、古蔺、叙永等中药种植区的建设,将泸州建设成川产道地中药材研发生产重点区域。到2020年,实现种植基地40万亩,总产值16.6亿元的目标。
(4)重点工作
茶产业重点工作将围绕建设茶产业基地,实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产后处理和加工体系、展示交易平台、茶主题文化休闲重点项目,重点抓好优化产业布局、创建种植示范基地、开展绿色防控、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培育专业合作社、打造知名品牌、拓展产业功能等方面的工作。到2020年,建设良种繁育基地3座;新发展特早无性系良种茶园3万亩;新发展优质绿茶基地4万亩,改造老茶园5万亩,优质茶产出率达到80%以上;引进培育茶叶初加工厂3家;引进规模以上茶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家;培育市级龙头企业1家;建设茶产品产地交易市场1个;建设网络电子平台、实体门店、体验茶庄等立体化展销网点。
中药材产业重点工作主要是围绕建设川产道地药材基地,开展种质资源圃建设、良种繁育基地建设、GAP种植基地建设、加工基地建设重点项目,重点抓好野生中药材品种驯化、优良种质资源保护、规范化种植标准制定、加工龙头企业培育及品牌创建等工作。到2020年,建成川产道地药材种质资源圃;建设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赶黄草种苗繁育基地、石斛种苗基地、黄连重楼种苗基地各1个;泸县道地中药材、合江金钗石斛、古蔺道地中药材、叙永道地中药材GAP种植基地各1个;建设泸州医药产业园大学科技园和泸州新药评价体系。
(五)精品蔬菜
(1)建设思路
以项目为抓手,以科技服务为支撑,以基地建设为对象,以产品质量为保证,以市场开拓为动力,重点打造“泸州长江大地菜”品牌,加快现代蔬菜产业建设,培育新型产业综合体,促进农民增收,确保长江经济带和成渝经济区“菜篮子”的需求,成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现代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2)区域布局
根据泸州交通、水源、地势、土壤类型、产业基础、生产力水平、劳动力资源状况等综合因素,结合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按照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生态安全型发展理念,着力打造沿江精品早春蔬菜基地、丘陵精细蔬菜基地、山区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加工蔬菜基地以及食用菌生产基地。
(3)规划目标
以标准园和示范区建设为中心,加强技术引进和技术攻关,突出春提早、山区绿色蔬菜优势,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循环友好型的生产模式。建立蔬菜产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推进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工作,到2020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15万亩,其中精品蔬菜产业带面积达40万亩以上。发展食用菌生产6400万袋,实现产值4.5亿元。实现全市蔬菜基地绿色认证15%,有机基地认证占5%,申请绿色和有机产品认证各3个,地理标志产品认证2个。组建泸州市蔬菜种植企业联盟,做大“泸州长江大地菜”品牌。培育有市场影响力的7?8家现代蔬菜种植企业,培育年加工蔬菜20万吨的加工龙头企业3?5家,蔬菜加工率达到20%。完善全市蔬菜市场流通设施和体系建设,实现产地到市场、市场到餐桌无缝对接,成为现代蔬菜产业“川南典范”。
(4)重点工作
沿江精品早春蔬菜基地建设。在长江、沱江、赤水河及其支流沿岸的消落地和河坝冲积地,发展露地精品蔬菜和大棚设施精品蔬菜,其中大棚设施包括小拱棚(临时)、简易竹木大棚(临时)和钢管大棚。2020年全市发展20.18万亩,其中设施栽培面积9.3万亩,实现产值14.7亿元。
丘陵精细特色蔬菜生产基地。在地势相对平坦、土壤肥沃,耕作条件好浅丘平坝骨干公路沿线发展发展现代设施大棚栽培以及规模化种植基地。2020年全市发展种植面积47.02万亩,其中设施栽培面积9万亩,实现产值25亿元。
山区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发展大棚设施栽培,种植错季蔬菜,发展绿色、有机等高端蔬菜产品,2020年全市发展种植面积23.5万亩,其中设施栽培面积6万亩,实现产值14.8亿元。
加工蔬菜生产基地。选用适于加工、耐贮运、高密植、高质量的专用品种进行栽培,发展机械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的栽培模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2020年全市发展种植面积10.25万亩,重点打造泸县新型粮经复合产业园(1万亩),实现产值2.1亿元。
食用菌生产基地。根据不同地形和土地资源条件,发展食用菌露地栽培和大棚栽培模式,按照绿色、有机种植标准,种植黑木耳、香菇以及地方珍稀野生菌等,满足大中城市高端人口需求。2020年全市发展6400万袋,实现产值4.5亿元。
蔬菜新型经营主体和加工龙头企业培育项目。重点在土地流转、基地建设、农技服务、市场流通、产品检测、产品推介、品牌建设等各方面给予扶持,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减少行政干预,培育种植规模达到1万亩以上的龙头企业1-2家,培育种植规模达到2000亩的专合社10个。
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追溯体系建设项目。从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加强蔬菜生产监控,保障质量安全,做大产业品牌。实行市场准入、准出制,建立行政规章制度,加大投入品监管力度,对可能影响质量安全的投入品实行严格限制。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基地认证,打造一批知名的产地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共同做响享誉国内外的泸州“长江大地菜”产业大品牌。2020年,建成泸州市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和蔬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二、养殖业
(一)畜牧业
(1)建设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生态、安全、高效畜牧业为目标,突出公共卫生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三大重点,坚持产业化带动、规模化发展和标准化生产,以工业化的理念打造高效生态畜牧业,用循环经济模式推进园区建设,构筑养殖方式先进、加工带动有力、产品地域特征显著的高效生态畜牧业生产体系,把泸州市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上游和成渝经济区有影响力的高效、生态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2)区域布局
形成北猪南牛、全市发展林下鸡和优质山羊的优势产业带布局。以泸县、合江、纳溪为重点的优质生猪产业带;以叙永、古蔺及周边地区为重点的肉牛产业带;以叙永、古蔺、合江、泸县4个区县为重点的优质肉羊产业;古蔺县观文、马嘶、椒园和纳溪区大渡、天仙等部分乡镇重点发展川藏黑猪、丫杈猪特色风味黑猪养殖。
(3)规划目标
推动泸州优质饲草料种植与加工业发展,奠定现代畜牧产业的饲料资源基础;促进畜禽养殖结构日趋合理和产业集聚,逐步形成北猪南牛区域布局、林下鸡、优质山羊和川藏黑猪、丫杈猪特色养殖的优势产业带;加快畜禽种业发展速度,提高养、繁、育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以良种促升级,以良种促增效;推动加工企业不断提高精深加工水平,抢占重庆、成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高端市场。到2020年,全市生猪年出栏420万头,其中特色丫杈猪8万头,出栏肉牛11.5万头、肉羊80万只、家禽4000万只,牧业总产值达到140亿元。
(4)重点工作
“十三五”期间,畜牧业重点围绕龙头企业引进培育、良繁体系建设、饲料营养高效利用和饲料安全技术、标准化养殖生产、养殖业支撑项目、畜牧科技创新驱动等方面开展工作。
龙头企业引进培育。生猪产业重点重点抓好广东温氏、四川巨星两大招商企业的培育,带动发展本地生猪养殖企业。肉牛产业重点以国有资本为主体,搭建融资平台,引导社会资本、扶贫资金、农户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进行高效整合发展优质肉牛全产业链。重点培育壮大叙永东牛、川天食品、古蔺郎多多等本土龙头企业。肉羊产业继续引进肉羊龙头企业,培育壮大四川景盛农牧、叙永宏羊牧业等肉羊养殖企业。
良繁体系建设。生猪良繁体系重点在泸县、合江、纳溪、叙永、古蔺布局种猪场和生猪人工授精站,重点培育壮大泸县巨星兴旺PIC祖代种猪场、合江四海天兆种猪场、纳溪温氏种猪场、叙永叙新种猪场、古蔺观文丫杈猪种猪场等。肉牛良繁体系主要在古蔺、叙永布局,结合国家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大力发展存栏10头以上基础母牛养殖大户,引导和支持农户饲养基础母牛繁殖小牛,业主投资规模育肥场收购农户繁殖的小牛进行育肥销售的模式。进一步完善古蔺、叙永肉牛人工授精站点。肉羊良繁体系重点在叙永、古蔺、合江、泸县发展存栏种养500只以上的种羊场,积极开展川南黑山羊、马头羊的保种和杂交开发利用。
标准化畜禽养殖基地建设项目。重点围绕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肉牛(羊)标准化基地建设、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建设等项目,引导业主和农户建设标准化畜禽规模养殖小区(场)。每年新(改)扩建标准化畜禽养殖场60个,“十三五”期间,新增规模养殖场300个,达到1080个。其中,新增规模猪场150个,肉牛育肥场30个,肉羊规模养殖场70个,小家禽规模养殖场50个(肉鸡、蛋鸡、肉兔)。新争创部、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5个,以生猪为主的适度规模养殖比重达75%,较“十二五”末提升4.5个百分点。
养殖业支撑项目。主要包括畜禽标准化养殖、现代农业(畜牧业)重点县建设、基础母牛扩群增量、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良繁体系建设、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建设、“菜篮子”生产、专合社、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畜禽无害化处理、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招商引资项目等。
畜牧科技创新驱动。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校合作,建立产学研平台,研发和引进国际优良品种、推广应用现代设备设施、精准饲养、智能化管理等最新实用技术。培育和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掌握现代科技和经营管理的新型人才。
(二)水产业
(1)建设思路
推进水产大水面生态养殖,支持水产专业合作社和家庭渔场;发展粮经复合稻田养鱼,重点发展“稻鱼”、“稻鳅”模式,积极开展铜鱼、泥鳅、黄颡鱼、岩原鲤、大口黑鲈、长吻鮠、中华鳖等特色品种养殖;发展以鱼为主的餐饮业和休闲垂钓、乡村观光旅游、观赏渔业、展示教育等多种形式的休闲渔业基地和休闲渔业示范区;加强水产原良种场繁育、水生动物防疫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设施装备建设,大力发展设施渔业,逐步推进水产养殖的机械化、自动化。
(2)区域布局
水产产业按优势水产品的养殖区、城郊休闲渔业区、特色渔业区三个区域进行布局。具体为:以泸县和合江县为主体发展,开展健康生态养殖和粮经复合稻田养鱼,主养草鱼、鲤鱼、鳙鱼、鲫鱼、鲂鱼等大宗优势水产品,并逐步推广稻田养虾、稻田养蟹、稻田养泥鳅和稻田养鳖模式;以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为主体发展城郊休闲型渔业;以叙永县、古蔺县为主体发展特色渔业,养殖泉水鱼、裂腹鱼、鲟鱼等冷水性鱼类。在提高市场水产品的供给量和渔业附加值的同时,满足市场对水产品多元化的需求。
(3)规划目标
通过推进水产健康生态养殖、发展粮经复合稻田养鱼、发展优质特色水产品养殖、提高良种覆盖率、加强水产技术服务、加快培育水产专业合作组织、完善水产流通体系、提升渔业设施装备水平等措施,奠定泸州市现代渔业的基础。经过规划实施,使泸州市的水产业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到2020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9.7万吨,年均增长5%,渔业经济总产值12.7亿元,年均增长7%。
(4)重点工作
渔业重点工作主要围绕养殖基地建设、水产原良种体系建设、水产品加工和物流建设、基层水产服务能力提升、渔业新村及设施渔业示范工程、水生生物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建设。具体包括:
水产养殖基地建设。到2020年,力争改扩建鱼池2万亩及完善相关渔业基础设施,建成1000亩以上水产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20个;发展粮经复合稻田养鱼示范基地面积0.5万亩;更新改造江河网箱养殖设施基地6个,提高基地的生产能力,使全市江河名优鱼年产量达2000吨以上;发展泸州特色乡村文化旅游的休闲渔业基地5处,休闲渔业示范区3个;建设冷水鱼养殖示范基地2个。
水产原良种体系建设。重点建设大宗品种和优势品种的现代渔业水产原良种体系,完善水产良种场建设,初步形成以水产良种场为龙头,以重点苗种场为骨干,以集体和个人苗种繁殖场(点)为补充的水产种苗体系。抓好良种场基础设施改造3个,开展良种选育和亲本更新项目3个,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繁育基地1个,冷水鱼类繁育基地1个。
水产品加工和物流建设。建设一个现代化水产品加工企业,促进水产品加工业发展;积极发展精深加工,加大低值水产品和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开发与利用。建设一个水产品批发市场,加快冷链系统建设,实现产地市场和销地市场冷链物流的有效对接,促进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建设和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基层水产服务能力提升。开展水产专合组织和家庭渔场培训,发挥“专合组织+农户”及“家庭渔场带渔民”的产业带动作用,每年培训科技人员3000人次;开展对水产实用技术人才的培训,培养一批水产“土专家”、养殖能手,每年培训水产实用技术人才3000人次;健全水产技术推广网络,开展对在职人员培训力度,每年培训人员1000人次。
渔业新村及设施渔业示范工程。将渔业发展与美化乡村风景紧密结合,建设渔业新农村2-3家;建设生产规模为名优鱼800吨∕年的渔业科技生产示范养殖企业1家,促进渔业高效、高产、稳产。
水生生物生态修复工程项目。统筹规划增殖放流的主要物种和重点水域,扩大增殖品种、数量和范围,提高放流苗种质量,科学评估放流效果,推进生态修复行动,加强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加强重要水产种质资源产卵场、索饵场和洄游通道保护与管理,保护水生生物物种。
三、农产品加工物流业
(1)建设思路
利用泸州农业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农产品加工业,将具有优势竞争力的粮油、果蔬、畜禽、林竹、特早茶等产业进行加工链的延伸,形成以粮面制品加工、白酒酿造、肉制品加工、果蔬饮料加工、休闲食品加工、调味品加工为主的多元化农产品加工格局。通过引导和扶持,推动农产品加工项目向园区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加工创新要素向园区汇聚,打造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的平台。对已经形成区域化布局和加工企业群的地方,引导建设高起点、高标准的主导农产品加工基地,引导加工企业向基地集聚。鼓励有实力的加工企业通过资产重组、控股等多种形式进行扩张,提高质量、提升档次、打响品牌。
(2)区域布局
依托泸州当地资源和各产业发展基础,以现有企业、加工集聚区和园区为基础,以推进未来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为主线,规划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布局,形成以果蔬加工、粮油加工、特产加工、畜禽加工、农产品物流等为主导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果蔬加工区依据产业细分布局,龙眼精深加工重点布局在江阳区、泸县;甜橙精深加工重点布局在古蔺县和叙永县;蔬菜精深加工重点布局在江阳区和龙马潭区;食用菌精深加工重点布局在叙永县和纳溪县。粮油精深加工区域主要布局在龙马潭区(长江经济开发区)、泸县、古蔺县和叙永县,其中,泸州现代粮食物流产业园重点布局在龙马潭区(长江经济开发区);食用油精深加工重点布局在龙马潭区(长江经济开发区)、古蔺县;饲料加工重点布局在龙马潭区、泸县。特产加工布局涉及茶叶和中药材,其中,泸州特早茶加工园区重点布局在纳溪区,另外在叙永县、古蔺县和合江县根据当地茶产业特色各建立1个加工区;特色保肝中药材加工产业园重点布局在泸县和古蔺县,在合江县布局1个中药材加工产业园。养殖精深加工以泸县得胜镇、合江县合江镇为核心布局生猪屠宰和精深加工;以叙永县兴隆乡、古蔺县古蔺镇为核心发展肉牛屠宰和精深加工;以叙永县叙永镇为核心发展禽兔屠宰和精深加工;以江阳区弥陀镇为核心发展淡水水产品加工。农产品物流业主要围绕2个项目开发,其中,泸州市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重点布局在龙马潭区;农产品产地贮藏保鲜和交易市场则涉及泸州市三区四县。
