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南阳市30万亩高标准永久性粮田示范区建设方案的通知
宛城区、唐河县、社旗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南阳市30万亩高标准永久性粮田示范区建设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
二○一二年七月十日
南阳市30万亩高标准永久性粮田示范区建设方案
为集中打造30万亩高标准永久性粮田示范区,辐射带动全市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建设,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思路
按照“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要求,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工程建设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强化规划引导、政策支持、资金投入、集约项目和集成技术,加强农田土地平整、灌排设施、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提升农田排灌能力、土壤培肥能力、农机作业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把示范区建成全市高标准粮田建设的样板区,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应用的展示区,农业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先导区。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三级联建、以县为主。实行市、县、乡三级联建,以县区为主,负责具体落实。
二是坚持集约资源、多元投入。按照“渠道不乱、性质不变、统筹安排、集中使用、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原则,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积极引导信贷资金、民间资本等社会资金投入示范区建设。
三是坚持政府主导、农民参与。发挥政府在组织实施示范区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带动农民群众自觉参与,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示范区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是坚持分工协作、统筹推进。示范区建设要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监管、统一验收”,建立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建设合力。力戒形式主义,严禁形象工程。
二、规划布局和建设目标
(一)规划布局
示范区规划面积382613亩,涉及宛城区汉冢乡、茶庵乡、高庙乡、金华乡,唐河县桐寨铺镇、桐河乡,社旗县晋庄镇等7个乡镇、91个行政村。具体布局如下:
汉冢乡:规划面积89616亩,包括周营、顾新庄、李王庄、陈营、万庄、毛庄、柳树营、袁庄、张庄、三八、向庙、汉冢、袁营、竹园、黄庄、夏庄等16个行政村。
茶庵乡:规划面积33382亩,包括前陈营、南肖庄、老秦营、葛营、茶庵、周庙、樊庄、袁黄庄等8个行政村。
高庙乡:规划面积33774亩,包括张堂、谢营、南张营、赵桥、西张营、上官庄、塔桥、黄池陂、小石碑、王良庄等10个行政村。
金华乡:规划面积29140亩,包括赵堂、上楼渠、下楼渠、西枣园、大徐营、杜母桥、杨湾、徐堂、大石桥等9个行政村。
桐寨铺镇:规划面积82367亩,包括范庄、王茨园、栗园、高营、刘斌桥、新庄、邱观、十八里党、毛庄、曹庄、张庄、碾盘桥、惠老营、崔庄、赵冢、周庄、宋营、刘圪垱、李松庄、阚营、李营寨等21个行政村。
桐河乡:规划面积81234亩,包括桐一、桐二、桐三、桐四、陈庄、李营、范营、邱庄、吴庄、申老家、官园、砚河、小郭庄、沈桥、年庄、清河庄、耿庄、大郭庄、李司庄、刘伙等20个行政村。
晋庄镇:规划面积33100亩,包括晋庄村、刘官庄、崔官庄、小河陈、林庄、刘老家、大王庄等7个行政村。
(二)建设目标
至2014年,示范区将全部实现田网、渠网、路网、林网、电网“五网”配套和农田排灌能力、土壤培肥能力、农机作业能力“三力”提升,达到“田地平整肥沃、灌排设施完善、农机装备齐全、技术集成到位、经营机制先进、优质高产高效、绿色生态安全”标准,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良种利用、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关键技术覆盖率均达到100%,农业社会化服务全覆盖,年亩产粮食1000公斤以上。
三、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
(一)建设标准
1、田地平整肥沃。田块以道路或较大沟渠为界限形成格田,田格面积300亩。田格内的田块大小、朝向基本一致;田埂顺直、稳固,宽0.4-0.6米,高0.3米以上。土地平整,土质较好,无坟墓。耕层厚度大于20厘米,土壤有机质1.8%以上。
2、灌排设施完善。灌溉渠系完善,设计规范、功能良好、外观整洁、标志明晰。渠型规整、边坡稳定、水流平顺。配套建筑物布局合理,工程配套率100%,完好率95%以上。斗渠间距400-800米,长度1000-3000米,堤顶宽度不小于1米;农渠与斗渠垂直布置,间距100-200米,长度400-800米,堤顶宽度不小于0.6米。排水沟与同级渠道或生产路平行布置,保持排水畅通,形成一路、一渠、一沟格局。渠系水利用系数不低于0.85,旱能浇、涝能排,灌溉设计保证率达到95%以上,排涝标准达到5年一遇。
