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大连建设区域核心城市规划的通知

时间:2018-12-22 来源: 未知 点击次数: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连建设区域核心城市规划的通知

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先导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各有关单位:
  现将《大连建设区域核心城市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〇年六月十二日

大连建设区域核心城市规划

序 言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完善沿海开放战略,推进东北振兴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是对大连的新要求、新期待,也是大连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战略,提升大连在东北经济发展中的龙头地位和核心作用,根据《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和大连市委、市政府部署,特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在地域范围上,主要立足大连市所辖行政区域及海域,在发展战略和功能定位上面向辽宁沿海经济带、东北腹地和东北亚地区。在内容上主要围绕建设区域核心城市,着重对提升城市功能、现代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以及宜居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规划。规划基期为2010年,期限为10年,重大问题展望到2030年。

第一章 规划背景

发展基础

  大连市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和近几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较完备的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能力,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建设区域核心城市奠定了良好基础。
  具备建设区域核心城市的经济基础。2009年,大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达到世界银行的进入发达国家衡量标准。2009年,大连经济总量占东北14.4%,占辽宁沿海经济带六城市总量56.2%(下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62.9%,海港货物吞吐量占51%,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占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56.6%,在区域发展中综合实力显著。
  具备科学发展新跨越的资源环境与要素支撑。全市未来可建设用地为3237平方公里。近年年实际供水量在10—12亿立方米之间,供水能力占全市水资源量近40%,供水保证率在85%左右。生态环境优势突出,继1999年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和2001年“全球环境500佳”后,2009年又荣膺“国际花园城市”桂冠。从土地、水和环境容量等支撑要素看,可以满足跨越式发展和未来区域核心城市建设的需求。
  具备现代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的条件。传统的产业结构实现了升级换代,在石化、装备制造和造船等行业形成了一批国家重点骨干企业,占据部分高端市场。以国际航运、物流、金融、旅游、服务外包为支撑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升级,形成了以二、三产业并重的产业结构,为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奠定了基础。
  具备与世界联络沟通的影响力。大连作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相继建设了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保税区和大窑湾保税港区等国家级功能区,架起了大连与东北和世界联系的桥梁。近年来,大连多次成功举办了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展会和节庆活动,以及亚欧部长会议、夏季达沃斯年会等世界级高端会议,国际知名度快速提升,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和东北地区参与国际交流与经贸合作提供平台,具备建设东北亚国际城市的基础条件。

机遇与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家实施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继续深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东北进入全面振兴新阶段,为大连加快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金融危机所形成的市场倒逼机制,给大连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大连产业的集约化、集群化发展,提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整合城市资源,实施全域城市化,优化空间布局,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都带来了机遇。经济发展阶段和主客观需求,要求大连在新时期发展中要有新的动力和活力,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和增长极,不失时机抓紧建设区域核心城市,实现全面率先振兴和科学发展新跨越。
  大连建设区域核心城市也面临着挑战,主要是:目前大连的经济总量不够大,辐射能力不够强,带动功能有待提升;与区域核心城市建设相适应的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仍处于依靠总量扩张和投资拉动阶段,结构有待提升和优化,发展方式有待进一步转变;传统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对能源和原材料依赖程度高,总量消耗大,节能减排任务重,资源环境压力有待缓解;产业层次总体不高,工业结构有待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功能与产业布局不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发展空间不足,过度集中的城市布局有待优化。这些问题可望在建设区域核心城市过程中加以统筹解决。

第二章 总体要求

指导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快推进全域城市化,拓宽跨越发展战略空间,大力提升城市综合实力,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深化区域分工合作,加快建设区域核心城市,带动辽宁沿海经济带和东北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在发展建设中主要坚持以下原则:
  着眼全局,统筹内外。从全球的视野谋划区域核心城市的发展,发挥好大连立足东北、服务全国、辐射东北亚的作用。既要集中力量加快自身的发展,又要积极兼顾与周边的协作带动关系,形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谋划全域,突出重点。依托自身的自然禀赋和发展基础,以整合全域资源、优化空间布局、提升要素效益为目标,大力推进全域城市化。突出发展空间要大、服务功能要全、辐射能力要强、龙头地位要实的战略要点,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现代产业,保护生态环境。
  总体规划,分期实施。立足于中长期的发展环境和要求,借鉴国内外核心城市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成功经验,统筹做好总体规划,并依据现实及预期情况,制定分阶段目标和任务,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特别是要逐步解决好影响当前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强力推进区域核心城市的起步建设。