(3)规划目标
依托泸州农业资源,优化农产品加工产业结构,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和副产物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做到产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进一步增强农产品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全国性的知名品牌,把泸州打造成川滇黔渝结合部精深加工基地和物流中心。到2020年,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不含白酒、林竹、烤烟加工业)达到61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20%以上。
(4)重点工作
基于泸州市农产品加工产业现状,依托泸州市现有农产品资源,规划“十三五”期间的重点工作为:园区建设、重点产业加工、市场物流3大工程。十三五期间继续完善建设泸州市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包括农产品仓储库、综合交易区、农产品周转码头、农产品物流网系统、农产品加工区等功能分区。重点产业加工主要涉及生猪及肉牛屠宰和深加工、茶叶加工园区、中草药加工园区、龙眼综合加工项目、食用油加工产业园、竹产业加工项目6项建设工程。重点发展年屠宰加工100万头生猪和10万头肉牛的现代化猪牛屠宰和肉品加工企业,研发系列产品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新建和扩大标准化茶叶加工厂,引进和改进特早茶炒制加工工艺,开发茶叶新产品;建设泸州医药产业园大学科技园和泸州新药评价体系,重点建设企业孵化园,培育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增加龙眼加工方式,发展制粉、制汁等新型产品加工,重点建设龙眼产品产地溯源系统;建设食用油精深加工基地,重点建设食用油生产线2~3条、副产物综合利用生产线2~3条。竹产业加工在提升现有竹浆造纸企业生产工艺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竹笋、竹家具、竹地板加工及竹纤维企业,大力发展竹炭、竹醋、竹饮制品集群企业。建设泸州现代粮食物流产业园,包括粮食中转贸易区、粮油储备区、粮食批发市场区、粮油食品加工区、综合服务区、粮食专用码头等功能分区。
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
(1)建设思路
以打造集创意、休闲、观光、养生、科普于一体的现代化休闲农业为重心,以长江风光带建设为中心,以泸州酒文化、古镇文化、龙文化、苗族文化、红色文化和自然生态资源为核心,以泸州的农家乐、现代农业园区、休闲农园、白酒文化传播为建设方向,突出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整合资源,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一批精品目的地,开发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特色商品和旅游节庆,打造一批精品线路,综合开发休闲生态旅游、体育旅游、文化旅游和养身旅游等产品,使泸州休闲农业成为现代农业品牌打造的重要抓手,带动整个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快速发展。
(2)区域布局
根据泸州市“一个中心、四大旅游区、四个支撑点、四条旅游线”的旅游总体发展格局和泸州市的地域形态、地形地貌特征、农业旅游资源禀赋条件及未来发展的长远取向,构筑“两带一心多点”的休闲农业总体发展格局。“两带”即长江休闲农业旅游带与休闲创意农业旅游带,其中,长江休闲农业旅游带打造“两江四区三散点”格局,主要布局在长江、沱江沿江乡镇;长安镇、特兴镇新农村休闲农业集聚区,天仙镇、护国镇休闲农业集聚区,以张坝桂圆林为核心的沿江休闲农业集聚区和以方山景区为核心的环方山休闲农业集聚区;江阳区石寨乡、龙马潭区金龙镇、纳溪区白节镇三个比较分散的休闲农业观光区。休闲创意农业旅游带结合当地特色布局在泸州市三区四县。“一心”即泸州市区。“多点”即规划重点培育的旅游集散点。
(3)规划目标
抓住我国休闲农业市场迅速扩大这一战略机遇,加快休闲农业与乡村发展,重点打造长江风光带和休闲创意农业旅游带,实现国家4A级精品旅游区(天仙硐、佛宝、方山、龙桥文化生态园、都市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园)和国家3A级精品旅游区(妃子笑荔枝景区、大旺竹海、玉龙湖、箭竹大黑洞、丹山)以及国家创意农业产品示范园创建工程。力争泸县成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区),争取创意农业文化产品示范园、护国镇农业体验区、泸县玉龙湖、箭竹大黑洞、叙永丹山、“名酒名园名村”休闲农业综合区和“幸福人家”慈竹乡村旅游成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到2020年,旅游人数达到3250万人次,旅游收入230亿元,其中,休闲农业接待人数约占75%,即约2400万人次;休闲农业经营收入约占65%,即约150亿元。
(4)重点工作
充分挖掘天仙硐风景区、佛宝原始森林、丹山风景区、大黑洞风景区等生态旅游资源,着力构建集农业生产、休闲观光养生、乡土人情体验于一体的复合休闲综合旅游区。重点打造国家4A级精品旅游区(天仙硐、佛宝、方山、龙桥文化生态园、都市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园)和国家3A级精品旅游区(妃子笑荔枝景区、大旺竹海、玉龙湖、箭竹大黑洞、丹山)。大力发展观光采摘型、休闲创意型、科技教育型、水乡风光型等形式多样的观光休闲旅游农业,加快建设纳溪都市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园区、天仙硐休闲农业园区、佛宝休闲农业园区、丹山休闲农业园区、大黑洞休闲农业园区、道林沟休闲旅游区、“白酒名园名村”休闲农业旅游综合区、白节生态旅游镇、走马慈竹现代休闲观光园区、护国镇农业体验区、董允坝休闲农业观光区。
第二节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一、农村道路建设
(一)完善农村路网结构
紧紧围绕泸州市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川南特色效益农业基地建设,重点实施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县乡道改善提升工程、村道完善工程和配套实施完善工程等四大工程;启动实施县通乡破损油路(水泥路)改造项目建设,改善重要县、乡道路面状况;重点打造通村环线公路,扩大公路覆盖面,对重要乡镇间、农业产业园区、居民聚居点等节点的覆盖能力进一步增强,路网联网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发展通村通畅公路
“十三五”期间,强力推进通村通畅公路建设,实现100%的乡镇通油路、100%的建制村通硬化路。通村公路主要以发展通村通畅公路为主,依托国、省、县、乡公路为骨架,重点发展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形成网络化环线公路。农村公路技术等级和路面状况显著改善,等级公路占农村公路总里程的85%以上,公路安全生命防护设施等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以通行为目的的渡口基本消除,农村公路安全保障能力和抗灾水平明显提升。
(三)加强公路养护管理
继续深化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市、区县、乡镇农村交通管理机构,建立和完善村级管护队,确保农村公路建一条成一条、有人管有人养。以“文明样板路”建设为抓手,努力营造“绿、美、畅、洁、安、优”的公路交通环境。
二、农村水利建设
围绕逐步实现农村水利现代化的要求,加大农村水利扶持力度,探索农村水利发展新机制,引导农民开展直接受益的农田水利建设,推广农民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有效做法。
加快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完善田间渠系建设,恢复和改善灌排系统,加大涵闸站更新改造力度,推进河道综合整治工程,疏浚沟通水系。重点加强水源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人畜饮水巩固提升和“五小”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标准化农田建设
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土,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提高耕地地力,开展现代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科学设计,合理布局,基本实现“田成方、土成型、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机能进、物能运、土肥沃、产出高”的标准。建成后,统一验收认定、统一标识标志、落实管护责任、实施信息化监督,建立现代农田管护机制。“十三五”期间,按照省发改委《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2011—2020年)》要求,采取财政补助和群众自筹相结合的办法,建设117.09万亩高标准农田。
四、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
一是进一步加大泸州市耕地保护力度,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保护工作,对划入基本农田保护的耕地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切实落实各级行政领导是第一责任人的目标责任制;二是加大农作物秸秆还田力度,大力提倡粉碎腐熟还田或机收直接还田,到2020年达60%以上;三是积极实施化肥零增长行动,增施有机肥,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改进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有效减少化肥施用量,到2020年全市化肥总量不再增加,商品有机肥施用面积占4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达90%,肥料利用率达到40%以上;四是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提升耕地质量,多措并举,积极争取多方投入,加大中低产田土改造,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配套“田网、路网、渠网、电网”,努力增加有效灌面,大力推广绿肥种植技术,有条件地方实行轮作休耕,严防过度利用耕地,增施有机肥,推广保护性栽培技术。到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17.09万亩,耕地地力等级不降低、有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提高30公斤/亩以上;绿肥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保护性栽培面积达到50万亩以上。
五、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建设
(一)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通过加快农机具装备更新改造和升级换代,逐步解决农机具设备技术水平低和老化问题。一是围绕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搞好作业机具选型配套,全面推广各种配套农机具;二是以主要农作物生产和主要生产环节为重点,特别是水稻播种、插秧、植保、排灌、收割等作业环节,适度向提高农机化发展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倾斜,使农机化发展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种植业向养殖业、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三是积极发展配套旋耕机械、植保机械、排灌机械、收获机械、秸秆还田机械等农业机械;四是大力改善农机作业通行条件,切实加强机耕道、机具停放场、维修点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机械化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五是按照产业化发展思路,采取股份制、合作经营等灵活多样的方式,通过机械、技术、资本、服务的联合,将农机生产企业、农机维修企业、农机经济合作组织、农机专业户和农户联系起来,建立多层次农机服务网络。到2020年,推广先进适 用主要农机具37600台套,主要农作物综合农机化水平达到60%,其中机耕水平85%,机播(插)水平30%,机收水平60%;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00家,省级以上示范社达到20家;新建和改造农机化生产道路10000公里;信息化改造农机提灌站100座以上;培训各类农机人员2万人次,重点强化农机作业手和农机维修工的培训。
(二)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构建“互联网+”现代农业,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重点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3S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农业智能装备在农业生产经营领域应用,探索信息技术应用模式及推进路径,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开展电子商务试点,探索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行模式和相关支持政策,培育一批农业电子商务平台;鼓励和引导大型电商企业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业务,支持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在线交易,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完善农村物流、金融、仓储体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逐步创建最快速度、最短距离、最少环节的新型农产品流通方式。建设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土地确权登记管理服务、耕地流转管理服务等平台或信息系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村经营管理水平,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六、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一)构建病虫害防控体系
加强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监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及检疫防治制度,根据病虫草害发生形势,科学制定综合防治方案。加强农林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建设,以快速封锁、控制、扑灭动植物病虫害传播为目标,完善市、县、乡、村四级防控网络,强化预防控制、监测预测、监督执法、物资保障、动植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五大基础系统建设。到2020年,农林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期预报准确率90%以上,灾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二)推进气象灾害预警预报精细化