3、农机装备齐全。田间道路畅通,田间道路设干道和支路两级。干道与乡村公路相连接,路面宽度7米,支路路面宽度5米,田间道路宜高出地面0.2-0.4米,采用水泥砼路面或沥青砼路面,配套桥、涵和农机进出田地设施。农业机械综合作业率95%以上。
4、技术集成到位。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健全,推广手段先进,推广机制灵活。实行标准化集约化模式化生产,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100%,实现良种良法良制配套。
5、经营机制先进。土地流转规范有序,土地流转经营比率80%以上,基本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全,社会化服务覆盖率100%。行政管理、技术服务机构完善,管理服务到位。
6、优质高产高效。年粮食亩产1000公斤以上,粮食全部达到无公害标准,优质粮食比例达到80%以上。7、绿色生态安全。农田林网健全,沟渠路设置防护林带,干支渠和机耕道两侧配置2行林带,农渠配置1行林带,达到一级农田林网(每格300亩)建设标准。沿渠(沟)、道路宜林带进行绿化,绿化率达到95%以上。
(二)建设内容
1、田间基础设施工程。主要包括田网、渠网、路网、林网、电网设施,完善田间配套工程,改善生产条件,实行田、渠、林、路、电等建设整体推进,综合治理,提高农田抗灾减灾能力、农田排灌能力和农机作业能力。
(1)农田水利工程。示范区内的水源(蓄水、引水、提水、机井)、灌溉渠道(干渠、支渠、斗渠、农渠、毛渠)、排水沟、涵洞、小水闸、地下管道等工程。配套完善农田灌溉、排涝、排洪沟渠,新建、改造渠系,形成引、蓄、提、灌、排协调统一的农田灌排能力。
(2)田间整治工程。示范区内耕地平整、土层增厚和田(地)型调整,田埂修筑,使地块平整、田型规范整齐。
(3)道路工程。干道、支路及农用桥建设,通过整治农村机耕道,完善田间生产道路及其配套设施,与通乡、通村道路形成田间路网。
(4)林网工程。建设农田防护林,防护林沿田块、道路布局。因地制宜选择树种,兼顾生态和景观效应。
(5)电网工程。供电线路铺设,示范区内供电线路全部铺设为地下电缆。
2、地力建设工程。开展耕地质量定向培育,实施秸秆还田、绿肥种植、增施有机肥等措施,不断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和农业生产能力。
(1)秸秆还田。示范区要推广小麦收割机加装秸秆切碎机作业模式,小麦秸秆全部直接还田;大力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引导鼓励农民采用玉米联合收获机和玉米秸秆还田机,使玉米秸秆直接还田。秸秆还田面积比例达到80%以上。
(2)增施有机肥。实施有机质提升工程,推广秸秆快速腐熟技术,每亩增施有机肥500公斤以上,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化肥施用量10%以上。
(3)深耕深松。落实农机深耕深松整地作业补贴政策,示范区每年深耕深松一遍,平均耕深25厘米以上,全面打破犁底层,增强土壤透气性和保肥保水能力。
(4)平衡施肥。示范区全部推广平衡施肥技术,由市县农业部门免费取土化验。根据化验结果和农作物需肥规律制定配方,由配肥站按特定配方生产配方肥,推广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5)化肥深施。推广机械化肥深施和追肥深施技术,2014年,化肥深施率达到90%以上。
3、科技支撑工程。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为目标,以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为基本要求,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构筑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
(1)完善服务体系。示范区内要配套设置农业技术区域服务站,负责制定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和实施工作,粮食作物病虫害和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防治,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和培训等。特别是要加强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突出抗旱防涝和病虫害防治。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使之成为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市场主体和重要力量。
(2)集成技术。围绕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开展优质高产吨粮田技术集成研究,建立年亩产粮食1000公斤以上的技术集成模式,制定分区域主推技术规程和田间管理意见,促进良田良制、良种良法结合。示范区内要达到“六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秸秆还田、统一病虫害防控、统一机械作业、统一田间管理。
(3)农机农艺融合。推广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等节本增效农机化技术。巩固小麦生产机械化成果,着力加强玉米机收、水稻机插秧等薄弱环节建设。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及农机报废更新规模,鼓励和引导农民购置大功率、多功能、低能耗农业机械。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创新完善农机服务模式。到2014年,示范区内全程实现机械化。