战略定位

  规划期内大连的发展战略定位为区域核心城市,远期为东北亚重要的现代化国际城市。按照国家战略要求,在规划期内要建成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现代产业集聚区和开放创新的重要平台,生态环境优美和人民生活富足的宜居区。功能定位具体分解为:
  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航运业高度发达,具有适应国际航运船型的国际大港和深水集装箱干线港。建设航空运输业高度发达,拥有东北亚门户枢纽空港。形成功能完备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和服务环境。
  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建设以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路为基础,以国际化物流企业为主体,以国际海运物流为重点,以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枢纽型国际物流基地和保税港区为支撑,集国际货物集散与中转、区域物流配送、保税仓储、物流信息服务、物流资源调控等主导功能为一体的物流枢纽城市。
  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服务东北,面向东北亚的以期货业为龙头,投资、融资服务为主体,包括涉外金融、保险、金融后台服务的金融服务体系,形成区域国际期货中心、投资融资中心、国际结算与离岸金融中心、保险和金融服务中心。在建设东北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基础上向东北亚国际金融中心迈进。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聚集区。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构筑以绿色产业为方向、以高新技术为引领、以集群发展为特征、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支柱,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聚集区。
  生态环境优美和人民生活富足的宜居区。提高环境支撑能力,调整优化居住空间,保障生态空间,提高公共服务和产品供给能力,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建设文明富裕、环境友好的宜居之城,建设“绿色大连”。

发展目标

  在规划期内,实现主要功能定位目标,把大连建设成为东北地区经济实力最强、综合服务功能完善、产业层次高端、国际交往活跃的区域核心城市。
  具体分3个阶段目标。
  近期(2010—2015年),主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改善服务功能,优化空间布局,增强对产业和要素的聚集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壮大经济实力。到2015年,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基本建成,国际物流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的地位基本建立。主导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与东北产业关联度密切,经济总量稳居东北地区城市首位。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占东北三省比重达到17%,人均GDP 2万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000元。
  中期(2015—2020年),重点通过完善服务功能、转移成熟产业、深化区域合作,增强对区域的辐射能力,带动和服务东北地区发展。到2020年,基本确立新的发展方式,“三个中心”的主导地位突出,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在区域产业分工合作中居于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区域核心城市地位基本确立。地区生产总值占东北三省的比重超过22%,人均GDP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60000元。
  远期(2020—2030年),通过不断创造新的功能优势,大力聚集高级生产要素,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全面增强城市的区域和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到2030年,建成功能完善的“三个中心”和世界级的现代产业聚集区,牢固树立区域核心城市的地位,成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城市。

第三章 城市发展

  建设区域核心城市要大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核心功能,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支撑区域物流、人流、资金流、智力流、信息流高效集聚和扩散,引领和带动腹地加快发展。