提高精细化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及时准确预警预报暴雨、洪涝、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使农村突发性气象灾害的预警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接近城市。加强农业气象监测和农村气象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防灾减灾预警信息处理与发布系统,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和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建设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和风险。
(三)构建畜禽动物疫病监测防控体系
加快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狠抓畜禽免疫、预警预报、消毒灭源、检疫监督、应急管理等综合防控措施落实,有效控制疫情发生传播。加强突发重大动物疫情防控体系建设,制定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扑灭重大动物疫情。到2020年,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常年保持在80%以上,畜禽产地检疫率达95%以上,畜禽定点屠宰场(点)检疫率达100%,病害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率100%。
第三节 促进农民有效增收,切实落实惠农政策
一、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一是进一步推进财政支出向“三农”倾斜,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业补贴和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支持力度,逐步提高农民保障水平,不断增加农村公共服务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三农”范围。二是积极构建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激励机制,大力培育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创新农村担保体系,有效增加农村信贷投放,扩大农业保险险种范围,着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三是因地制宜,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选准主导产业,强化特色培育,放大产业优势,着力提升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五化”水平,切实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
二、拓宽农民外部增收渠道
(一)改善农民收入结构
推进合作社、龙头企业、批发市场、示范园区等各类主体带动农民增收,加快形成以生产经营性收入为基础、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为重点、转移性收入比重稳步提高的农民收入增长结构。
(二)发展高效特色农业
大力培植、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民在高效农业、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等方面就业创业。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积极推动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大力鼓励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培育一批创业典型,带动更多农民自主创业、就地就近创业。
(三)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农家乐”、生态休闲等观光旅游农业,盘活集体水土资源,发展资源开发型经济;鼓励和扶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利用集体经营性资产、非农用地以及整理复垦节余的土地,建设农贸市场、社区超市、仓储、餐饮娱乐等物业项目,发展资产经营型经济;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带领农户开展合作生产和联合经营,为农户提供产品营销、农资供应、农机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咨询等服务,发展为农服务型经济。
三、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
(一)加大农民行业技能培训
采取定点、定岗、订单培训等方式,重点加强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等吸纳就业能力强、市场容量大的行业培训。稳步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切实加强农村“零转移家庭”成员、新成长劳动力、退役士兵、被征地农民、返乡农民等重点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
(二)加强职业农民创业培训力度
加大职业农民创业培训力度,突出高效设施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农产品营销、农资服务等创业方向,着力培养一批增收致富带头人,切实增强职业农民自主创业能力。“十三五”期间,有技能培训需求的职业农民参加实用技能培训率达100%,人均掌握1项以上就业或创业技能。
四、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
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加大扶贫投入力度,把扶贫对象作为主要扶持目标,把增加扶贫对象收入、尽快稳定解决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把乌蒙山片区作为主战场,片区外扶贫任务重的县作为市级支持重点,开展贫困综合治理。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做到应扶尽扶;实行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问题的基本手段,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将贫困人口纳入基本养老、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覆盖范围,实现贫困线和低保线双线合一的体制机制。通过精准扶贫,开发式扶贫,积极整合利用各类扶贫资源,有效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到期末基本显现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乡村面貌明显改观、美丽新村明显提升的扶贫成果,打造扶贫开发示范样板。到2020年,扶持贫困地区生产和就业15.5万人,移民搬迁安置7.8万人,医疗救助扶持10.8万人,低保政策兜底12.6万人。到2020年,贫困发生率为0。
第四节 统筹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切实保障改善民生
一、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
“十三五”期间,切实把农村教育放在国民教育“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按照“突出重点、服务三农、城乡统筹、勇于创新”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农村教育的改革发展,在巩固“两基”成果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促进农村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按照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要求,建立起各级政府责任明确,财政分级投入,经费稳定增长,管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到2020年,农村教育的普及程度、办学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超过全省农村教育平均水平,基本建立起管理体制较为完善、布局结构趋于合理、各级各类农村教育协调发展的农村教育体系,教育供给能力、竞争能力、服务能力有较大幅度提高。
二、推进人口计生和医疗事业发展
新形势下,加快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既要贯彻落实机构变动和生育政策调整新要求,又要确保改革稳步推进、工作连续不断;既要扎实做好“三查四术”等常规工作,又要着力解决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流动人口管理难到位以及利益导向机制创新落实等问题;既要继续稳定适当低生育水平,又要更加注重提升人口素质,推动人口计生与扶贫开发工作有效结合。到2020年,确保乡镇服务站技术人员所占比例不低于80%;每个乡站有1名以上具有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有1名专兼职宣传教育人员,2/3的乡站至少有1名临床执业医师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每个村配备一名专(兼)职人口计生服务员。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区域次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每个乡镇办好一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每个行政村设立1所以上村卫生室。
三、繁荣发展农村文化
大力实施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工程,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成覆盖市县乡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一县一团”建设,支持演艺团体深入基层和广大农村演出。鼓励乡镇建设电影放映厅(院),新农村建设一个室外固定放映点,改善农村观影环境。加强乡村基层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提高广大农民的强身健体意识。加快乌蒙山片区县区文化馆、图书馆建设。积极推进“乡村文化院坝”、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民工驿站”、“留守儿童文化之家”、“农民健身工程”等新型文化体育阵地建设,保障特殊群体基本文化体育权益。运用现代传播手段推进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构建标准统一、覆盖城乡、互联互通、便捷高效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广泛开展群众性节日民俗活动,培育积极健康、多姿多彩的农村社会文化形态。
四、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十三五”期间,要不断完善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加快全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以惠民生、促改革、重管理、强服务为基本思路,在全市建立起以农村低保、农村五保、农村医疗救助和自然灾害救助制度为基础,以临时救助为补充,以基本生活救助为核心,以医疗等专项救助相配套,政府责任明确,社会参与广泛,运转协调、资金落实、管理规范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一是加大《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四川省社会救助实施办法》的宣传和贯彻落实,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村困难居民全部纳入低保兜底,实行应保尽保。二是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实现市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三是着力抓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落实。要积极落实供养资金,确保供养水平不断提高。四是在各区县全部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农村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努力实现救助比例和救助水平逐年提高。五是完善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教育、住房和司法救助等相关制度,努力探索整合市、区县和各部门资源,建立社会救助管理中心(局),综合协调、统筹使用全市救助资源。到2020年,实现全市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医疗保障,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在“十三五”期间稳定在98%以上,建成以医疗、教育、住房、就业、临时救助等专项救助制度为补充,与公益慈善和社会帮扶有效衔接,覆盖城乡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体系。
第五节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
一、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服务分离的原则,建立结构优化、分工明确、功能完善、科学管理的以市级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以县、乡镇、龙头企业、民营科技推广组织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一)公益性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整合全市农业科技服务资源,建立以公益性服务为基础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对全市农业、畜牧、林业、水产等单位进行资源整合,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确保农技推广工作经费和必要的条件;加强与省、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农业大专院校的合作与联系,充分发挥其作为农业科技源头和人才源头的作用,以科技成果转化和新技术示范推广为载体,建立与优势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以公益服务为主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二)市场诱导型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市场诱导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体系。农业龙头企业受市场和经济的驱动,具有积极推广先进科技成果的动力和活力,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围绕产业发展,为基地建设和农民生产提供相关技术服务;鼓励支持民营企业从事市场前景好、可控性强、容易实现产业化经营的开发类农业技术、经营性农业技术产品的推广服务,如良种、农资等。
(三)自我服务型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社、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建立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为主体的农民自我服务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同时,积极引导、支持各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民间科技组织(协会)、行业协会等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业务联系,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和技术咨询服务活动,构筑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民间网络体系。
二、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构建多形式农机服务组织
按照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服务分离的原则,放活经营性服务,将市场经济中的经营意识、经营机制、经营主体、经营方式等要素引入到农业机械化服务中来。建立以市级公益性农业机械化技术机构为主导,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主体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
