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忻州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时间:2017-11-07 来源: 未知 点击次数: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忻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委、局、办:

  《忻州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已经市政府第十五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忻州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

  忻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7月28日

 
 
二〇一七年七月

 
目   录
 
第一章  发展现状与形势展望 - 6 -
一、主要成就 - 6 -
二、面临挑战与机遇 - 10 -
第二章  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 13 -
一、总体思路 - 13 -
二、基本原则 - 14 -
三、发展目标 - 15 -
第三章  调整结构  优化布局 - 19 -
一、三区三带布局 - 19 -
二、四区百园示范 - 22 -
三、五大业态推进 - 25 -
第四章  创新驱动  转型升级 - 30 -
一、增强科技驱动能力 - 30 -
二、创新农业经营方式 - 32 -
三、深化农村改革 - 34 -
第五章  统筹协调  均衡发展 - 36 -
一、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 37 -
二、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38 -
三、推动经营主体协调发展 - 40 -
第六章  补齐短板  绿色发展 - 42 -
一、夯实发展基础 - 42 -
二、改善生态环境 - 43 -
三、强化农业环境保护 - 45 -
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 46 -
第七章  富裕农民  共享发展 - 48 -
一、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 48 -
二、加大脱贫攻坚力度 - 49 -
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 53 -
四、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 - 55 -
第八章  保障措施 - 57 -
一、加强组织领导 - 57 -
二、健全投入机制 - 57 -
三、强化人才培养 - 58 -
四、强化金融支撑 - 58 -
五、创新治理机制 - 59 -
六、强化法制保障 - 59 -
 

前    言
 
“十三五”时期是扶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也是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时期。根据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结合忻州市农业农村的实际和未来发展的趋势要求,忻州市发改委和忻州市农委组织编制了《忻州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期间,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以六大任务为抓手,以“三区三带”为总体布局,重点实施十大工程,完善五个保障,紧紧围绕四个坚持(坚持品牌化战略、坚持产业化实施、坚持市场化推进、坚持信息化服务),提升以小杂粮和草牧业为主的优质特色农业,开辟优化农业结构新途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多元服务主体,深入推进九大脱贫攻坚工程,拓展农业外延功能,努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全市现代农业建设,努力实现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章  发展现状与形势展望
 
一、主要成就
“十二五”以来,忻州市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发展、强基增后劲”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不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农村综合经济发展成就显著。
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突破,产量连续四年刷新历史新高,保持在30亿斤以上。蔬菜、肉蛋奶等“菜篮子”产品品种丰富,供应充足。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7%以上。现代农业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标准化生产持续推进。
农民收入实现新跨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达到655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0年的3.97:1,缩小到3.58:1。全市贫困人口由77.1万人减少到35.24万人,平均每年8.37万人稳定脱贫。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近一倍。

图1-1   忻州市2011年~2015年农村经济各项指标对比图
物质技术装备达到新水平。耕地质量明显提高,“十二五”期间累计改造中低产田142.76万亩。全市供水能力大幅提升,2015年全市农业用水量达到4.09亿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14%。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7.96%。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5%以上。
产业格局呈现新变化。“十二五”期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迅猛发展,2015年全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71.08亿元。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农村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电子商务、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等新型业态蓬勃兴起,2015年休闲农业销售收入超过1.8亿元。
适度规模经营呈现新局面。以土地制度、经营制度、产权制度、支持保护制度为重点的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家庭经营、合作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比重明显上升。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生力量。到2015年,全市注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9430个。土地流转面积82万亩,流转率达到13.23%。
新农村建设实现新突破。“十二五”以来,在1251个省级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开展了“四化、四改”、“五个一工程”、两轮“五个全覆盖”、“生态治理工程”和“城乡清洁工程”等建设工程,76.03万农民喝上干净水,乡村公路实现村村通、街巷全部硬化,72个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专栏1:“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主要成就
序号 类别 指    标 2011年 2015年 年均增长
(%)
1 农业生产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亿元) 54.89 64.50 4.1
其中:农业增加值(亿元) 32.94 27.46 -4.4
      畜牧业增加值(亿元) 17.05 30.70 15.8
      林业增加值(亿元) 3.22 4.18 6.7
      渔业增加值(亿元) 0.17 0.23 7.8
      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亿元) 1.51 1.93 6.3
2 农产品
供给
粮食播种面积(万亩) 633.8 646.5 0.5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万吨) 148.5 150.25
蔬菜总产量(万吨) 56.49 73 6.6
肉类总产量(万吨) 12.73 15.73 5.4
禽蛋总产量(万吨) 6.37 6.8 1.7
奶类总产量(万吨) 11.44 11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 97.5 97
3 农业物质
技术装备
条件
有效灌溉面积(万亩) 194.7 200 0.7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44.6 57.9 [13.3]
4 农业可持续
发展水平
耕地保有量(万亩) 633.02 633.44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0.478 0.5 [0.022]
森林覆盖率(%)   18.4
草原植被综合覆盖率(%) 65 68 [3]
化肥年总用量(万吨/折纯量) 16.09 12.39
农药年总用量(顿) 438 403.23
5  
 
农业
组织
方式
农民专业合作社数(家) 4760 9430 18.6
家庭农场(个)   2256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人数(万人)   1.2
专业种养殖大户(万个) 0.155 0.3838 25.4
带动农户数(万户) 9.52 18.69 18.4
6 农民
收入
水平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4135 6550 12.2
贫困总人口(万人) 77.1 35.24 [-54.29]
 