提升城市核心功能

  (一)加快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进一步提升港口航运能力。在已基本形成国际航运中心框架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大窑湾北岸码头和长兴岛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港口的吞吐能力和集疏运能力。积极推进辽宁沿海港口资源优化组合,形成相互依存、层次分明、功能互补、辐射力强的现代港口集群。增强大连港带领辽宁沿海港口群参与环黄、渤海区域竞争的能力。全力促进集装箱运输的发展,着力发展国际集装箱干线,扩大远洋运输辐射半径和覆盖区域,形成远近结合、覆盖全球的国际航运网络。到2015年,海港集装箱吞吐能力继续保持环渤海港口城市前列,货物吞吐能力达到5亿吨。
  加快推进东北亚国际航空枢纽港建设。抓紧实施机场扩建工程,保证近期高效运转。加快新机场建设。不断拓宽国际通航网络,积极开辟新的国际航线,提高空港中转功能和服务水平。逐步将大连空港建成东北亚地区重要的门户枢纽机场。到2020年,空港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
  加强现代集疏运体系建设。围绕大连口岸,加快与东北腹地和沿海地区铁路、公路、管道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连接海内外、沟通沿海地区、辐射腹地的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构建以大连港为起点,沟通东北亚和欧洲的大陆桥。进一步推进港铁一体化发展。实现中国沿海南北运输网络对接,构建面向环渤海地区的开放型交通体系。
  加快航运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航运中心管理和服务功能。加快推动港口运营企业自主创新,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降低港口使用费用。加快航运交易、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仲裁等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形成功能完备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完善大通关制度。强化保税港区功能作用,加强保税物流网络体系建设,探索设立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
  (二)加快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建设
  打造区域性国际物流基地。加强国际物流通道建设,构建高效的国际物流运输网络。开辟新的对外海、陆、空物流通道,增强对日韩、俄罗斯和欧美等地区的物流辐射能力。积极推动东北地区多种交通方式联运一体化建设,完善大连与沈阳、长春、哈尔滨等东北地区物流枢纽城市交通衔接,提高区域内的物流效率。重点发展油品、矿石、粮食、煤炭、冷链、钢材等国际标准化物流基地,大力发展保税物流。加快保税区汽车物流城建设,申办建设长兴岛综合保税区。加快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物流园区建设,构建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和分拨中心相结合的高效物流载体,适应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转口贸易业务的需要。
  搭建高效物流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建设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等跨区域物流中心,使大连成为东北亚多式联运中心、供应链管理中心和国际物流枢纽。鼓励现有物流网络平台在信息和业务方面进行整合,扩大信息网路的规模,加快建设与东北亚地区主要城市物流信息平台系统互联、信息共享的核心物流网络体系。大力发展物流中介和咨询服务业,积极培育国际一流的物流服务市场。
  鼓励物流企业加快发展。加大物流市场开放力度,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实施重点物流企业认定制度,扶持重点物流企业向网络化、国际化与港口运作关系紧密化方向发展。鼓励和支持制造业企业将物流业务剥离外包,大力推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创新物流企业投融资方式,拓宽物流企业投融资渠道。
  强化物流管理和协调机制。坚持政府指导与市场作用相结合的原则,设立由行业主管及相关部门参加的、具有权威性的专职机构,加强对物流业发展的管理和协调。建立完善的物流政策法规体系,为物流业发展创造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
  (三)加快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
  加强金融功能区域的规划布局建设。形成两大金融核心功能区、两大后台服务基地、一个离岸中心的格局。即以中山广场为中心,沿人民路至东港区拓展形成人民路金融商务区;以星海湾金融城为中心,发展星海湾国际金融商务区;规划建设高新园区七贤岭和甘井子区大东沟两个金融服务外包基地;以保税港区为依托,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培育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离岸金融中心。积极争取国家将大连作为推行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城市,开展跨境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加快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金融总部经济,加快引进各类金融机构总部、区域管理总部和功能性总部,创新发展各类金融机构,支持法人机构经营发展。完善和发展农村金融、中小企业融资、直接融资和中介服务,推进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培育金融服务品牌,发展类型多样、优势互补、竞争有序、经营规范、充满活力的金融服务体系。
  加快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全面发展资金市场、期货市场、保险市场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形成国内外投资者共同参与、国际化程度较高,交易、定价和信息功能齐备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
  加快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实施金融发展扶持政策,优化金融发展法治环境,加强社会信用环境建设,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完善有利于现代金融业发展的软环境。
  到2020年,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0%,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占东北比重超过25%。

完善综合服务功能

  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按照区域核心城市发展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提升全域社会服务功能,既要坚持服务百姓、便民利民,又要提升消费层级,彰显国际化城市繁华时尚的独特魅力,建设与核心城市相适应的社会功能服务体系。
  提升教育服务质量。构建各级各类教育相互配套衔接、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建设东北地区一流的教育中心,为核心城市建设提供坚强的教育保障。建立和完善幼儿教育体系,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和设施向北部新城区转移,推进义务教育服务均等化。积极引进高等教育机构,提升高等教育的水平和规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国家级职教培训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培训机构,增强专业性职业技能人才的教育和培训能力。完善再教育方式,大力推进网络教育、远程教育,推动学习型社会发展。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建立健全与核心城市相适应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立东北地区一流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加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高等医科院校在新城区组团及渤海和黄海城市组团新建市级重点医院或分院。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积极开展科技兴医,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全市的医疗管理水平。加强妇幼卫生工作,做好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完善文化休闲体系。加快构建全域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主体,以社区和乡镇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覆盖城乡、便捷实用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积极挖掘、抢救文化遗产资源,有效保护并传承具有历史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加快发展以传媒产业、动漫游戏、旅游会展、演出娱乐、影视制作、图书音像制作发行等优势文化产业。积极发展富有大连特色的市民休闲文化和民间文化。加强主题公园、休闲俱乐部、影视剧院等休闲文化娱乐公共设施建设。借助大连各种大型文化节日平台,发展区域性节庆活动。依托企业主体,建设文化产业园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加快开拓文化市场。
  推进体育健身事业。坚持以提高全市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形成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发挥大连的体育优势,形成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全社会竞相参与的体育产业格局。加快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推进市体育中心项目建设,使体育设施达到能够承担国际大型综合体育比赛的标准。积极完善城市功能区的体育设施。加快推进农村标准体育设施、社区体育健身活动室和居民健身设施建设,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体育进社区、机关、企业工程”和“全民健身路径工程”,普及和提升城乡居民基本体育公共服务。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多种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到2020年进入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最高的城市行列。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标准,建立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增长,进而适度超前的机制。继续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将农村居民、农民工和城镇无保障老年居民纳入保障范围。继续提高失业保障标准。完善城镇职工医疗保障慢性病补助办法,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政策标准体系。逐步提升生育保险保障能力。到2015年,实现城镇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新农合覆盖全体城乡居民,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超过60%,建立较完善的失地农民保障机制。
  提高劳动就业水平。积极构建完善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劳动就业机制,大力发挥政府在创造需求、政策支持、平台建设、信息服务和就业培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高效地配置劳动力资源。进一步健全以创业带动就业机制,不断完善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制定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体系,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和实训示范基地建设,搭建高校毕业生提升就业技能的平台。健全人力资源市场管理服务组织体系和监管体系,依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研究建立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机制。
  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实施“全新标准、全域覆盖、全面考核” 管理标准,构建全域城市化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大城市立体交通建设力度,完善城市路网功能。规划建设大型停车场,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基本解决停车难问题。加快城乡边缘区改造,高水准实施城市绿化、美化、净化工程。加强排水、供水、供气等管网设施建设与管护。实施居民小区及社区规范化管理。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以加强公共服务和完善社会管理为重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严格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为市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为企业提供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打破条块分割,有效整合基层公共服务资源,完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健全社会应急管理体制,提高重大事件处置能力。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推进发展方式转变