稳定公益性农业机械化技术服务机构,增加农业机械化技术资金投入,加大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示范、推广力度。
大力培育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和扶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提高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水平。鼓励农机大户、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推广、使用农业机械,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
(二)拓展农机服务范围和功能
促进农机服务社会化、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增强服务功能,打造农机社会化服务品牌,实现农机服务方式产业化、服务内容标准化、服务机制市场化、服务组织多元化、服务行为社会化。
进一步拓展农业机械化的作业和服务领域,满足农业生产多样化需求,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生产机械化,因地制宜地向经济作物、设施农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发展。围绕粮食产业机械化、特色农产品机械化工程、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工程、节约型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整体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
三、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建设
(一)发展农村现代流通方式
确立连锁经营和新型零售业态在农村的主导地位,扩大连锁经营的覆盖范围。着力推广“配送中心+乡镇连锁超市+村农家店和综合服务社”的连锁配送模式,推进与农民生产息息相关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一是建设农副产品现代流通网络,积极发展以鲜活农产品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冷链物流系统,完善产地批发市场体系,引导新型流通业态发展,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二是加快发展供销合作社农村电子商务,形成网上交易、仓储物流、终端配送一体化经营,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三是建设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建立农资流通企业信用档案,建立质量保障和损害赔偿机制。
(二)培育农村市场流通主体
一是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流通合作组织,支持农民跨区域成立农产品产销合作组织。二是重视农村经纪人和农产品运销专业户队伍建设,加强培训和业务指导。三是加大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建设力度,积极引导一批品牌知名度高、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流通企业,以直接投资或特许加盟方式,将现代流通方式由城市延伸到农村,打造一批在农民群众中有凝聚力、在流通行业中有影响力的优势品牌。四是支持中小型农村流通企业发展,在市场准入、信用担保、金融服务、人才培训、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
(三)建设农村市场流通服务体系
一是加强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建立起既能为农民提供农产品交易服务,又能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服务的信息平台,并加强农村市场预测、预警分析,建立农村市场突发事件应急调控快速反应机制。二是走综合服务的道路,提高供销社、企业经营的多样化和综合性,逐步实现日用消费品、农资等商品的流通网络资源共享。
四、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一)加快农业信息系统建设
继续完善泸州市农业信息网、泸州三农网等网站建设,加快以农业决策信息数据库、农业市场信息数据库、农业科技教育信息数据库、农业与农村经济综合数据库为重点的农业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在农产品价格、农业实用技术、农业政策法规、农业技术咨询、农业市场信息等方面全方位为政府、企业、农户提供优质高效的农业信息服务,实现产品与市场、专家与农户、政府与农民三个层面的有效对接。
(二)搭建农业信息服务网络
整合农业服务资源,构建以市场信息服务中心为龙头,区域信息服务站点为基础的区(县)、乡镇、农村社区三级信息服务网络,在搞好中心城区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的同时,重点加强乡镇农业信息网络设施建设,以乡镇为基础建立相应的局域网,并逐步向农村社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介组织、专业大户延伸,实现泸州市与四川省及全国农产品市场网络互联和数据共享,逐步形成现代化的信息收集、加工、传输系统。
(三)加快农业信息队伍建设
一是要加强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利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加大培训力度,培训一支既懂农业又懂经济,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信息员队伍,从各种渠道收集、整理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多种方式把信息传递到农村、传递到农户,解决从乡镇到农民的信息传递问题。二是要加强农民获取农业信息的技能培训,增强农民利用农业信息的能力。在充分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民的技术培训的基础上,加强农民的信息技术培训,从文化程度和农业生产经营技能上切实提高农民的素质,提高农民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第六节 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一、推进农村土地改革试点工作
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尽快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林权确权等“七权”登记颁证工作,依法依规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机制;在确保农村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粮食产量不减少、农民利益不受损四条底线基础上,按照国务院项规定,围绕建立健全“依法公平取得、节约集约使用、自愿有偿退出”的农村宅基地制度这一中心任务,以切实保障和维护农民宅基地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完善宅基地权益保障和取得方式,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进一步放活土地经营权,稳步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的前提下稳妥试点推进农村房屋的抵押、担保及转让,建立健全农村宅基地流转市场;积极探索农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积极开展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及规范流转试点,力争在土地股份合作社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引导鼓励农户参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构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信息平台,引导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到2020年,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全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比重提高到45%左右。审慎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以及宅基地制度三项改革试点工作。
二、创新农村金融支农服务
(一)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继续推进农村信用社全面完成股份制改革,基本建立现代农村银行制度,充分发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组建农业信用担保公司,建立农业信贷担保风险资金。加快小额贷款担保政策向农村延伸、惠及农民,鼓励担保机构开展农村担保业务,扩大有效担保物范围。建立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探索建立农业保险风险基金或提供再保险等有效措施,鼓励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巩固发展农业主要险种,积极推进经济作物、高效设施农业、养殖业及农机具、渔船渔民保险,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成员的资金互助,推行农民专业合作社评信、授信和用信。到2020年,实现村镇银行县域全覆盖,担保机构规范运行、风险可控,主要经济作物和农机具参保率达95%,其它农业保险参保率达90%以上。
(二)探索农村金融服务新模式
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工作协调机制,开展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试点工作,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支持,推动建立完善确权颁证、流转交易、价值评估、抵押登记、风险防范、不良资产处置等配套机制,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为工作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推进金融机构创新,关键是要坚持严格规范、强化监督的原则,创设更多面向农民的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组织、社会性金融组织,形成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一体的农村金融体系。
推荐金融产品创新。核心是搭建交易平台,创新抵押产品。立足实际,培育中介服务组织、建立产权交易市场,探索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农村住房财产权、大型农机具、林权、农产品等抵押模式。对信用评级高的农户给予贷款优先、额度优厚、利率优惠等政策支持。鼓励金融机构运用移动互联、云计算等技术为农户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三、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一)着力推进家庭农场建设
以专业承包大户为主经营的家庭农场,既符合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政策要求,又适应农业生产经营的客观规律,在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因而最具发展前景。要积极引导大中专毕业生、返乡人员领办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着力探索“公司+基地+家庭农场+大户”的家庭农场升级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培育壮大一批农场式经营主体,使家庭农场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
(二)发展多种组织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社
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依靠农民,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发展农民合作社,鼓励农技干部、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经纪人等各类人员兴办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并开展多渠道、多区域、多层次的联合与合作。在组织形式上,可以完全是农民自办,可以是经济技术部门、事业单位与农民联办,也可以是涉农企业与农民联办,联办方式可以是股份合作机制,也可是劳动联合、资本联合等多种形式,重点发展和推行“企业+合作社+生产经营主体”模式。逐步形成以村级农民合作社为基础,以乡镇合作社为依托,区(县)级合作社为主导的多层次农民合作社组织体系。
(三)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继续坚持“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培育壮大一批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龙头企业。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较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农业、保护价收购等方式,与农户形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并为农户提供技术、信息、购销等多种服务。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改革完善财政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政策,构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的新型利益联结机制,已经享受财政投入或政策支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应当采取“保底+分红”等方式,让农户分享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增值收益。
(四)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始终坚持合作社原则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牢牢坚持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做到“为农、务农、姓农”。着力构建供销合作、农民专业合作、农民资金互助合作“三位一体”的新型供销合作社组织架构,广泛吸纳农民入社,强化基础社与农民在组织和经济上的联结,切实做到“农民出资、农民参与、农民受益”。进一步拓展供销合作社服务领域,努力构建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村物流、农村综合服务四大体系,由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并向全方位城乡社区服务拓展,在为农服务中真正发挥骨干作用。
(五)完善配套服务主体
进一步发展劳务合作社、农机合作社等产前、产中、产后的专业服务组织,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农机服务和劳务服务,提升服务效率,适应市场需求。