 注:带[]为五年累计数。
二、面临挑战与机遇
“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从总体看,世界经济复苏曲折缓慢,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农产品生产、价格和劳动力转移形成的叠加影响不断加深。从内部看,在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背景下,部分农产品供求结构性失衡的问题日益凸显;优质化、多样化、专用化农产品发展相对滞后,确保供求总量与结构平衡的难度加大;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背景下,农业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更加明显;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农业面源污染加重,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任务艰巨;提价增收、转移就业增收空间收窄,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从我市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
农业发展的基础尚不稳固。耕地质量整体偏低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善,旱地、中低产田、有机质含量在1%以下的耕地面积占到全市耕地面积的75%以上。水土流失依然严重,偏关县、保德县等11县分别列入国家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和治理区。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仍普遍存在,水资源调蓄能力依然较弱,农业用水矛盾突出。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滞后,组织化程度较低等问题依然存在。
科技支撑作用发挥不足。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不足,特别是农科教结合不紧密,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不足,特别是在关键技术、关键环节上,攻关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有待提高,农业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农业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不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广不足,特别是农技推广服务机制不健全,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设施条件较薄弱,推广人员老化、素质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
农村生产要素流失严重。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已进入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阶段,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发展缺人才、新农村建设缺人力问题凸显;农村资金外流、金融服务供给不足问题依然突出,加快建立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合理补偿机制的要求更加迫切。
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任务艰巨。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等污染向农业农村扩散,地下水超采,化肥、农药等投入品过量使用,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加重。农业循环经济还处在起步阶段,现有耕地掠夺性经营情况较为普遍。农业废弃物利用率不高,农业内源性污染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任务十分艰巨。
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农村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状况尚未彻底改变。全市有国家级贫困县11个,贫困村2222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45.5%;贫困人口35.24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的15%。这些贫困人口大多集中在山区,位置偏僻、条件恶劣,贫困群众的文化程度偏低,生产技能落后,脱贫难度较大。
展望“十三五”,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不断积蓄,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省委省政府连续推出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增加三农投入。补齐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短板,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全面建成农村小康社会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一是外部拉动更加强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城乡共同发展格局加快建立,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策实施、全省“一核一圈三群”城镇化建设等,都为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拓展了空间,提供了强劲拉动力。二是政策环境更加良好。在贯彻落实国家、省级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基础上,忻州市出台了杂粮振兴、北方农牧交错带建设、脱贫攻坚等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为全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三是转型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农业基础设施加快改善,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农民发展规模经营主动性不断增强,收入稳步提高,为转型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奠定了良好基础。四是市场空间更加广阔。经济发展和人口数量增长,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个性化、多样化、优质化农产品和农业多种功能需求潜力巨大,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带动力。五是发展优势更加明显。忻州作为山西中部重要的城市,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带,区域内农作物品种资源丰富,素有“中国杂粮之都”美誉,适宜粮食、蔬菜、林果、花卉、畜牧业等特色产业发展。地理位置上,毗邻“三省五市”,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初步成型,区位优势明显。六是改革创新动力更加强劲。农村土地确权、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经营制度等农村改革综合推进,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障碍逐渐破除,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新主体、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综合判断,“十三五”时期,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处于补齐短板、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优化农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取得明显进展。
 
第二章  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真落实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要求,按照省政府转型综改系列部署,坚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推动农业现代化,不断巩固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势头。按照打造知名品牌、壮大龙头企业、培育营销主体、建设产业基地、创新经营模式“五环联动”的思路,全力推动农业内部生产、加工、销售的三次产业分工,提升农业产业化、组织化水平。按照“三区三带布局,四区百园示范,五大业态推进”的总体规划,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补齐“三农”发展短板,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消除贫困人口。走出一条切合忻州实际、富有忻州特色、造福忻州农民的特色现代农业道路,为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产业富农。与三区三带布局相结合,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地域特色种植、生态规模养殖、品牌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竞争力,拓宽农民增收空间。
——坚持生态兴农。走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路子,推广新型种养模式,进行生态循环农业技术集成应用,形成产业布局合理、资源高效利用、生产生态安全、环境持续改善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体系。
——坚持创新强农。推广新技术,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开拓新市场,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和休闲农业;培育新农民,大力打造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坚持改革活农。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制度、经营制度、集体产权制度等各项改革,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产权流转体系等,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坚持多措惠农。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倡导“万众创业、大众创新”,挖掘农业内部潜力,拓宽外部渠道,落实支农政策,盘活农村资源要素,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坚持依法治农。加强农业法制建设,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业发展、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稳定,确保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在法治框架下活动。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市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农产品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农业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新农村建设取得突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农业生态明显好转,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法治建设有序推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农业产业结构。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75亿元,农产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加工企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1:1。农业的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进一步拓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断深化,农业农村服务业快速发展。
——农产品供给能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60万吨以上;蔬菜、水果、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100万吨、49万吨、25万吨、8万吨、15万吨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
——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高标准农田比重持续提高,新建高标准农田130万亩,耕地地力等级提高1个等级;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0万亩,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3%左右;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累计达到4万人,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方式。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成长,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稳步发展,全市年销售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达到240个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05亿元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2万家以上。
——脱贫攻坚与农民收入水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000元,年均增长6.6%左右 ,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到2020年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农业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化肥、农药零增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力争达到95%以上,畜禽粪便污染基本得到治理。
——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科教、文化、卫生、体育全面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专栏2 :“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类别 指    标 2015年 2020年 年均增长(%)
1 农业结构 农林牧渔增加值(亿元) 64.50 75 3
农业增加值(亿元) 27.46 30 1.8
畜牧业增加值(亿元) 30.70 45 8
林业增加值(亿元) 4.18 5.3 5
渔业增加值(亿元) 0.139 0.17 4
农林牧渔服务业(亿元) 1.93 2.52 5.5
2 农产品供给水平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万吨) 150.25 160 1.27
蔬菜总产量(万吨) 73 100 6.5
水果总产量(万吨) 12 49 32.5
肉类总产量(万吨) 15.73 20 5
禽蛋总产量(万吨) 6.8 7.5 2
奶类总产量(万吨) 11 15 6.4
水产品总产量(万吨) 0.3 0.45 8.45
油料总产量(万吨) 2.5 3 3.7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 97 97 --
3 农业物质
技术装备
水平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万亩) 200 220 1.92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57.94 63 [5.06]
4 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耕地保有量(万亩) 633.44 不低于596.608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0.5 0.6 [0.1]
森林覆盖率(%) 18.4 21 [2.6]
草原植被综合覆盖率(%) 68 70 [2]
化肥年总用量(万吨/折纯量) 12.39 不超过13
农药年总用量(吨) 403.23 不超过500
5 农业组织
方式
农民专业合作社数(家) 9430 12000 4.9
家庭农场(个) 2256 2500 2.1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人数(万人) 1.2 5年累计4万人 --
专业种养殖大户(个) 3838 7000 12.7
带动农户数(万户) 18.69 20 1.4
6 农民收入水平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6550 9000 6.6
脱贫总人数(万人) 35.24 0 [-100]
  注:带[]为五年累计数。
 