  顺应世界经济增长模式调整转型的潮流,以增强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为目标,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调整优化和社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加快结构调整。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调整城乡结构,加快推进城镇化,加快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国土开发空间结构。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快全域城市化步伐,推动社会转型升级。到2020年,城市化率达到85%以上。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在保持投资规模适度增长的基础上,大幅提高消费率,实现规划期内的消费率高于投资率,消费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放宽市场准入,大力发展服务业。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60%。
  推动创新转型。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塑造大连的核心竞争优势,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依靠创新驱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加大支持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的政府投资,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优化技术攻关组织形式,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不断优化引进国内外高端顶尖人才的政策,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中长期国际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建设。到2020年,科技与创新贡献率达到6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GDP一半以上,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4%以上。

第四章 产业发展

  围绕发展战略和城市功能定位,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产业集群和新兴产业,积极发展都市型农业,建设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主体产业体系,形成以绿色、低碳经济为方向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聚集区。

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重点,以“三个中心”建设为牵引,以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为导向,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分层次、有重点地推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实现服务业结构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功能由自我完善向开放型带动发展转变,实现三次产业融合互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协调发展,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与建设区域核心城市相适应的增值率高、辐射力强、开放度广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对提升城市功能和现代产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提高智力密集型服务业对经济发展方式和科技进步的贡献度。大力发展航运业、物流业、金融业、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研发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着力打造软件与服务外包新领军城市。依托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和大连生态科技城,提升工业软件自主创新能力,扶强做大一批领军企业,形成国内领先的工业软件研发和服务外包产业集群,产业综合成熟度和竞争力实现“中国第一”,综合实力达到全球领先城市的水平。加快工业设计等高端科技服务业的培育和发展,加速产业形态由“大连制造”转向“大连创造”,建成以大连工业设计园为龙头,以工业设计中心、公共平台、产业化基地为支撑的工业设计创新服务体系。积极支持各具特色、有较强积聚效应的服务业基地建设。
  努力提升消费性服务业。重点发展具有牵动作用的现代商贸和旅游会展服务业。加快大型现代商业中心的全域布局和覆盖城乡的便民商业服务网络建设,积极发展和创新商业业态,以高端消费为引领,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辐射力强的现代化国际商贸中心、东北地区时尚中心和购物天堂。充分发挥旅游、会展产业的牵动作用和提升城市功能的作用,把大连建成为高品位、国际化、高收益的中国最佳旅游和会展城市,具有“和谐精致、浪漫大气”特质的东北亚滨海旅游中心城市,重要的门户型国际旅游目的地。深度开发高端休闲旅游产品,积极发展海洋旅游、乡村旅游、森林生态旅游、工业科教旅游、会展旅游、文化旅游、康体养老旅游等。
  同时,大力发展中介、咨询、文化服务业,发展与宜居城市相适应的房地产业,推进楼宇经济升级。