(4)实施高产创建。在巩固提高汉冢乡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基础上,其他六个乡镇也要积极培育高标准粮田示范方,集成技术,集中要素,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挖掘增产潜力,实现单产突破,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5)开展技术服务。改善技术装备,强化服务手段,健全乡、村农业技术服务网络,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工程”,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科技培训,培育新型农民。市县组织农业实用技术宣讲团,开展技术培训,到2014年,示范区内农户全部培训1遍。
4、耕地质量监测和气象服务工程。建立耕地质量监测点和多功能气象服务站,逐步形成体系基本健全、功能基本齐备的耕地质量监测和气象综合服务网络。
(1)耕地质量监测点建设。在示范区内设置土壤肥力定位监测点,用于观测区内土壤肥力变化,指导施肥。同时,设置土壤墒情监测点,根据测定结果,向示范区农户发布土壤墒情信息,根据信息进行灌溉。设置地力与墒情监测点803个,其中土壤肥力定位监测点765个,每500亩布点1个;土壤墒情监测点38个,每10000亩布点1个。建设100亩耕地墒情和土壤养分试验监测场,进行土壤墒情指标体系与发布系统开发、土壤养分指标体系研发等内容。
(2)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每个乡镇建设1个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其中2个乡镇建成综合多功能气象站,设人工增雨消雹高炮1门,多要素自动气象站1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1个,雷电监测仪1台,太阳能辐射自动观测站1组,“星陆双基”农田小气候监测系统等观测设施。在两个多功能气象站选择一个设置农业气象试验站,开展农业气象观测,完善农业气象指标体系;建立气象条件对作物影响评估、开展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诊断,发布农用天气预报;开展精细化的农业气候区划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等。在多功能气象站内设置电子显示屏,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和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3)面源污染监测。建设1个面源污染监测站,对示范区面源污染进行综合监测、分析,指导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提高投入品使用效率,减轻面源污染。
5、经营机制创新工程。积极推进示范区土地流转机制、经营机制、社会化服务和管护机制的创新,着力解决示范区建设面临的瓶颈制约问题,提高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生产水平。
(1)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支持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推动土地向生产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让示范区成为推进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试验区和先导区。健全村有信息员、乡镇有中心、县区有网络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加快土地流转。到2014年,示范区内土地流转经营比率达到80%以上。
(2)创新经营机制。注重把示范区建设与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有机结合起来,引导生产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科研院所等参与示范区建设,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
(3)创新服务模式。通过贷款、减免税收、财政扶持等措施,加快培育粮食生产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是农机合作社和植保合作社,逐步实现统一供种、统一机耕、统一机播、统一植保、统一灌溉、统一机收,促进粮食生产向规模集约化经营方式转变,提高示范区社会化服务水平。到2014年,示范区内农民专业合作社覆盖率达到80%以上,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达到100%。
(4)创新管护机制。示范区内要因地制宜设立行政管理机构,或由乡镇政府,负责实施规划和行政执法监督,集中开展综合行政执法,统一管理示范区内的土地和道路、电网、水网、林网、环保等公共设施,确保及时做好各项公共服务工作。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来加强示范区建设和管护。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市政府成立南阳市30万亩高标准永久性粮田建设指挥部(见附件1),对涉及示范区建设的重大问题进行协调。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负责日常具体工作。指挥部每月组织召开一次推进现场会,在7个乡镇轮流召开,研究示范区建设的重大问题,推动工作开展。建立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市政府将根据组织领导、规划编制、项目整合、工程进度等指标,定期对三个县区和7个乡镇进行综合考评、排序通报。各有关县乡要高度重视,成立相应组织,加强示范区建设的组织、协调、实施、监管等工作。