第三章  调整结构  优化布局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粮经饲统筹、农林牧结合、产加销一体”的总体思路,结合我市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调整优化区域布局、产业结构,构建特色现代农业生产功能区,打造农业生产新业态,实现将我市建设成为草茂林丰、农牧融合、生态良好、资源循环、农民富裕的北方农牧交错带特色农业发展区的总体目标。
    一、“三区三带”布局
按照“区域布局合理、产业特色明显、功能融合互补”的原则,依据《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构架,统筹考虑忻州市各区域特点和现状,构建东部山区农牧生态复合发展区、中部盆地粮菜高效保障区、西部高原农林牧草融合发展区三大区域;打造东部自然山水与生态农业旅游融合互动带、中部温泉休闲与现代农业观光融合互动带、西部黄河民俗文化与特色产业融合互动带三大产业带,推动区域主导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东部山区农牧生态复合发展区。主要包括代县、繁峙县、五台县和五台山景区。区内重点布局优质杂粮、中药材和草牧产业。
中部盆地粮菜高效保障区。主要包括忻府区、定襄县、原平市。区域内重点布局优质高效粮食、蔬菜、水果产业。
西部高原农林牧草融合发展区。主要包括宁武县、静乐县、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河曲县、保德县、偏关县。区域内重点布局优质杂粮、油料、草牧业。
东部自然山水与生态农业旅游融合互动带。主要包括代县、繁峙县、五台县和五台山景区等。以特色农产品观赏五台山自然风光、雁门关长城景观、红色旅游为开发主线,打造集自然景观与生态农业为一体的生态观光农业带。
中部温泉休闲与现代农业观光融合互动带。主要包括忻府区、定襄县、 原平市等。以北合索村温泉、奇村温泉、顿村温泉、大营温泉、汤头温泉、忻府禹王山庄、原平同川梨乡、定襄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开发主线,着力打造休闲观光农业带。
西部黄河民俗文化与特色产业融合互动带。主要包括河曲县、保德县、偏关县等。以偏关老牛湾、特色文化“河曲二人台”、保德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开发主线,着力打造文化观光农业带。
专栏3:三区三带分布范围
序号 名称 范围
1 东部山区农牧生态复合发展区 代县、繁峙县、五台县、五台山景区
2 中部盆地粮菜高效保障区 忻府区、定襄县、原平市
3 西部高原农林牧草融合发展区 宁武县、静乐县、神池县、五寨县、
岢岚县、河曲县、保德县、偏关县
4 东部自然山水与生态农业旅游融合互动带 代县、繁峙县、五台县、五台山景区
5 中部温泉休闲与现代农业观光融合互动带 忻府区、定襄县、原平市
6 西部黄河民俗文化与特色产业融合互动带 河曲县、保德县、偏关县
 
根据全省“十三五”期间提升总体布局,依托资源优势,突出特色产业,按照“调结构、强产业、做特色、优品质”的总体思路,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围绕人民多层次需求,实施特色现代农业增效工程,全面提升粮食、杂粮、蔬菜、干鲜果、畜牧、中药材等重点产业发展质量,构建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专栏4:“十三五”时期农业产业布局
序号 产业 县(市、区) 建设目标
1 粮食 玉米 忻府区、定襄县、原平市、五台县、代县、
繁峙县、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等
稳定粮食产能,调减玉米种植面积,适度扩大杂粮种植面积,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尽快形成具有明显优势的集中连片特色杂粮区
杂粮 代县、五台县、繁峙县、神池县、五寨县、
岢岚县、河曲县、保德县、偏关县、宁武县、静乐县等
2 蔬菜 忻府区、定襄县、原平市等 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提高蔬菜生产科技和质量安全水平,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片区
3 干鲜果 忻府区、定襄县、原平市、代县、五台县等 发挥区域优势,以提质增效为主线,以打造忻州优势特色品牌为重点,形成具有明显地方特色干鲜果生产优势区
4 畜牧业 肉牛 五台县、代县、繁峙县、宁武县、静乐县、
神池县、五寨县等
 