发展工业集群和新兴产业

  积极参与全球和东北地区产业链分工合作,大力引进人才、技术和管理等高级生产要素,加快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步伐,以绿色、低碳经济为新兴产业主导方向,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向产业链的高端转移,培育一批大型跨国企业集团,增强价值的创造力和国际竞争力。优化工业布局,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工业聚集区,在东北地区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一)发展大型现代工业集群
  建设世界级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依托大窑湾港、大连汽车码头和保税港区等临港区域,加快建设以汽车产业和数控机床为重点的临海装备制造业聚集区。打造世界级风力发电设备生产基地和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核电、石化等重型装备和大型设备生产基地。
  建设世界级的造船和海洋工程产业基地。依托渤海沿岸深水岸线,充分发挥大连船舶和海洋工程等骨干企业的作用,形成完善的造船产业链,打造世界级的造船和海洋工程产业基地。
  建设世界级的大型石化产业基地。以现有的3000万吨炼油能力为基础,拉长石化产业链条,争取国家百万吨乙烯项目布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石化产业基地。
  建设亚洲重要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加快发展芯片设计、加工制造、封装测试、设备制造、物流配送、人才培养等相关产业,逐步形成以英特尔项目为核心的、国际一流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和亚洲集成电路集散地。
  坚持调整、优化和提高相结合,以研发、创新和增值为重点,拉长优势产业链条,推动资源要素向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聚集,做大现代产业集群。加大核电设备、风电机组、盾构机械、先进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大功率机车、高档数控机床等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力度。加大自主品牌汽车、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制造的工作力度。加快培育建设石化、现代装备制造、船舶与海洋工程、电子信息、软件和服务外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能源与装备、半导体、农产品深加工等10个产值超亿元的产业集群。
  (二)发展新兴产业
  积极发展以绿色、低碳和循环为代表的新兴潜力型产业,重点培育电子信息、海洋工程、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生态农业等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体系。依托装备制造业优势,提高柴油机、船舶、轴承、泵、阀、互感器、高压开关、电动机、数控关键功能部件、液压元件等基础配套件制造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重点发展新能源材料、精细化工材料、精密合金材料、发光材料、膜材料和纳米材料,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
  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优化能源产业布局,改善能源结构,形成以核电和风电为主体、生物质能发电为补充的新能源产业体系。依托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太阳能—光化学研究中心等科研技术优势,促进以燃料电池、绿色二次电池、太阳能电池等为核心的相关产业发展,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积极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建设清洁能源创新产业园。

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按照城乡统筹和全域城市化的要求,以服务城市、繁荣农村,提升农业、富裕农民,优化生态、拓展功能为目标,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精品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农业高科技创新基地、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文化景区。到2020年,全市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达到1600亿元,农民人均收入突破35000元。
  加快都市农业市场化进程。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精品农业、种苗农业、外向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优质、绿色、鲜活的农产品,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休闲观光场所。在维持一定的优质粮食产业基础上,大力发展水产、水果、蔬菜、畜牧、花卉等满足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的优势特色产业和知名品牌。深化农业旅游服务功能开发,积极扩大农业的对外合作,加强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加大农业生态保护力度,营造城市绿色屏障。突出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特征,大力发展高标准设施农业。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培育和保护适宜本地生产的农业新品种,加大技术密集型种苗研发和新品种引进力度。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健全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在增强农产品生产能力的同时,确保农产品的营养、安全、无公害。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依据全域城市化建设规划,结合各地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按照“三圈两区一带”(即主城新城、黄海城市组团、渤海城市组团3个都市农业发展圈,丘陵山区、水源涵养地2个农业发展区,滨海农渔风情带)确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全面发展都市型农业,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地建设一批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第五章 空间布局

  以全域城市化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和新增长点,借鉴上海(浦东)与长三角的发展模式谋划大连(普兰店湾)与东北的新格局,推进经济发展重心北移,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和城市服务功能向北延伸。按照组团式、链条式发展模式,沿黄渤两海、沈大和丹大两线拓展城市空间,规划建设“四大组团”,形成各具功能特色的经济区和生态环境优美的宜居区。构建以主城区、新市区为主体,以黄渤海城市组团为重要组成部分,以小城镇为基础的城市体系。

主城区组团

  空间范围包括中西沙甘老城区、旅顺口区和高新园区。在功能上重点建设金融中心、国际商务区、知识经济聚集区、文化名城和生态宜居区。在产业上重点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高端产业,包括总部经济、金融保险、软件和创意产业、商贸流通、信息服务、旅游会展等。
  在布局上重点建设好人民路和星海湾国际金融商务区,“钻石海湾”体育文化中心,高新园区和甘井子大东沟生态科技城等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集聚区。旅顺口区重点建设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旅游休闲度假区、历史文化产业区。
  要根据生态宜居城市发展要求,主城区基本控制目前的人口规模,积极引导新增人口向北部城市组团转移。控制建筑用地规模和工业项目,调整产业结构与交通布局,逐步转移城市中心区沿海的造船、装备制造业等传统重工业,腾出城市生活亲民岸线,按照国际名城的功能定位,进一步扩大生态休闲空间,大力开展园林绿地多彩景观等生态环境建设。严格控制山林坡地和沿海地带的过度开发,海岸线和城市山林区实行“空间管制”。