四、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建设法治农村,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和服务功能,着力构建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策,村民委员会执行,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群团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社会组织为补充的“一核多元、合作共治”村级治理体系。深入宣传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加强村民委员会的组织和建设,维护村民合法权益;建立健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等制度。严格遵守《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此外,村党组织、村委会要与本村其他群众组织搞好配合。群众自治组织和群众组织必须接受村党组织的领导,同时也要发挥各自的作用,促进农村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民要对村委会工作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定期召开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提出要求、意见和建议;在农村基层组织换届选举时,村民要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权。同时要具有社会主义新农民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新农民形象,自觉转变思想观念,接受新知识、传播新技术,开拓创新,搞好农村建设。到2020年,实现村级民主监督制度完善、形式丰富,民主评议有效,经济责任审计规范,切实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五、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一)加强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市场载体建设
围绕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依托蔬菜批发市场、农产品配送中心、水产大市场、中冷物流配送中心等鲜活产品市场,重点支持水果、蔬菜、肉禽、水产品等鲜活农产品物流发展,支持预冷、保鲜、冷藏、冷冻等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冷链物流标准化,营造公平的冷链物流环境,逐步解决鲜活农产品“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25个,其中新建和改扩建农产品产地专业批发市场12个;改扩建大中型综合农产品批发市场3个。
(二)促进农产品物流集聚发展
打造集农资和农机展示、信息发布、市场交易、融资服务、示范推广、教育培训、配件供应、物流仓储等于一体的“一站式” 综合服务中心,实施配送中心节能减排、采用新能源试点工程,发展无污染、低能耗等电子商务物流业务和绿色农产品物流配送服务。
(三)积极培育市场流通主体
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和农企对接,在城市社区建立农产品品牌直销连锁店。推动供销合作社在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农村服务等重点领域和环节为农民提供便利实惠、安全优质的服务。加大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力度,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商品展销会、展示会、贸易洽谈会等,为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和开放环境,提高龙头企业进入大市场的组织带动功能。
(四)发展农产品电商模式
以农产品专业市场为依托,积极开展信息化、电商化改造提升,实现农产品线下展示、线上交易、产销对接等功能,引导农户开展订单生产,发展原产地和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直销、直供、分销、预售等新型农村农产品流通模式。鼓励建立电子商务创业园,为农村网商、农村创业青年提供电子商务专业服务。鼓励邮政快递、乡村商贸和供销网点拓展自提、配送、电子支付、代购代销、小额取现等服务功能。鼓励各级电子商务协会、学会、农民专业合作社、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加强合作,开展电子商务人才培训、运营与技术咨询等服务。
六、深化农村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全面放开县域内户口迁移政策,保留迁入城镇农民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和土地流转权,实行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条件的户口准入制,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住房、就学、社会保障等权益。完成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完善与户籍制度改革相关的各项配套政策。
第七节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升农产品品质
一、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督管理
(一)切实加强农业投入品的源头控制工作
各相关执法部门要协同动作,组建一支由技术监督、工商管理、农业等有关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队伍,按照《农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现有农资经销情况全面进行检查摸底,不符合规范的限期进行整顿,达不到要求的按照法律规定予以取缔。要健全农药销售登记备案制度,特别是剧毒农药的进、销、存都要建立台帐,载明进货批次、来源和销售去向,从源头上控制农业投入品的使用。
(二)加大对违法违禁农业投入品的处罚力度
要严厉打击销售和使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危害的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和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对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造成危害人民生命的违法行为,要依法严惩,营造生产、销售和使用安全农业投入品的良好氛围与环境。
二、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一)完善农业地方标准
根据国际、国家、省、市现有农业生产标准,结合本地特点,突出重点内容、主导产品和地方特色,按照产前、产中、产后标准相配套的原则,完善农产品品种、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规程、产地环境、检测方法等地方农业标准,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加快制定完善农业投入品管理、产品分等分级、产地准出和质量追溯、贮藏运输、包装标识等方面的标准。到2020年,建立起既符合泸州市实际又与国内国际标准接轨的农业标准体系,实现农业标准体系全覆盖。
(二)建立农业标准推广体系
建立泸州市农技推广部门、农业科研机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内的多层次、广覆盖、重实效的农业标准推广体系,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通过以点带面逐步扩大示范基地规模,实施标准化生产。结合泸州市农业结构调整,鼓励和支持全市、县(区)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优势农产品和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优质农产品生产发展。发挥农业推广机构及农业技术人员技术优势,指导农业标准化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加强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以推进要素集约、资源集聚、技术集成为重点,加快各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标准化生产(养殖)基地的建设。推广“龙头+基地+农户”模式,将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生产(养殖)基地建设与农业科技推广、无公害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及良好农业规范试点建设等项目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提高产地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水平。
三、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
(一)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
按照市建中心、区(县)建站、乡镇建点的总体要求,对区(县)、乡镇二级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的检测标准、规模、人员设置、功能定位等提出明确要求和规定,并配备必要的检测检验设备,初步形成区、镇二级生产、加工、流通相衔接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结合基地、市场建设需要,建立健全快速检测站(点),开展好生产基地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质量检测服务,逐步实现我市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二)建立健全例行检测和定期通报制度
市、区(县)、乡镇三级检测机构要按照统一要求对农业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农产品及投入品质量,实行强制性检测和定期定量例行检测,为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加强对检测人员学习和培训,同时,实行检测结果责任追究制度,保证检测结果的公正性和可靠性,并以《农产品质量简报》的形式,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三)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和原产地标记制度
加强农产品市场质量安全准入工作,依托区、乡镇两级农业部门现有检测仪器设备和技术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监测。积极倡导在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开展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测,推广速测技术,并根据不同农产品特点,逐步推行产品分级包装上市和产地标识制度;建立追溯和承诺制度,按照从生产到销售每个环节可相互追查的原则,建立农产品生产、经营记录制度。
四、全面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
(一)大力提升品牌科技含量
加快农业科技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建立健全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相配套的技术服务体系。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实施“高位嫁接”,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实验室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推动新品种培育和配套标准化技术的集成推广应用,着力突破种质优化、标准种植、适宜采收、风味保鲜、规模养殖、产地环境保护等关键技术。开展主要农产品高值化加工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形成一批推动农业产业拓展和农产品价值提升的关键技术和特色产品,全面提升农产品品牌科技含量。
(二)培育品牌建设主体
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充分发挥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主动适应市场化、信息化和消费升级的要求,率先实行标准化的生产和完整的质量安全认证,建立全面的质量可追溯体系;牢固树立法纪和诚信意识,对自己的生产经营行为负责,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三)打造整体品牌形象
立足泸州市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以图案、卡通和广告语3个组成部分为主体,设计推出整体品牌形象;对整体品牌形象进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版权登记,取得产权保护;授权区域品牌和企业使用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通过国内外专业展会、新闻媒体、网络,推介宣传整体品牌;鼓励各地加强农产品品牌创意设计,融入区域优势、文化特色和健康养生等元素。
(四)加大品牌农产品营销和宣传力度
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各区县建立专卖店,专柜专销、直供直销,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创新品牌农产品营销方式,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直销配送、农超对接等新型营销模式,实现线上线下结合,生产、经营、消费无缝链接。以互联网、电台、电视台、报刊为平台,以车站、机场为节点,构筑泸州市品牌农产品宣传网络,扩大品牌农产品美誉度和影响力。
到2020年,新建40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50个以上;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50万亩以上;市级定量监测样品每年达到1000个,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
第八节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成幸福美丽新村
一、全域推进美丽新村规划建设
按照体现田园风貌、体现新村风格、体现现代生活和方便农民生产的“三体现一方便”要求,以“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微田园”新村建设为主要载体,通过新建、改造、保护有机结合的方式,整体推进新村规划建设。规范管理农民建房,严格控制农村居民点用地总量和增量,严格控制宅基地的面积标准,引导农民住房向镇区、集镇和集中居住点集中,按规划进行建设,规划建设方案应突出地域特色,同时应注重方案的经济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推动产村相融,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经营,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和农业职业经理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力度,合理适度开发利用生态资源发展休闲旅游业,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二、加快新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农村危旧房改造力度,重点帮助特困农户实施危房改造,支持避灾、生态脱贫等移民新村的建设。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让农民都能喝上安全清洁放心水,鼓励社会资本规范有序参与村镇供水工程建设。完善农村路网建设,实现宜居地段通乡、通村公路全覆盖,提高农村公路安全畅通水平。改造升级农村电网,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和电能质量,实现城乡各类用电同网同价,进一步减轻农村用电负担。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实现行政村互联网宽带上网目标,实现“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推行不同垃圾处理模式,加强垃圾分类减量无害化处理改造,实行城乡环境同治,推进城镇垃圾和污水治理设施向农村延伸。