加快优质肉牛、肉羊等草食畜发展,强化标准化养殖园区建设,推广标准化管理技术,提升草食畜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稳定猪、鸡生产,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益。适当发展特种养殖,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发展生态循环中央模式,形成津京唐特别是太原都市圈重要的畜产品供应基地
奶牛 忻府区、定襄县、原平市、繁峙县、河曲县等
肉羊 忻府区、定襄县、原平市、五台县、代县、
繁峙县、神池县、偏关县等
绒山羊 岢岚县 、五寨县、宁武县、保德县、河曲县等
忻府区、原平市、定襄县、代县、繁峙县等
忻府区、原平市、定襄县、代县、繁峙县等
特种
养殖
繁峙县、静乐县、五寨县、岢岚县、偏关县、德保县等
5 中药材 繁峙县、五寨县、静乐县、五台县等 稳步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和规模,打造中药材生产基地
    二、四区百园示范
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眼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按照“保生态、强特色、提收入”的总体思路,鼓励具备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在全市重点打造忻定盆地现代农业示范区、神五岢特色优质杂粮示范区、东西两山功能农业示范区、繁代台草牧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100个高标准现代农业产业园。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区内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基础设施建设、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农村收入等主要指标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试验田、样板区。
——忻定盆地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引领示范全市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以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区(园)为重点,打造高效农业示范区、优质农产品主产区、产业融合发展引领区,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示范引领全市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的发展。
——神五岢特色优质杂粮示范区。以做大做强做优特色产业为目标,以各种类型的生产加工基地建设为重点,以“品种优质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产品品牌化”为主要内容,打造特色杂粮优势区、品牌农业引领区和绿色农业示范区,实现区域内农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东西两山功能农业示范区。以适应居民消费新需求为目标,以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水平为重点,以发展功能农业,提高高端功能农产品供给能力,使农产品供给品种和质量上更契合消费者需求为主要内容,打造功能农业核心区、高端农产品开发区和健康特色产品集成区,实现区域内农产品结构提档升级。
——繁代台草牧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构建山地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为重点,以生态恢复和农林牧草融合发展为主要内容,打造生态农业示范区、优质畜产品主产区和农牧结合样板区,努力开创“粮丰林茂,农畜双丰”的新局面。
专栏4:“十三五”时期忻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围绕“一县一业一园区”的思路,按照“提质一批、扩张一批、建设一批”的思路,全面启动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力争“十三五”期间,全市建成100个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其中特色种植园区35个(设施农业园区25个,优质水果园区10个),规模养殖园区35个,农产品加工园区1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4个,休闲观光园区10个,物流电商园区5个和1个市级“杂粮之都”综合园区。“提质一批”就是在原有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基础上,瞄准打造国家级和省级产业园,以规模化特色种植业为基础,突出企业主体,集聚产业、集聚要素,统筹布局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等功能板块,推动特色产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扩张一批”就是依托现有龙头企业产业基础,瞄准打造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整合企业品牌,聚合企业力量,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延伸生产、科研、流通等产业链条,通过订单农业、股份合作、入园创业就业等多种形式,实现产业园规模扩张。“建设一批”就是抓住开发区改革创新的机遇,在农业发展特色明显、生态良好、产业融合有潜力的地方,高标准、高水平、高起点布局现代农业产业开发区,聚集产业、企业、企业家、形成产业集群、企业集聚、要素集约、服务集中的新格局,打造农业新兴产业的“集聚区”
1、种植园区:忻府区金山出口香瓜设施种植园;忻府区富村园温室园;忻府区欣欣生态园;原平市双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原平市王家庄聚满园设施蔬菜示范园区;河曲县南元设施农业示范园区;保德县繁庄塔设施农业综合示范园区;保德县兴旺庄设施农业园;偏关县老营日光温室蔬菜园;原平市北岗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原平市王家庄西街设施农业示范园;原平市醇阳镇郑家营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定襄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五台县阳白设施农业园区;五台县郭家寨晶作设施蔬菜园;繁峙青园设施农业园区;宁武县怀道食用菌园区;宁武县化北屯设施蔬菜园区;岢岚县光伏食用菌园区;岢岚县闫家庄惠农康蔬菜园;忻府区有机黑糯玉米种植园;五台县万寿菊育苗种植园;五台县鼎盛福樱桃种植园;代县无公害水稻种植示范园;代县长城中药材种植园;繁峙县东山黄花菜种植园;静乐县黑枸杞种植示范园区;河曲县富硒杂粮种植园区;繁峙县麻地沟中药材种植园区;繁峙县大丰收黄芪种植园;静乐县欣丰中药材种植园;五寨县大同沟黄芪种植园;五寨县黄土坡中药材种植园;五寨县峰子头药材种植园;河习头优质酥梨示范园;兴旺庄优质苹果示范园;杨胡优质葡萄采摘示范园;万林源玉露香酥梨园;东南贾酥梨园;于家沟水果园;大烟旺酥梨示范园;鹿蹄涧优质水果示范园;赵家庄优质白水杏园;寺沟白水杏种植园。
2、畜牧业园区:杨方口“4+1”大象生猪养殖园;怀道“4+1”大象生猪养殖园;银山湖奶牛场;华巍养殖有限公司;如亮养殖专业合作社,鼎庚农场;鑫懿康养殖合作社;沃野畜牧发展有限公司;丰绿玉养殖专业合作社;天河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田源毛驴养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万棉肉牛育肥场;绿洲兔养殖专业合作社;顺喜种羊场;晋岚绒山羊育种中心;河滩奶牛育种有限公司;青羊岭种羊场;旺荣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玉水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晋北肉牛养殖合作社;永丰禽业有限公司;棉园种羊场;科发养殖专业合作社;犇腾乳业有限公司;原平农场奶牛场;闫庄镇兴农养殖专业合作社;神丰源养殖专业合作社;豆村镇兴农养殖专业合作社;富云牧业有限公司;裕丰畜牧有限公司;祥牧业有限公司;晋神五和畜牧科技有限公司;黄河养殖专业合作社;金亥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鼎盛种猪繁育有限公司。
3、物流电商园区:忻州市电商产业集聚区;山西省农产品国际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晋北小杂粮基地产业园区;静乐县电商产业园区;山西沱兴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十万亩有机农业种养殖基地有机农副产品加工及国际销售平台;繁峙县众创产业园区;