新市区组团

  空间范围包括金州新区、保税区和普兰店湾周边地区,是新时期核心城市拓展主要地区,也是大连城市与经济重心北进的重点地区。
  新市区在功能上要着力打造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和先进制造业聚集区、航运服务资源聚集区、临海临港装备制造业基地,建成国际滨海旅游度假区与宜居新市区。在产业上着重发展港航物流、教育文化、信息服务、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以及生物技术、光电子、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重点规划建设普兰店湾、小窑湾和金州湾新城市功能区,形成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完善的新城市区。
  普兰店湾新区是新市区组团、渤海城市组团和黄海城市组团的重要节点,也是未来辐射和服务东北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要集中力量高标准做好规划,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的成功发展模式,创新城市与产业发展理念,全力建设以高端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以低碳经济为特征的现代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绿色发展示范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体制机制创新的科学发展先行区,成为新时期核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吸引东北地区及周边地区将企业研发设计中心向该区域聚集。以职业教育为基础,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产业。到2020年初步建成城市功能比较完善、高端产业相对集聚、生态环境良好的具有水城特色的绿色新城区。

黄渤海城市组团

  以瓦房店和长兴岛为中心的渤海城市组团,重点发展石化、造船、轴承、重大装备制造、滨海旅游等产业。建设以仓储物流商贸为主的区域物流中心,成为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组合港。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产业型、商贸型、旅游型、生态型中心城镇,带动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建成具有竞争力的渤海湾畔现代化新兴城市。
  以庄河、花园口、长海为中心的黄海城市组团,是北黄海沿岸开发开放的主体。重点发展“静脉”、光伏、新材料、家具制造、海洋水产和旅游度假等产业,建设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国际旅游胜地和区域重要节点城市。庄河要建成区域经济中心和海滨大城市,加快临港经济区和循环经济建设,成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静脉”产业类)。花园口要建设成为辽宁沿海重要的新型产业基地,国家级新材料基地,生态型海滨新城。长山群岛要突出“避暑天堂”和“极品海鲜”的比较优势,近期重点发展旅游度假与海洋牧场,最终构建海岛生态环境友好、产业结构高端、旅游经济发达的岛屿型国际旅游目的地,世界著名的海洋公园。

重大基础设施布局

  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向北延伸,建设联系城市组团间的快速交通体系,拉近大连与东北及周边地区的时空距离,增强核心城市辐射和服务功能。
  建成哈大客运专线,新建京大客运专线、庄盖高速和皮口到长兴岛高速公路、大连到丹东的城际快速铁路。规划建设以普兰店湾为中心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并延伸到营口、鞍山、丹东、辽阳、本溪、盘锦、锦州等周边城市。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工作。推进新机场建设,为2020年实现新老机场切换创造条件。建设连接主城区新市区跨海通道,打造新的出市通道。加快推进城市地铁和轻轨建设,构建现代化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竞争力。
  加快覆盖全域的热源电源建设。大力发展核电,加快建设红沿河核电二期工程,推进庄河南尖核电和瓦房店江石底核电前期工作。做好LNG的规划利用。

生态建设

  坚持生态立市,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构建以人为本、经济与自然良性互动的生态格局,国际一流生态宜居城市,环境品质与经济发展高度融合的“绿色大连”。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污染防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加快实施生态工程,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着力构建与现代化国际城市相适应的生态环境。
  构建现代化的生态安全体系。构筑以主要丘陵山地及其间的林地、农田为基础,形成贯穿南北的生态控制中脊,连接东西山体与沿海地带的生态廊道,覆盖整个城乡的森林生态网络。积极建设大连北部和沿海生态屏障区,加快构建整体连通合理、区域自然和谐、功能多样化的生态安全体系。
  加快生态工程建设步伐。以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改善生态环境为主体,全方位实施海防林带、水源涵养林、生态河治理、荒山造林补植和湿地保护工程。加快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建设,进一步扩大城市绿地景观林和生态屏障林面积。增加城市道路两旁、公共绿地、公园绿地、风景林地及周边景观林的覆盖度。加快高速公路、滨海公路沿线地区的景观防护林建设。加快城市功能区、重点工业区周边森林隔离带建设,建成人居与生产活动基本在森林中的景观格局。
  加强环境资源保护力度。加快环境保护法制建设,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和措施,坚定不移地控制资源过度开发,有效保护环境资源。处理好开发建设、旅游观光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坚决禁止挖山角、毁林地的掠夺式开发建设。加强碧流河、英那河等重点流域的城市水源地保护,实行生态移民和村、镇合并,鼓励生态脆弱区的丘陵山地进一步退耕还林,重点区域实施封山育林。合理调整海洋禁渔区,实施重点海域生态环境恢复工程,建立重点海洋资源保护区,适度开发沿海滩涂,合理保护湿地景观。