三、完善新村公共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机制,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卫生、养老、文体等各项公共服务事业,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社区延伸,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发展学前教育,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建立适应农村老龄化形势需要的正常财政投入和增长机制,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政策,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和医疗待遇。建立健全贫困地区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降低贫困人口就医费用支出,降低因病致贫返贫比例。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地区实行生态保护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对因病致贫的提供医疗救助保障。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在“十三五”期间稳定在98%以上。
四、提升新村社会管理水平
建立现代乡村治理机制,积极鼓励农村社会组织和农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引导村民简章立制,推进实施新村聚居点的自助服务管理。建立和完善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组织为主体,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各种经济社会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农村组织体系,充分发挥社区组织、专业服务机构、驻村单位和村民的作用,形成多元参与、共同治理的格局。“十三五”期间,结合“绿道网”建设,积极争取省级名村名镇的建设资金,重点建设1至2个名镇、名村;统筹生态示范村、生态优美乡镇创建资金,合力建设整村推进示范村。以点带面,逐步改变特区农村落后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形成生态宜居、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的幸福农村。
第九节 提升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一、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做好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工作,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积极推广保护性耕地、氮肥深施、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控源减排技术。推广精准施药及减量控害技术,提高农民科学用药技术水平,力争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发展农业清洁生产,引导农民开展秸秆还田、秸秆养畜,开展秸秆能源化利用建设项目,减少农村农业废弃物污染,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治理,推进畜牧养殖区和居民生活区科学分离,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加大农村土壤污染防治力度,切实做好古蔺赤水河流域等耕地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试点工作,探索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可复制、可推广的耕地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增强土壤地力和自我修复能力。
二、加强农业资源合理利用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严守耕地红线,确保基本农田永久保护责任明确到人、任务落实到地块,依法严厉打击破坏耕地和基本农田的行为。加快发展节水农业,合理用水,科学治水,维护水体的良好水质,防止水源枯竭,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坚持“保护优先、综合治理、科学利用、治用结合”的原则,深入开展叙永、古蔺石漠化综合治理,加强水土流失生态修复治理。严格生态红线管控,逐级分解落实保护任务,明确地方政府和管护主体的保护责任。加强自然保护区整合,建立生态廊道,增强自然保护区间的联通性。加强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的防控,减轻外来入侵有害生物扩散对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危害。
三、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大力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结合水土保持工程,加大农村水域治理力度,保护和修复水塘、沟渠等乡村设施,疏浚坑塘河道。推进农村环境长效管护,加强村庄卫生保洁、设施维护和绿化养护等工作,落实相应人员、制度、职责、经费,探索建立政府补助、村集体和群众为主的管护机制,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常态化。美化村庄环境,加强农房、院落和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因地制宜开展村庄绿化、美化、亮化,保持自然山水生态格局,实现村庄整体风貌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四、提升农民生态环保意识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引导村民树立生态文明理念,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俗。让农民明白自己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从而自觉地、积极地参与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工作中来。加强培训,让农民充分认识到化肥、农药和其它化学品对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性,改变农民对化学品的技术依赖和心理依赖,切实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在关注农产品产量的同时注重产品的质量安全。积极支持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在农村环境保护领域的研究工作,为解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第四章 环境保护
依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采取自我评价的方式,采用定性分析为主的方法,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泸州市“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环境现状、环境容量、环境保护措施、规划相容性等进行分析和评价。
第一节 环境现状
泸州市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局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资源硬约束逐步加剧,生态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农业内外源污染相互迭加,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设用地需求加大,城郊大量农田被占用;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活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逐步退化,水域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地表水尚有47.8%的断面未达Ⅲ类水质,其中有8.7%的断面为劣Ⅴ类,泸县、龙马潭区境内濑溪河及其支流、龙溪河等小流域区域性、流域性污染突出。33.5%的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不到Ⅲ类水标准,水库型水源地超标现象较为严重。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化肥农药施用过量、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加重、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农田用水管理粗放、畜禽粪污处理贮存设施不完善、农作物秸秆缺乏有效利用、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缺少统一处理等问题,制约着泸州市农业天然生态优势的发挥。“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加快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清洁幸福美丽新村,不断推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环境影响分析
一、环境容量分析
进行环境容量分析旨在正确认识和判定生态系统承受人类活动产生污染物数量的最大限度,以确保环境的生态平衡和正常功能不致遭到破坏。全市现有林地面积804万亩,按照每蓄积1立方米木材平均吸收二氧化碳1.83吨、每公顷森林面积固定二氧化碳150吨的能力计算,年可吸收二氧化碳总量达到8044万吨;全市现有耕地面积616.36万亩,按照每公顷耕地年可消纳15吨秸秆和45头生猪粪便计算,年可资源化利用秸秆616万吨、消纳1849万头生猪(当量)粪便。经测算,通过一定技术措施和工程措施,全市耕地、林地完全有能力消解种养业发展产生的废弃物,为泸州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优越的生态环境保障。
二、规划实施对环境的潜在不利影响
一是优势特色农产品集中度的提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区域生物多样性,致使发生农业生物灾害风险增加。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会产生大量废水、粪便,无害化处理难度增加,措施不当将加重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二是重大项目建设运行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农业废弃物,含有化肥、农药、除草剂等残留的农田尾水,农产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粉尘、废弃物以及秸秆利用不当等问题,如不能统筹考虑并及时有效处理,将会增加新的面源污染。
三、规划实施对环境的有利影响
(一)进一步落实耕地保护措施,提高耕地质量。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控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加强设施农用地管理,杜绝产业聚集和开发过程中擅自变更用地性质,确保耕地保有量。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强新增耕地质量的建设管理。实施耕地质量监测、土地整理、保护性耕作以及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耕地质量。
(二)进一步强化水资源保护,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加强水资源管理,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推进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加强现有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强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大中型灌区田间工程配套,增强农业防灾抗旱能力。加快农业高效节水体系建设,推广控制灌溉技术节水模式,实施田间高效水分管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三)进一步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推广节种、节肥、节药、节能等节约型农业技术和节能型农业装备,积极引导发展节约型生态循环农业,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强化农业生态保护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快开发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的肥料、饲料、工业原料和生物质燃料,推进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推进农村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和无机废弃物收集转运,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第三节 环境保护措施
一、环境保护思路与原则
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坚持生产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教育培训与依法治理相协同、当前治理与长期保护相统一的原则,按照产能为本、保育优先、创新驱动、依法治理的要求,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农业,确保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民持续增收,走出一条具有泸州市特色的环境保护与农业生产和谐发展的道路。
二、环境保护措施
(一)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粮食作物上,重视标准化、设施化农田建设,涉及农田水利工程改造、农村河道清淤、农业技术装备建设等,有利于大规模推广科学适量施肥,使用低毒高效农药,能有效减少化肥、农药流失,提高无公害、有机农产品比重,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畜牧业上,稳定对环境压力较大的生猪、畜禽养殖总量,发展对环境影响较轻的肉牛(羊)产量,养殖方式上逐步淘汰农户散养,发展集中式、规模化养殖场,强调环保配套设施建设,强化畜禽粪尿治理,种养结合,资源利用,能有效减轻畜牧业对外界环境的污染。水产业上,大幅消减围网面积,转向利用现有池塘养殖内涵增长,控制发展规模,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保护水环境质量。经济作物上,新增蔬菜、林果、茶叶等,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化肥、农药的使用规定,科学适量施肥,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做好防护治理措施,不会对外界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二)加强耕地和水资源环境保护。通过采取测土配方施肥、深松整地、秸秆根茬粉碎还田、增加生物肥料使用等措施,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采用小流域综合治理方式推进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等水土保持项目建设,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综合防治水土流失。强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构建地表水地下水兼顾、陆域与水域相呼应的健康水生态系统。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建立水源地保护区集中管理网络体系。强化地下水管理与保护,加强全市地下水动态监测,实行地下水用水总量和水位双重控制,试行地下水资源有偿使用。
(三)加强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环境治理。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力度,推广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和节水农业,鼓励使用生物和物理杀虫,降低农药、化肥的施用强度。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工程,推进畜禽粪便集中收集、专业处理、综合利用,杜绝粪水直接排放。加强农村生活污染源治理,实施幸福美丽新村清洁工程,在人口相对集中的重点乡镇加快建设污水、垃圾集中处理设施,新建小城镇实现环保基础设施与城镇建设同步。