4、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园区:北合索乡北合索村;山西凤凰山生态植物园有限公司;子干梨花观光农业;灵境藜麦基地;鹿蹄涧文化旅游园;宁武县西马坊鑫鑫农家乐;山西峰源恒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窑子上村“显圣寺”佛教文化旅游示范点;森泰绿源;周通农业生态园;河曲县南元村农业示范观光园区;康熙枣园;丰厚连仙桃葡萄采摘园。
三、五大业态推进
根据忻州市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按照“调优种养结构、调强加工能力、调大产业规模、调长产业链条、调活经营模式” 的总体思路,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坚持走绿色生态路、打特色优质牌,着力打造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功能农业、安全农业五大农业新业态。
(一)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统筹粮经饲,突出特色产业,推进杂粮、干鲜果、蔬菜、草食畜协调发展。
——做强做精杂粮产业。加大优质杂粮品种培育和先进技术推广力度,扩大优质杂粮种植规模。加大农机装备技术研发推广力度,加快杂粮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大优质杂粮产地产品认证力度,建设全国优质杂粮产地交易市场。加强杂粮方便食品的研发生产,培育扶持一批杂粮加工龙头企业,推动杂粮全产业链开发,把我市打造成全省优质杂粮开发示范基地和产销中心,把小杂粮做成大产业。
——做大做优果菜产业。稳定并适当扩大蔬菜种植面积,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提高蔬菜生产的科技水平和质量安全水平,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和露地特色蔬菜,创建省部级蔬菜标准园20个。以转型升级和突出特色品牌建设为重点,加大集成技术推广力度,建设忻定盆地边坡丘陵夏杂果基地、原平、代县优质梨基地、黄河沿岸两红(红枣、海红)基地、东西两山优势新特果(大果沙棘、钙果、黑枸杞、大果榛子)四大果业基地区,发展特色瓜菜5万亩、果业10万亩。 
——做优做强畜牧产业。坚持“草畜结合,强牧富民”的指导思想,依托规模养殖园区、规模养殖场(区)、家庭牧场和规模养殖户建设,构建畜牧产业集群,大力推进以羊、牛、驴为重点的草食畜牧业,促进草牧一体化发展。提升生猪产业,稳定发展禽业,打造环芦芽山地区绒山羊产业带,不断提高现代畜牧业发展质量。同时积极引进一批国内外畜牧知名加工企业落户忻州,提高奶业产业化水平。  
(二)大力发展功能农业。
坚持农产品营养化、功能化发展方向,面向中高端市场,推进药食同源产品开发,大力发展藜麦、黑枸杞、中药材等高附加值农产品,加快忻州特色农产品药食化、功能化、主食化、副食化。实施中药材产业崛起工程,突出抓好晋北原料药基地建设,依托东西两大山区生态资源优势,建设东部五台山、恒山和西部管涔山、云中山两大中药材产业基地,发展5大道地中药材及食药同源产业,把功能农业培育成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新的增长点。
(三)大力发展品牌农业。
品牌蕴含着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和信赖。坚持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企业品牌建设。继续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健全完善农业标准体系,推进农业生产、加工及流通标准化建设。农业生产标准化率达到30%以上。以产业为依托,建立品牌管理体系,整合现有农产品品牌,打造一批全省顶尖、全国叫响的“忻”字号知名品牌。
(四)大力发展绿色农业。
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加快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推广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果菜沼畜循环发展等绿色种养模式。持续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围绕“山、水、路”三大主体框架,继续实施干线通道及城郊乡村绿化、主要河流水源保护与生态修复、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森林质量提升、林业生态保护、退耕还林扶贫六大工程,加快构建 “一核两区三河五路”生态建设新格局,着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五)大力发展安全农业。
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要实行严格的农业投入品生产使用和监管制度,强化源头治理,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实施农产品“身体证”计划,建立健全黑名单制度,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实现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全覆盖,打通质量监管最后一公里,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要强化动植物疫病防控,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植物疫情。
专栏5:农产品提质增效重大工程
1、粮食高产稳产工程。按照“镰刀湾”地区种植结构调整要求,按照减玉米、扩杂粮的思路,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创建10个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区,推进粮食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和结构转型。示范片内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2、杂粮产业振兴工程。实施杂粮振兴工程,突出打造十大优势特色杂粮之乡,主推十大先进实用技术,建设百个以上杂粮高产规模示范区(村),培育百个以上杂粮产销合作社,做强十大杂粮加工龙头企业,认证百个以上“三品一标”杂粮产品,创建百个以上杂粮电商营销平台,打造十大特色杂粮名优品牌,创建一个杂粮科技研发与产品展示中心,兴建一个大型杂粮批发交易市场及综合园区。到规划期末,全市杂粮总面积稳定在300万亩以上,新技术推广率达到80%以上。杂粮农机参与率达到100%,杂粮生产全程机械化率在20%以上。杂粮优质高效新品种使用率达到80%以上。杂粮农产品加工率达到40%以上,商品率达到60%以上。
3、蔬菜产业提升工程。在稳定现有生产规模的基础上,坚持巩固、完善、提高、发展的原则,推进蔬菜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推动蔬菜加工产业,开展净菜加工、包装等初级加工,以及脱水蔬菜、冻干蔬菜、方便食品、预制菜肴等精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到规划期末,全市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35万亩左右,总产量达到100万吨,产值突破16亿元。
4、水果产业提质增效工程。坚持突出特色原则,按照品牌创建、品种改良、品质提升的总思路,以水果标准园创建为重点内容,到规划期末,新发展水果面积10万亩,总面积达到73万亩,水果总产达到49万吨,总产值力争达到10亿元。培育一批干鲜果品加工企业,开展鲜食果品的初级加工,果脯、蜜饯等传统食品加工、冻干果品加工等精深加工,促进水果产业的提质增效。
5、中药材产业崛起工程。立足忻州中药材资源大市优势,依托恒山、五台山、管涔山、芦芽山优越的地理环境及中药材品质优势,以黄芪、黄芩、甘草、党参、柴胡、远志等十大类道地中药材为重点,稳步扩大种植面积。大力发展中药材加工产业,促进传统中成药制作、中药饮片饮剂、保健食品加工、功能成分提取等加工产品,把中药材产业打造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产业。到2020年全市中药村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总产量达到1.4万吨,产值达到1.5亿元。
6、农牧交错带融合推进工程。以发展草食畜牧业为重点,扎实推进以饲草料基地建设、优质畜产品基地建设、畜禽良种、龙头企业培育、物流体系建设、畜产品安全保障、生态建设等七大内容为主的草牧一体化推进工程。到2020年,全市牛饲养量达到70万头、羊饲养量达到1000万只、猪饲养量达到200万头、鸡饲养量达到1500万只、奶牛饲养量达到6万头。肉类总产达到20万吨,奶类总产达到15万吨,禽蛋产量达到7.5万吨。畜牧业总产值达到80亿元。全市退耕种草180万亩,耕地种草300万亩,改良草地80万亩。适度规模养殖户达到3.5万户,舍饲养殖占到饲养量的75%以上。建设完善九大畜产品交易市场和县、乡、村三级畜牧兽医服务网络。
 