强化环境综合整治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要控制增量,调整存量,确保完成各项减排目标。加快工业企业向环保基础设施齐全的工业园区集中,实现污染集中治理。健全工业废水和固废的安全有效处理设施,保证达标运行。
  加强空气污染源的监管。重点解决城市煤烟、工业烟尘污染,控制汽车尾气超标排放,减少碳排放。加大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力度。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基本消除生活污水直接排放。推进乡村(屯)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及城乡垃圾收运体系和无害化处理等设施建设。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行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
  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及灾害预警。强化对近岸海域功能区和生态功能区的管理,实施山体海湾综合整治改造工程,取缔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石材、采矿企业,加强对各类灾害的预警系统建设,积极参与国家环渤海地区的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
  到2020年,水域、大气的环境质量要达到发达国家同等城市水平。地面水、海域环境质量达到良好,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准则值,主要污染排放物的浓度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到2030年,城镇和乡村(屯)建成区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都达到100%。乡村(屯)非建成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材、节地,促进资源回收利用,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加快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以建设大连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为载体,把大连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围绕循环产业的发展,建立再生资源加工示范基地,在国内率先创建集再生资源收集、拆解、输出及相关高端低碳产品加工制造、环保专用设备制造、“静脉”产业科技开发、工业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国际一流的综合性国家“静脉”产业园区。推进行业、企业和园区发展循环经济,形成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资源利用循环链。逐步优化设计各类工业园区,建设以本园区物质循环为特征的“闭合式”经济循环产业链。到2030年,工业园区建设全部达到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标准,并基本实现零排放要求。
  积极鼓励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大力推广应用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新产品,推动全社会的节能、降耗、减排和循环利用。推进各种废旧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建立可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和利用系统。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和再利用系统,建设城市及区域中水回用系统,推进建筑节能新技术应用,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步伐。大力推广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环保产品、有机产品、农业绿色认证产品,完善产品标识制度,倡导公众绿色消费。
  着力推进循环经济法制体系建设。出台大连《循环经济促进条例》。实施生态补偿机制,把生态评估与补偿作为项目立项的前置条件。规范完善统计制度,建立资源与环境统计体系。

第七章 开放合作

  深化与全球的国际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加强以东北地区为重点的国内经济合作,全面构筑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和国内主要经济区域的经贸关系网络,率先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开放合作型经济新格局,服务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统筹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加快调整进出口贸易结构,加快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以大连国家软件和服务外包基地为依托,全力加大软件、前台服务和后台服务等服务贸易出口,不断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积极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条,支持加工贸易企业从贴牌生产、委托设计向自主品牌转型,增强设计研发能力和品牌营销能力。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在扩大利用外资总体规模的基础上,建立以重点功能园区为载体、以延长产业链条为方向、以重点行业和高端企业为主体的利用外资新机制。加大对港航物流、金融保险、旅游、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及高新技术产业等重点领域招商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招商力度。积极引导外资在连设立研发、营运中心,鼓励海外优秀人才来连创业投资,实现利用外资从以资金为主向以先进技术、管理和高素质人才为主转变。严格限制与产业发展方向相悖的技术水平低、污染大、资源消耗高的外资项目进入。
  扩大对外投资合作。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企业对国际资源利用和市场开拓能力。积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国外设立生产基地、营销中心、研发机构,购并掌握企业所需关键技术、营销网络的海外企业,培育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开展资源开发、劳务、工程承包等国际合作。