(二)科学规划。市政府成立南阳市30万亩高标准永久性粮田示范区建设规划小组(见附件2),在示范区建设指挥部领导下,对示范区进行科学规划。示范区要打破县、乡、村界限,县与县之间、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要搞好衔接。示范区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土地总体利用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交通建设规划、水利建设规划、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农田林网规划相衔接。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积极稳妥推动示范区内的农民向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转移。有关县区、乡镇及部门要在统一规划基础上,编制年度实施方案,抓好规划落实。
(三)整合项目。县区政府是示范区建设的主要承担者、实施者。要按照“三不变”(即管理主体不变、资金性质不变、管理渠道不变)、“三统一”(即统一编制规划、统一实施区域、统一建设标准)的原则,建立统一规划、部门分头实施的联动机制和联审机制。由县区政府牵头统一制定资金整合规划和实施方案,有效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千亿斤粮食规划高产稳产田建设、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发展节水灌溉和现代农业、农业气象自动化监测、田间电网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涉农项目,集中投入,连片开发,并在原有基础上逐年扩大规模。创新投入机制,推行民办公助、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建设方式,引导和鼓励业主、金融机构、民间资金、外资和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示范区建设。
(四)强化责任。有关县区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有关乡镇党委书记是具体责任人,负责做好示范区规划、组织、建设等工作。农综部门负责示范区农业综合开发;国土部门负责示范区土地整治;水利部门负责示范区灌区续建配套、渠系配套、节水改造、节水灌溉;林业部门负责示范区林网建设;电力部门负责示范区电网建设;气象部门负责示范区气象服务工程建设;民政部门负责示范区平坟工作;农业部门负责示范区耕地质量监测和集成技术研究推广。发改、科技、财政、交通等部门也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创造性开展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在政策许可范围内,根据建设需要,优先向示范区投资建设,确保示范区建设取得实效,引领全市800万亩高标准粮田建设。
附件:1.南阳市30万亩高标准永久性粮田示范区建设指挥部成员名单
2.南阳市30万亩高标准永久性粮田示范区建设规划小组成员名单
附件1
南阳市30万亩高标准永久性粮田示范区建设指挥部成员名单
指 挥 长:周天龙 市政府副秘书长
副指挥长:王宛楠 市委农工办主任
谢广平 市农业局局长
李守强 市水利局局长
包建铎 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成 员:魏鹏程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调研员
孙专才 市财政局调研员
胡庆恒 市委农工办副主任
张清松 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刘化忠 市林业局调研员
张华国 市科技局副局长
刘 垠 市水利局副局长
刘金利 市环保局副局长
宋天庆 市农业局调研员
孙跃星 市鸭河口灌区管理局局长
姚 磊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郭亦红 市民政局副局长
李 宏 市粮食局副调研员
彭义举 市供销社调研员
余行简 市农科院纪委书记
闫道畅 市农机局副局长
赵丰飞 市气象局副局长
程 杰 市供电公司副总经理
宛城区、唐河县、社旗县政府分管领导,宛城区汉冢乡、茶庵乡、高庙乡、金华乡、唐河县桐寨铺镇、桐河乡、社旗县晋庄镇党委书记。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谢广平兼任办公室主任,孙跃星(兼)、宋天庆(兼)、李玉生任办公室副主任。
附件2
南阳市30万亩高标准永久性粮田示范区建设规划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谢广平 市农业局局长
副组长:孙跃星 市鸭河口灌区管理局局长
李玉生 市农业局总农艺师
成 员:李丽君 市委农工办
靳松强 市国土资源局
闫海涛 市水利局
杨晓宇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王振江 市财政局
王林胜 市农业局
郭战胜 市林业局
方 明 市供电公司
江 瑞 市鸭河口灌区管理局
蒋 超 宛城区鸭灌局
谢殿伟 唐河县鸭灌局
陈国省 社旗县农业局
规划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鸭河口灌区管理局,孙跃星兼任办公室主任,李玉生兼任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