 
第四章  创新驱动  转型升级
 
创新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体制创新,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优化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培育更健康、更持续的增长动力。
    一、增强科技驱动能力
围绕科技、装备、信息化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深化体制改革,加强关键技术和关键环节创新,进一步健全技术推广体系,促进农业生产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强化农业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完善农业科技评价机制,激发农业科技创新活力。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和集成应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加强农技推广绩效考评,支持农技推广人员与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技术合作,探索公益性机构和农技人员参与经营性服务的新机制、新措施。支持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开展农技服务,促进公益性机构和经营性组织协同发展。组织开展科研院校参与重大农技推广工作试点,建立农科教结合、产学研一体的科技服务平台。
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扩大农机装备总量,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加快突破大宗粮食作物播种收相对薄弱环节的制约,加速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力推进丘陵山地经济型与植保、养殖业和农产品初加工等各领域机械化。加强农机试验鉴定和安全执法装备能力建设,推进农机质量和安全使用监督管理。培育和规范农机作业和维修市场,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
推进农业与信息化融合。加快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加强物联网、智能装备的推广应用,推进信息进村入户,提升农民手机应用技能。新建农产品电子商务综合聚集园区、创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示范县、做强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行平台。培育农产品电商营销示范企业及合作社、培训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人才。基本实现全市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规模经营合作社、“三品一标”认证主体等电商应用基本全覆盖。鼓励建设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上交易、竞价拍卖和产品配送等。
推进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制定完善应对各种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加快构建监测预警、应变防灾、灾后恢复、农民收入减损等防灾减灾体系,建立健全农业防灾减灾长效机制,提高应对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能力。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农村自然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水平。强化救灾物资和技术储备,根据不同地区灾害发生特点和救灾需要,及时提供资金、设施保障,推广相应的生产技术和防灾减灾措施,切实减轻灾害的不利影响。
    二、创新农业经营方式
构建符合市情的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小规模、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主体多元化转变,提升农业效益和竞争力。
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的同时,探索集体经营、合作经营、公司经营等农业经营新方式。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发展集体土地股份制、土地流转信用合作社、资金互助合作社、土地银行等农民合作社的新型模式。鼓励合作社通过合作和联合组建跨区域、跨产业的联合社,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
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继续坚持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尊重农民意愿和保护农民权益的前提下,更好地发挥村集体统筹协调作用,引导农户依法自愿有序流转土地经营权,鼓励农户通过互换承包地、联耕联种等多种方式,连片耕种,解决农村土地细碎化问题。支持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支持建立新型经营主体政策体系,扩大新型经营主体承担涉农项目规模,建立新型经营主体生产经营信息直报制度。推进代耕代种、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服务的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力争到2020年,基本形成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主导农业生产的新格局。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以资本经营和优势品牌为纽带,整合资源要素,盘活存量资产,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优化企业和产品品牌。积极争取省市县各级资金项目,开发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本,多种形式内引外联,建立利益共同体,实现互利共赢。
    三、深化农村改革
农村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不断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忻州市特色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活力源泉和制度保障。
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完善“三权”分置办法。在有条件的地方稳妥推进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有偿退出试点。健全县乡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加强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管理服务。到“十三五”末,对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确权登记颁证,承包地块、面积、合同、权属证书全面落实到户。建立完善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档案和电子信息系统,实现对承包地块空间、权属及变更的有效管理。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着力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有序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到2020年基本完成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健全非经营性资产集体统一运行管护机制。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前提下,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深化林业改革。全面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探索建立功能定位明确、政策保障有力、管理科学规范的国有林场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实行最严格的林地用途管制。以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推动林权抵押贷款和森林保险工作,大力推进林业合作组织建设,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加强林木采伐实施限额管理,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推行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绿化造林的市场机制。全面深化国有林场改革。
深化水利改革。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对农业用水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按照“水随地走、以亩定水,按农户灌溉面积分配水权,建立村级水权交易平台”的模式,启动农村水权制度改革。深入开展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建立适应农村发展要求和农民意愿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创新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运营水利工程建设。
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创新联合社治理机制,推进神池、五寨供销合作社改革试点,强化经营组织改造提升,健全与农民联结更加紧密的服务模式。创新内部治理结构,加强对社有企业和基层社的指导,形成更加高效的市场化运营机制。创新为农服务模式,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力争在农村电子商务、土地托管、盘活社有资产等方面取得突破,打造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的综合平台。
专栏6:现代农业创新发展重大工程
1、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工程。加快农业科技创新集成和推广应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条件建设,鼓励现代农业园区成立科技工作站,着力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进一步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素质。
2、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培育多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培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和返乡农民工等新型职业农民,到2020年,创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不低于15个,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万人。
3、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积极开发引进适合山区作业的农业机械。创新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形式,在全市优先扶持20至30个基础设施完备,技术过硬,服务意识一流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使其成为既能为区域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机械化作业服务,又能为周边地区提供机械维修保养、技术培训指导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服务站点。
4、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实现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以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为目标,推动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引领农业产业升级。到2020年,在全市规模设施种养园区、大田建立物联网应用示范点50个; 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 五年内促进100家农业龙头企业及合作社实现网上直销,拥有“三品一标”的生产经营主体基本实现电子商务应用全覆盖;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建设,健全农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持续提升“12316”三农热线综合服务能力,有效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构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
 