推进对内开放合作

  充分发挥大连的区位和经济环境比较优势,大力推进对内开放和区域经济合作,创新合作机制,构建合作链条。
  优化对内开放市场环境。取消有碍于生产要素进入的各种限制,对来连投资兴业的各类经济主体,在扶持政策、教育、居住、社会保障等各方面,一律实行“市民”待遇。探索新形势下对内招商的新方式、新途径和新手段。突出招商重点,加大对建设核心城市相关产业和生产要素的招商,促进大连成为资源要素的区域配置中心。引导和鼓励各类经济主体积极、有效地利用好域外的优势要素资源,延伸和完善产业链、价值链,形成内引外联,内外联动的对内开放体系。
  深化国内区域经济合作。利用比较优势,全面加强和深化与国内重点区域的经济合作,努力构建起互利共赢、长期稳定的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打破行政区划壁垒,促进区域各类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加快东北经济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深化港口物流业的合作与交流,联手构建沿海经济带的金融服务体系。建立透明、便利、规范的投资促进机制,联合举办对外招商活动。推进区域旅游合作,建设“无障碍”旅游区。加快构筑保税物流网络,加大内陆干港及铁路集装箱物流中心站建设力度,培育南开北联的开放式产业走廊、产地市场和物流集散地。
  建立与东北腹地经济合作的长效机制。重点加强与生产要素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大、产业内合作领域广的沈阳经济区、长吉图经济区和哈大齐工业走廊的经济合作。积极主动与东北地区各类经济主体建立合作联盟,共创共享科技、人才、管理、信息等高级生产要素。争取在大连合作建设辐射东北地区的主要生产要素交易市场。加强紧密型的产业链分工合作,增强大连在产业核心环节上的竞争力,并服务和带动东北腹地的产业发展。
  加强与环渤海地区的京津冀都市圈、山东半岛城市群、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的合作,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优势互补。

第八章 保障措施

加快体制改革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结构,转变职能,加快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适应功能区和行政区融合发展的要求,探索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功能完善、管理科学的区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功能区与行政区的整合力度,推进一体化管理体制建设。推进主城区管理体制创新,探索社会管理职能和经济管理职能的分离,构建新型的管理模式。继续推进撤市建区、镇改街,建立与全域城市化进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
  推进重点经济领域改革。重点围绕提高区域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构建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加快推动国有资本从生产经营领域向公共服务领域转移。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探索市、县、乡三级政府财力、事权的重新划分,建立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机制。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推进经济功能区开发建设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市场化运作。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面向中小企业和广大农村的金融机构。
  搞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争取国家有关重大改革举措在大连先行先试。继续推进市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重点探索突破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的思路,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机制。

构建核心城市创新体系

  构建城市创新体系。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实验室、工程中心和试验基地,完善企业与科研院所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引导和支持大中型企业和具备研发实力的小型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逐步提高研发投入比重。建立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形成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促进创新要素的集成和整合,建设大连科技创新园等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基地。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科技中介机构。出台鼓励信息技术企业和装备制造等传统企业的融合互动的政策措施。
  加强重点领域技术创新。围绕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需要,重点加强风电核电装备、造船与海洋工程、高速机车、数控机床、光电子、集成电路、物流工程、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力争研发掌握这些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
  营造有利自主创新的环境。加快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促进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和法规。进一步改善创新投融资环境,鼓励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拓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加大财政对初创期和成长期的创新型企业的引导性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营造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的制度环境。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大力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紧紧围绕“三个中心”和“一个聚集区”建设,加快自身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优化科技创新队伍,构建核心城市建设人才支撑体系。建设金融人才培育基地,强化高层次的金融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培训,积极引进国内外各类高端、紧缺的金融人才。建设重大技术装备人才培养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创造性的中青年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高级技工,特别要培养重大装备研制和系统设计的带头人才。建设物流人才培育基地,鼓励高等职业院校开设物流专业课程,广泛开展物流从业人员的后职业培训教育。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人才培养基地,鼓励高校参照港航人才开发目录的需求目标,调整优化学科和专业结构,支持港航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工程师研修基地等为载体,构建产学研联盟。建设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基地,围绕提升致富创业能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育计划,培养造就一批能工巧匠、经营能人和乡村科技带头人。
  积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重点推进“5511”工程,着力实施优秀海外学子辽宁创业计划、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地构筑计划,启动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引进计划。依托重点项目、高技术产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等有效载体,积极吸引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的海外学子回国创业。增加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科研基地的数量,扩大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规模。建立健全对引进人才的使用和激励机制,集聚海内外高端人才。

加强规划组织实施

  强化组织领导。要把推进本规划落实和核心城市建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积极行动。各区市县、开放先导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规划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分工,落实工作责任,按照本规划确定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抓紧推进相关工作的组织实施。
  加强规划指导。要建立规划实施监督和评估机制。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督促检查各项政策措施和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适时组织开展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对规划进行修改调整。
  加快编制与核心城市发展建设配套的专项规划和普兰店湾等重点区域发展规划,并与“十二五”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等规划衔接。突出本规划的总体指导地位和在同级各类规划中的指导作用,从编制“十二五”规划起,把本规划落实到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中,并注重协调实施。


详细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