(四)推进循环农业生态工程建设。通过开展养殖废弃物处理、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药化肥减量施用等相关工程建设,促进农业生产废弃物生态消纳和循环利用、种植业与养殖业相互融合。推动农业资源利用节约化、农业生产过程清洁化、农业产业链接循环化、农业废弃物处理资源化,形成农牧业共生的生产方式,破解资源环境瓶颈,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友好发展。本轮规划通过在不同类型区实行不同的政策,有进有退,优化布局,强化治理,废物利用,能有效减轻和防止畜禽养殖对外界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
(五)切实增强农民生态环保意识。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和新媒体等载体,开展多层面、全方位宣传和培训,培育农民的生态文明观念,强化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农民生态道德修养,增强农民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监督意识,营造共促、共建、共谋的和谐氛围。
(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修)订土壤污染防治办法以及耕地质量保护、农药管理、肥料管理、基本草原保护、农业环境监测、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农业野生植物保护等相关法规规章,强化农业生态环境的法制保障。制(修)订耕地质量、土壤环境质量、饲料添加剂重金属含量等标准,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加大执法与监督力度,健全执法队伍,改善执法条件,依法严惩农业资源环境违法行为。开展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效果监测督察,建立并落实农业资源环境保护责任巡视和约谈机制,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及损害赔偿制度。
总之,本轮规划提出的产业布局方案,充分注重了对河网水系、风景名胜、主城区等环境敏感区的隔离和保护,有利于生态市的建设和发展,符合现代农业农村的发展要求。只要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全面落实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本规划布局从环保角度可行。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服务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泸州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各部门参与的泸州“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协调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统筹力度。明确规划目标、指标、任务、措施和建设内容的总体要求,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从组织上切实保证把规划任务落到实处。各部门务必要切实加强对泸州市“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组织和管理,确保其有组织、有计划、按步骤稳步推进,并做好各项服务和保障工作。
二、强化部门协作
泸州市“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涉及到农业、发改、林业、水务、国土等多个部门,相关职能部门必须统一思想、加强协作、强化目标责任、形成合力,将本规划明确建设目标分解到各部门、区(县),制定更为具体的实施计划,每年要召开规划实施落实协调会,解决规划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矛盾。市委市政府要加强规划执行情况的中期评估与考核,并根据形势变化对规划目标与措施进行适当调整。各部门要认真分析形势,深入基层调研,强化服务效率,促进全市“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第二节 完善支持政策,加大农业投入
一、完善扶持政策
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聚合效应,建立有利于资源要素向农村合理配置和双向流动的激励机制,将更多的公共资源向农业和农村倾斜。优化财政投入结构,重点支持农民增收、农村重大改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关键技术与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市级财政通过调整支出结构,每年安排财政支农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全市高粱、畜牧、林竹、水产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完善并落实相关税收减免、财政补贴和投资补助等支农、惠农政策,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培育壮大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跨区域经营,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推进财政支农资金股权量化改革试点,创新财政涉农资金使用办法。通过实施财税、信贷、保险等政策,鼓励邮政等企业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充分发挥邮递物流网络的优势,拓展为农服务领域。要研究制定“互联网+”农业的系列扶持政策,推动农业物联网和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重塑农业产业链。
二、加大资金投入
以政府财政支农政策为导向,逐步建立稳定的泸州市“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投入增长机制,确保用于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投入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按规定比例提取后,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足额提取,定向使用。优化投资环境,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工商资本、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投向泸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落实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的相关政策,探索不同经营主体的组织形式和商业运营模式,积极推行民办公助方式,突出农民在支农项目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三、拓宽融资渠道
一是鼓励农行、信合、邮政储蓄银行进一步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扩展经营,积极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二是继续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健全农业生产支持保护体系,保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探索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和土地流转合同质押贷款的新途径,开展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农民住宅所有权抵押贷款试点。四是建立政府财政资金与金融贷款、社会融资的组合使用制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突出投入重点
各级财政资金在加大对优质粮食产业和特色主导产业优良新品种示范、科技推广、机械化、产业化与经营机制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扶持力度的同时,蔬菜产业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商品化处理等;茶叶产业重点支持低效低产茶园、茶树良种化工程、茶叶采制机械化、茶叶品牌推广等;果品产业重点支持果品优化改造、产后处理、品牌推广等;畜牧产业重点支持生态养殖小区建设、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良种引进等;水产养殖产业重点支持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水产品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等;竹产业重点支持林区作业道路建设、林竹高效集约利用项目;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重点支持小额信贷、从业人员培训、品牌推广等。此外,要加强涉农资金、项目的统筹整合力度,着力向贫困村、贫困人口倾斜。
第三节 强化农业执法,优化发展环境
一、加大农业执法力度
进一步推进泸州市农业综合执法试点工作,统一执法管理,规范执法行为,着力构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长效机制,促进依法治农和农业经济健康发展。贯彻落实农业法、土地承包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涉农法律法规,创新教育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者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经营、自我保护和维护权益的意识和能力,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创造公正、公平、有序的发展环境。
二、强化农业执法能力
对农业执法人员的选取使用进行严格把关,定期进行培训和教育,进一步增强执法人员的素质和执法水平,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来进行农业执法。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强化依法行政的能力,改善执法手段,打造一支廉洁高效、作风过硬、工作扎实的农业干部队伍,以深入开展打假护农专项活动为重点,搞好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和农业投入品监管,为现代农业发展保驾护航。
三、做好农业执法监管
农业执法工作的监管,不仅要有农业执法部门内部实行强化监督,也要有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共同促进农业执法的规范化建设。农业执法部门要规范下属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手段,实现文明执法、科学执法、高效执法。进一步完善执法监督制度,促进公正执法和严格执法。继续抓好农业法制宣传教育,努力实现由提高农业系统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向提高法律素质的转变,实现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全面推进农业系统各项事业的依法治理,使农业各项管理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
第四节 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内生动力
一、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培训,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业劳动者队伍。推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农业技能和经营能力培养培训,扩大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养培训规模,加大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和返乡农民工的培养培训力度。要以生产经营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重点,对农业基础经营者、获证农民和农业服务人员实行分层培养。从政府补贴、项目扶持、金融服务、土地流转等方面创新制度和政策,吸引大中专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农业,并在户籍、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城镇居民同等待遇。
二、大力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
加快农村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推进行政村服务平台全覆盖。采取定点、定岗、订单培训等方式,重点加强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等吸纳就业能力强、市场容量大的行业培训。稳步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建立村(居)劳动保障工作站,并且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当地就可以查询各地用工情况,及时为群众提供职业指导服务,帮助求职者找到适合的就业岗位。突出高效设施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农产品营销、农资服务等农民具有一定条件和优势的创业方向,加大农民创业培训力度,着力培养一批农民增收致富带头人,切实增强农民自主创业能力。“十三五”期间,有技能培训需求的农民参加实用技能培训率达100%,人均掌握1~2项就业或创业技能。“十三五”期间,全市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人,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7.9万人,计划转移输出农民工135万人次。
第五节 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节能增效
节本增效、缓解资源约束是实施规划的重要保障。要以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高效利用为着力点,以技术创新应用、深化结构调整和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为手段,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种、节药、节能、节力等节约型新技术、新模式,加强集约生态养殖建设,提高农村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一是提高耕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要充分利用耕地和水、光热等资源,推广多形式间作套种,优化耕作模式,扩大复种指数,提高土地产出率。实施高产粮田重点保护,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快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的抗灾能力。二是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要强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积极开展应用专用配方肥和生物有机肥料,集成推广精准施肥,化肥深施,增施有机肥等新技术。三是发展节水农业、旱作农业、设施农业。要综合运用农艺、生物、化学、农机和工程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在易旱地区,大力推广节水耐旱品种,因地制宜推广地膜覆盖,秸秆还田,深耕深植,带水播种等节水栽培新技术。四是合理用药,提高农药利用率。逐年降低农药使用量,推广生物防治,建立植物病害防控的有效体系。五是加快新能源开发,加大民生工程建设力度。充分利用秸秆、粪便、风能、太阳能等,积极开发农村新能源,提高利用率,达到节约、生态、清洁、环保、富民的目的。