第五章  统筹协调  均衡发展
 
统筹发展,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形成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农业产业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从根本上增强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延伸农业产业链有机结合起来,立足资源优势,鼓励农民通过合作与联合的方式发展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支持龙头企业转型升级,鼓励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贷款担保、农业保险资助等服务。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推进原料生产、加工物流、市场营销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链增值收益更多留在产地、留给农民。
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在优势产区建设一批区域产地批发市场和田头市场,推动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建设。实施农产品产区预冷工程,建设农产品产地运输通道、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和配送站。打造农产品营销公共服务平台,推广农社、农企等形式的产销对接,支持城市社区设立鲜活农产品直销网点,推进商贸流通、供销、邮政等系统物流服务网络和设施为农服务。
大力发展新型农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完善服务体系,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对接各类电子商务平台,健全标准体系和冷链物流体系,到“十三五”末农产品网上零售额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稳步发展农田艺术景观、阳台农艺等创意农业,鼓励发展工厂化、立体化等高科技农业,积极发展定制农业、会展农业等新型业态。
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农业。采取补助、贴息、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原则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支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重点村改善道路、宽带、停车场、厕所、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等条件,建设魅力村庄和森林景区。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保护、传承和利用,强化历史文化名村(镇)、传统村落整体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传承乡土文化。
创新一二三产业融合机制。以产品为依托,发展订单农业和产业链金融,开展共同营销,强化对农户的技术培训、贷款担保等服务。以产业为依托,发展农业产业化,建设一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先导区和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推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与龙头企业、配套服务组织集群集聚。以产权为依托,推进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保底+分红”等形式增加农民收入。以产城融合为依托,引导二三产业向县域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集中,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
    二、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提高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实现城乡电力公共服务一体化。强化农村道路建设,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推动有条件地区燃气向农村覆盖,充分利用农村有机废弃物发展沼气。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全面完成贫困地区存量危房改造任务。
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配置。把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和接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城镇,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快农村教育、卫生计生、社保、文化等事业发展,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建立城乡统筹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巩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引导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统筹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社保、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改革,推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保障进城落户居民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实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财政政策,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定居落户。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分类分村编制乡村建设规划,合理引导农村人口集中居住。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加强人居环境整治,改善垃圾、污水收集处理和防洪排涝设施条件。加强农村河道堰塘整治、水系连通、水土保持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河流生态。
推进金融服务三农。践行普惠金融,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加强乡村金融服务网点建设,推动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改善农村支付环境,鼓励银行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面向农村地区提供安全、可靠的网上支付、手机支付等服务,扶持偏远、特困地区的支付服务网络建设,拓展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广度和深度。推动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联社稳步发展小额涉农贷款业务,提高小微企业和农户贷款覆盖率,提升“三农” 金融服务水平。
    三、推动经营主体协调发展
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现代青年农场主、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和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力度,到“十三五”末,实现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一遍。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纳入国家教育培训发展规划,鼓励农民采取“半农半读”等方式就近就地接受职业教育。建立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策扶持相衔接配套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提高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育培训能力。
提升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户能力。培育发展家庭农场,提升农民合作社规范化水平,鼓励发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落实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政策。强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联农带农激励机制,带动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带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开拓市场。加强工商资本租赁农户承包地监管和风险防范,强化土地流转、订单等合同履约监督。
促进农村人才创业就业。建立创业就业服务平台,强化信息发布、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等服务。加大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对农民创业支持力度,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要按规定对农民工和大学生返乡创业予以支持。实施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行动计划,开展百万乡村旅游创客行动,引导有志投身现代农业建设的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农村大中专毕业生创办领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
专栏7:产业协调发展重大工程
1、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工程。实施农产品加工“513”工程和“337”工程,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高端、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加快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发展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大潜力和市场占有率的名牌产品。以杂粮、蔬菜、林果、中药材及畜禽产品的加工为提升重点,促进农产品本地加工。到2020年,全市年销售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达到240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的15个。农产品加工企业年销售收入总额达到105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量达到70万吨以上。
2、农业市场化建设工程。加强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在特色农产品优势产区,建设2个综合性全功能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50个田头市场。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步伐,建设1个农产品电商物流综合园区;建设覆盖鲜活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全过程的新型鲜活农产品流通网络,培育3-5家面向本土区域中心城镇消费者的鲜活农产品购物平台。
3、休闲农业拓展开发工程。大力发展休闲农业,重点打造10个特色休闲农业园和3条特色乡村旅游线(以河曲民歌、晋西北二人台为主的偏关—河曲—保德黄河民俗体验线;以温泉养生、田园采摘、佛事体验、摔跤表演为主的忻府—定襄—五台休闲度假线;以芦芽山风光、地方特色餐饮为主的静乐—宁武—神池—五寨—岢岚特色休憩线)。充分利用丰富的节庆活动、土特产资源、传统饮食和民间工艺等,大力开发“农家乐”休闲观光商品,做大做强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全面提升休闲农业发展水平。
4、农业创新创业推进工程。鼓励生产大户、涉农大学生、有能力的农民、返乡下乡人员等开展农业产业创新创业活动,在行政审批制度上予以简化,在金融政策上予以优惠;鼓励创业人员依据地方特色产业,开展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的融合创业,延伸特色产业的价值链;鼓励与“互联网+”结合,开展网上创业、电子商务等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项目。
 