第六节 密切配合,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三农”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也是基础性问题,解决的核心是推进城乡统筹。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继续扎实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一是加强规划的协调。注意总体规划、区域规划、行业规划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衔接,以规划引导发展,以量化指标考核发展,明确责任,把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融入大战略,摆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二是加强行业、部门之间工作指导的协调。各行各业各部门,特别是涉农部门必须从全局出发,把推进城乡统筹作为工作的重心和中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优化服务,促进“三农”工作新发展。要统筹区域发展,实现共同富裕,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进一步加快幸福美丽新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三是合农业投资,减少和避免各项重复建设,集中资金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分年度拟定发展计划,分阶段选择重点,大力推进各项工作开展,确保“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实施,实现泸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附表:泸州市“十三五”期间重点工程项目汇总表
类别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内容 |
投资金额 (亿元) |
牵头单位 |
农业产业建设项目 | 泸州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
江阳、纳溪、 龙马潭 |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优质粮食115万亩,优质蔬菜40万亩,特早茶基地30万亩,生猪出栏100万头;加强设施装备建设;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 105 | 市农业局 |
粮油高产高效创建工程 | 各区县 | 推广粮油绿色增产技术模式,建水稻、马铃薯等作物绿色粮油增产技术模式示范片10个以上。推广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绿色防控、开展生产过程社会化服务等。 | 0.25 | 市农业局 | |
“长江大地”蔬菜基地 | 各区县 | 建设40万亩优质精品蔬菜产业带,建设标准化示范园、产地交易市场。 | 4.00 |
市农业局 相关区县政府 |
|
20万亩优质高山蔬菜生产基地 |
叙永县 古蔺县 |
利用乌蒙山区自然生态优势,建设20万亩优质高山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标准化示范园、产地交易市场。 | 2.00 |
市农业局 相关区县政府 |
|
长江上游特色鲜果产业带 | 各区县 | 建设合江县30万亩全国最晚熟荔枝基地和30万亩精品真龙柚基地,长、沱两江沿岸30万亩最晚熟龙眼基地。 | 8.30 |
市农业局 相关区县政府 |
|
泸县5万亩国家级水稻制种基地建设项目 | 泸县 | 打造5万亩国家级水稻制种基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专合社5个,其中国家级1个。 | 1.00 |
市农业局 泸县政府 |
|
泸州市45万亩茶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及泸州茶产业科技园区 |
纳溪区、 叙永县、 古蔺县 |
纳溪区:改造与扩建25万亩特早茶基地,培育标准化茶园基地;改造初制加工厂10家,新建10个;启动建设泸州茶产业科技园区;打造茶庄,发展茶文化旅游。叙永县:新建10万亩优质茶基地,改造提升3.5万亩茶园,改扩建茶叶加工厂10家。古蔺县:新建4万亩优质茶基地,改造提升2.5万亩茶园,改扩建茶叶加工厂5家。 | 12.00 |
市农业局 纳溪区 叙永县 古蔺县 |
|
农业产业建设项目 | 赤水河流域干热河谷20万亩精品鲜食果品基地 |
叙永县 古蔺县 |
利用赤水河流域自然生态优势,改造与扩建20万亩精品鲜食果品基地,建设产地交易市场。 | 3.00 | 市农业局 叙永县政府 古蔺县政府 |
泸州竹产业园区 建设项目 |
纳溪区 | 规划总面积2100亩。建成竹地板系列产品200万平方米,竹家具系列产品10万套,工艺竹帘系列产品150万平方米,竹纤维纺织品系列产品6万吨,竹缠绕复合压力管道3万吨,竹装饰材料产品500万平方米,竹碳竹醋液竹黄酮等精细化工系列产品1万吨以及科技创新系列产品。 | 20.00 |
市林业局 纳溪区政府 |
|
国家优质生猪战略保障基地县建设项目 | 泸县、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 | 建设种猪场3个(其中丫杈猪原种保种场1个),存栏种猪5000头规模扩繁场8个,改扩建年出栏500头以上寄养场或家庭农场600个,改扩建年屠宰加工60万头生猪企业1个,新建年产30万吨饲料企业2个。 | 8.4 |
市农业局 相关区县 |
|
优质肉牛全产业链项目 |
古蔺县 叙永县 |
发展存栏基础母牛1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2000户,建设年出栏500头以上标准化肉牛育肥场10个,配套建设酒糟饲料加工厂1个,年屠宰加工6万头规模肉牛加工企业1个,牛粪有机肥加工厂2个,人工种植优质牧草3万亩。 | 2.7 |
市农业局 相关区县 |
|
优质肉羊基地建设项目 |
叙永县、 合江县、 古蔺县、 泸县 |
建设存栏种养500只以上种羊场6个,其中古蔺马羊保种基地1个,发展年出栏300只以上的标准化规模养羊场(家庭农场)500个。引进和培育壮大山羊龙头企业1个,人工种植优质牧草2万亩。 | 1.8 |
市农业局 叙永县政府 合江县政府 古蔺县政府 泸县政府 |
|
江阳区董允坝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 | 江阳区 | 占地1.2万亩,新建高标准蔬菜大棚200亩、高标准农田5000亩、高标准蔬菜基地2000亩及新农村综合体1个,初步形成“一带两片三圈四基地”的产业布局,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 10.00 | 江阳区政府 | |
农业产业建设项目 | 纳溪都市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 | 纳溪区 | 规划总面积10万余亩,其中核心区3.2万亩,辐射区6.8万亩,建设期限5年。 | 16.00 | 纳溪区政府 |
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 | 泸县 | 种植泸州道地药材5余万亩,主要种植赶黄草、黄栀子、佛手,石斛、桂圆、大叶车前草等,并建成相关道地药GAP基地。 | 1.35 |
泸县政府 合江县政府 |
|
合江县荔枝产业生态园建设项目 | 合江县 | 改造5000亩标准良田,打造3000亩特色产业园,配套建设基础设施。 | 5.60 | 合江县政府 | |
合江县真龙柚产业生态园建设项目 | 合江县 | 对区域内的3000亩真龙柚,配套建设基础设施,进行肥水药一体化建设,带动3万亩真龙柚的高标准管护;新建生物菌肥厂1个;对管护设备设施的提档升级。 | 3.50 | 合江县政府 | |
叙永县竹基地建设项目 | 叙永县 | 新造10万亩,改造20万亩。 | 1.60 | 叙永县政府 | |
年新增5万吨超级稻高产示范基地 | 叙永县 | 新建多胚孪生超级稻种植基地20万亩。 | 10.00 | 叙永县政府 | |
古蔺县水产养殖园区建设项目 | 古蔺县 | 冷水鱼繁殖基地1个、冷水鱼养殖带(德耀、黄荆、桂花、箭竹)一个;水产良种场5个;规模化水产养殖基地5个。 | 3.20 | 叙永县政府 | |
泸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各区县 | 建设高标准农田117.09万亩。其中:由国土部门牵头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59.1万亩,由财政部门牵头整合农业、发改、水务、交通、林业、统计、扶贫、农机、烟草等相关部门完成高标准农田57.99万亩。 | 17.60 | 各区县政府 | |
乡村旅游发展项目 | 天仙硐休闲农业旅游园区 | 纳溪区 | 用地10亩,建设四季水果农场,发展枇杷、葡萄、猕猴桃等小型浆果产业;用地10亩,建设家庭农场1家;用地5亩,建设户外主题电影园;用地100亩,枇杷大观园进行露天采摘活动;打造天仙茶溪谷,使其成为集喝茶、吃茶、茶保健养生为一体的农业观光休闲旅游综合体。 | 0.95 | 纳溪区政府 |
乡村旅游发展项目 | 护国镇农业体验区 | 纳溪区 | 占地面积200亩,其中,建设特早茶体验农场1家,占地100亩;护国柚采摘主题公园1个,占地100亩。 | 0.40 | 纳溪区政府 |
白节生态旅游镇 | 纳溪区 | 占地面积100亩,继续完善建设大旺竹海旅游区和云溪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开发竹衍生特色旅游商品、食品,设置插花沙龙、盆景讲堂、花茶吧、花园书吧等项目,完善景区业态。 | 0.50 | 纳溪区政府 | |
道林沟休闲旅游区 | 泸县 | 占地50亩,设置药膳食府、水上乐吧、森林氧吧、禅茶水吧、养生“眺”吧、清泉疗吧等项目。 | 0.65 | 泸县政府 | |
佛宝休闲农业旅游园区 | 合江县 | 建设药用植物培育区、原始森林科普园、森林旅馆,打造一个中药材以及植物科普基地。 | 0.75 | 合江县政府 | |
大黑洞休闲农业旅游园区 | 古蔺县 | 占72亩,其中,建设奇瓜异果园1个,用地20亩;特色苗族民俗村1个,用地50亩;苗族式住宿星级接待点1个,为游客提供苗式旅游住宿接待。 | 0.70 | 古蔺县政府 | |
丹山休闲农业旅游园区 | 叙永县 | 占地650亩,其中,建设菜园别墅1座,用地500亩;开心农场1家,让游客可以享受到自己的劳动果实和绿色蔬菜,占地50亩;农家乐5家,占地100亩。 | 0.70 | 叙永县政府 | |
走马慈竹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园区 | 龙马潭区 | 园区位于龙马潭区特兴镇、长安镇,建设特色农业种植、创意农业体验、科技农业示范为一体的休闲农业观光园。 | 1.00 | 龙马潭区政府 | |
中国(泸州)柑橘文化博览园 | 龙马潭区 | 占地3500亩,新建“两园四区”,即柑橘种植示范园、柑橘产业链示范园、四季果林体验区、综合功能休闲区、主体文化体验区、环湖特色功能区。 | 3.60 | 龙马潭区政府 | |
“十里渔湾”休闲渔业基地 | 龙马潭区 | 打造双加新渔村新村,建设十里渔业养殖基地和特色鱼苗培养基地。 | 0.30 | 龙马潭区政府 | |
乡村旅游发展项目 | 天一农庄旅游生态园 | 龙马潭区 | 占地3000亩,以生态开发为宗旨,建设集休闲度假、种养殖、农业观光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 | 3.50 | 龙马潭区政府 |
泸州市简氏乡村有机农业科技示范园 | 龙马潭区 | 新建微生物有机肥和加工车间及配套设备、品种改良、种苗(种畜禽)繁育设施、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农产品社区自营网点、农产品专用运输车辆交易场所、信息化管理设施等各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 | 3.30 | 龙马潭区政府 | |
纳溪区都市生态旅 游示范区 |
纳溪区 | “以生态农业和休闲体验旅游”为重心,力争建设成为“川滇黔渝”城市后花园。 | 16.00 | 纳溪区政府 | |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 纳溪区四川省节水型社会“十三五”规划农业节水重点工程 | 纳溪区 | 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渠系共55km,增加量水设施等,可改善灌面6900亩;节水灌溉示范区:节水灌溉示范片共15000亩。 | 0.76 | 纳溪区政府 |
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 | 各区县 | 推广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技术155万亩。其中:推广秸秆还田面积60万亩;推广绿肥种植面积50万亩;推广有机肥施用面积25万亩;推广酸化土壤改良面积20万亩。 | 1.58 | 市农业局相关区县政府 | |
纳溪区抗旱引水、调、提工程 | 纳溪区 | 新建泵站7座,安装管道241km。 | 0.62 | 纳溪区政府 | |
纳溪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酸化治理) | 纳溪区 | 通过连续几年施用土壤酸化调理剂,降低土壤酸化程度,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 1.00 | 纳溪区政府 | |
纳溪区土地整理项目 | 纳溪区 | 纳溪区打古、护国、合面、白节、上马、龙车等镇土地整理项目。 | 2.00 | 纳溪区政府 | |
倒流河北部核心土地整理项目 | 纳溪区 | 泸州长江生态湿地新城北部核心区土地整理项目,位于长湿新城倒流河北部,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包括征地、拆迁、杆管线搬迁以及相关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 35.00 | 纳溪区政府 | |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 江阳区金土地项目 | 江阳区 | 完成石寨、通滩、江北、弥陀、丹林、江北、方山、况场、分水等12万亩土地整理,新增耕地7200亩。 | 4.00 | 江阳区政府 |
BT土地整理项目 | 泸县 | 土地整理16.17万亩。 | 1.80 | 泸县政府 | |
土地整理项目 | 叙永县 | 开展土地整理10.20万亩。 | 1.00 | 叙永县政府 | |
泸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各区县 | 建设高标准农田117.09万亩。其中:由国土部门牵头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59.1万亩,由财政部门牵头整合农业、发改、水务、交通、林业、统计、扶贫、农机、烟草等相关部门完成高标准农田57.99万亩。 | 17.60 | 各区县政府 | |
农产品物流加工建设项目 | 合江临港现代粮食物流产业园 | 合江县 | 2017年建设粮油物流中心一个。新建储粮仓房、中转仓、储油罐等基础设施,总容量5万吨,建设日产150吨的大米加工厂,3.5万吨粮食仓储及物流设施建设、办公用房、业务综合楼等设施建设。 | 1.20 | 合江县政府 |
合江榕山竹加工园区 | 合江县 | 建成年产10万吨立方米竹人造板、45万平方米竹地板和重竹地板、50万套竹集成材家具,新建10万立方米中高密度纤维板加工生产线及配套设施,新建10万套珍贵木材(红木)家具生产线。 | 35.00 | 合江县政府 | |
叙永县农副产品集中加工区项目 | 叙永县 | 建设占地5平方千米的以农副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展示、销售为一体的农副产品集中加工区建设项目。 | 3.00 | 叙永县政府 | |
叙永县江门木竹加工园区 | 叙永县 | 建成年产3万吨竹炭,6万立方米单板层积材,竹木复合地板60万平方米,5万吨功能化原竹纤维,10万吨文化用纸,5000吨功能化竹原纤维,2万立方米竹胶建筑模板,1万立方米高强度竹胶精密桥梁模板,3万立方米竹木精加工产品,开发生产旅游工艺品、陶瓷配件、高档家具、户外休闲用品等。 | 30.00 | 叙永县政府 | |
农产品物流加工建设项目 | 叙永县10万吨/年竹笋食品加工及旅游食品开发项目 | 叙永县 | 年产10万吨竹笋食品加工生产线 | 2.00 | 叙永县政府 |
3.8万吨/年核桃制品加工厂建设项目 | 叙永县 | 新建核桃制品精深加工厂1座,占地60亩,开发核桃系列产品2-4种,年加工能力3.8万吨。 | 1.40 | 叙永县政府 | |
古蔺赶黄草深加工项目 | 古蔺县 | 规划占地85亩,新建提取车间、库房、口服固体制剂生产线、质检中心、办公楼及相应配套设施。 | 5.00 | 古蔺县政府 | |
古蔺县农副产品集配中心项目 | 古蔺县 | 占地100亩左右,拟建设集副食品、水果、粮油、肉禽水产、冷藏、蔬菜等6大功能区及仓储中心、交易区(建筑物楼层不超过3层);配套建设综合办公楼,内设经营户信息交流平台、电子交易平台、检疫检验中心、市场管委会、技能培训中心和品牌商户提供商务办公等服务区并设置分拣、清洗、包装、称重设施;配套建设装卸货区、露天停车场、冷链系统等。 | 3.00 | 古蔺县政府 | |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项目 | 合江县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项目 | 合江县 |
基础设施:新建150000平方米水泥路面;新建游步道45000平方米,新建便民道80000平方米,按乡村旅游标准,对1200农户附属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旅游设施:新建游客接待中心、会议中心、河沟治理、打造景点及沿河风景区等。农业设施:改造5000亩标准良田,打造3000亩特色产业园。 新村建设:打造特色产品商业街,新建50幢特色民居庭院,打造特色民居带,新建老年活动中心、户外文体活动场所、农业综合服务站、农贸市场等配套附属设施建设。 |
4.20 | 合江县政府 |
泸州高新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项目 | 泸州高新区 | 对泰安街道农村区域4个村村域产业发展、公共基础服务设施、村容环境提升改造以及聚居点建设和农房风貌塑造等。 | 4.00 | 高新区管委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