第六章  补齐短板  绿色发展
 
绿色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农业发展绿色化,补齐生态建设和质量安全短板,实现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
    一、夯实发展基础
严格保护耕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严控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强对全市基本农田的集中管理,建立县、乡、村、户多级基本农田保护监管和责任体系,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大力实施农村土地整治,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力争到“十三五”末全市耕地质量提升0.5个等级(别)以上。
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田肥沃、功能全”的要求,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平台,统筹整合使用资金,集中力量开展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土壤改良、机耕道路、配套电网林网等建设。到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30万亩,大中型灌区改造工程15处。
推进水利工程建设。以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管理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及防洪减灾体系建设为主线,加紧完成已建水库、水闸的除险加固,统筹安排新建水库项目,继续完善滹沱河、汾河及其较大支流的河道综合治理。加快实施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兴建一批调蓄工程,推进与之相衔接的县域供水工程。实现黄河、滹沱河两河连通,神山水库、西营水库、油篓山拦河闸三库联调。在天然来水较充沛的峨河、峪河、阳武河、牧马河、清水河和滹沱河等主要河流上新建一批骨干调蓄工程。
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加强旱作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推广以蓄水、保水、集水、节水为主要内容的旱作节水技术,提高降水利用率。加强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建设,积极推广膜下滴灌等先进适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在有条件的集中连片区域实施膜下滴灌节水工程,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促进节约高效用水。“十三五”期间,发展节水农业总实施面积25万亩。
    二、改善生态环境
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因害设防布置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措施。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耕作措施、集雨措施、节水措施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五道防线”展开综合治理,形成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在巩固已取得水土保持成果的基础上,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坡改梯、汾河上游水保治理、坝滩联治、沟坝地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巩固退耕还林水土保持治理、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等水保生态项目。到“十三五”期末,全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新增治理面积2500km2,累计治理面积达到11156.817km2,累计治理度达到58.3%。
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围绕“山、水、路”三大主体框架,科学布局“三大空间”,实施国省林业重点工程,举全力治理生态脆弱区、生态源头保护区、京津冀绿色屏障区、生态建设潜力区,加快构建1235”总体布局,即“一核两区三河五路”的生态建设新格局。围绕“1235”总体布局,创新实施“1361”策略:“1”即突出塑造表里山河生态美好壮丽形象这条主线;“36”即实施干线通道及城郊乡村绿化工程、主要河流水源保护与生态修复工程、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工程、森林质量提升工程;林业生态保护工程、退耕还林扶贫工程六大林业工程;创新党政造林、规划造林、创新造林、科学造林、依法造林、廉洁造林六大造林机制;落实党政同责、工程统筹、资金保障、动态管理、考核问责、宣传引导六项工作措施。“1”即实现让绿色真正成为美丽忻州的底色这一工作目标。通过开展林业生态建设和生态脱贫攻坚,到2020年,全市完成营造林268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8.4%增加到21%,力争达到23%。
修复草原生态。加快基本草原划定和草原确权承包工作,全面实施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继续推进退牧还草、退耕还草、草原防灾减灾和鼠虫草害防治等重大工程,建设人工草场和节水灌溉饲草料基地,扩大舍饲圈养规模。
    三、强化农业环境保护
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集成推广水肥一体化、机械深施等施肥模式,集成应用全程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发展装备精良、专业高效的病虫害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力争到“十三五”末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0%以上,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平均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以上,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达到40%以上。
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推进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推广污水减量、厌氧发酵、粪便堆肥等生态化治理模式。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建成覆盖饲养、屠宰、经营、运输整个链条的无害化处理体系。推动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应用,到2020年底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健全农田残膜回收再利用激励机制,严禁生产和使用厚度0.01毫米以下的地膜。
强化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推广应用低污染、低消耗的清洁种养技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施源头控制、过程拦截、末端治理与循环利用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综合治理耕地重金属污染,严格监测产地污染,推进分类管理,开展修复试点。在重金属污染区、地下水漏斗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
示范推广绿色环保农机。加快电动农机研发、制造和推广进度,有计划、分步骤、逐步扩大电动农机的应用规模,减少农业机械使用过程中对农作物和农田的污染,鼓励农民报废高耗能农业机械,购置绿色环保的农机具,推广大型复式农业机械。
    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提升标准化生产能力。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率先开展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业地方标准体系,大力发展“三品一标”,推进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加快有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推动建立品牌农业制度体系,着力打造一批有影响力、有文化内涵的农业品牌,探索建立农产品分等分级制度。加大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力度。 
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深入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加强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和生物安全隔离区,完善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和强制扑杀补助政策。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在具备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品一标”(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获证企业、农业示范基地率先开展可追溯试点。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认证、评估应急等支撑体系,168个乡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14个县(市、区)开展定量检测,基本形成“乡速测、县定量、市监督”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打击各类非法添加行为。
专栏8:农业可持续发展重大工程
1、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开展农田灌排设施、机耕道路、农田林网、输配电设施、农机具存放设施和土壤改良等田间工程建设,大规模改造中低产田,到2020年确保建成130万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加快大中型灌区建设及续建配套、大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因地制宜实施田间渠系、“五小水利”等工程。同时,每个县(市、区)建设1个耕地质量综合监测站。
2、水利建设工程。加快重点水源工程建设,新建一批骨干调蓄工程,在平川地区大力发展以节水改造为重点的灌区总体改造,在有条件的区域着力推进膜下滴灌试点示范工程,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周边山区、流域源头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3、林业建设工程。举全力治理生态脆弱区、生态源头保护区、京津冀绿色屏障区、生态建设潜力区,实施干线通道及城郊乡村绿化工程、主要河流水源保护与生态修复工程、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工程、森林质量提升工程;林业生态保护工程、退耕还林扶贫工程六大林业工程;到2020年,全市完成营造林268万亩。实施新一轮退耕退林工程。稳定推进退耕还林工作,到2020年,全市退耕还林达170万亩左右。
4、生态保护修复。实施新一轮退耕退牧还林还草工程。稳定扩大退牧还草范围,合理布局草原围栏和退化草原补播改良,开展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治理。到2020年,全市退耕种草180万亩,耕地种草300万亩,改良草地80万亩。
5、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示范。选择5个种养密集区域创建示范区,完善畜禽粪污和秸秆综合利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农田残膜回收再利用设施,探索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
6、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强化农业执法监管能力建设。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推进种(养)殖标准化建设。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
 
第七章  富裕农民  共享发展
 
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改善乡村生活环境,增进农民福祉,让全体农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一、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应用,强化科技服务和技能培训,引导农民向管理要效益、向科技要增收。优化种养结构,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促进农业生产降成本、增效益。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全面提高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建立合理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使农产品价格保持稳定并温和上涨,提高农民生产经营收入。
开辟农民增收新途径。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完善农民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加强农民创业指导服务,建立健全扶持农民创业机制,改善农村创业环境,鼓励农民开展自主创业,增加农民创业性收入。通过农村土地和产权制度改革,提高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各类资源市场程度,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二、加大脱贫攻坚力度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针,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实施“3659”脱贫攻坚策略,以太行、吕梁地区为重点,以“五个一批”为脱贫攻坚实施路径,深入推进九大脱贫攻坚工程,到2020年,全市11个贫困县如期摘帽、2222个贫困村整体出列、35.2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增收脱贫。立足贫困地区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提升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形成融合一二三产业、贯通上下游的全产业链,带动农民增收脱贫。在贫困地区深入推进光伏、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扶贫。到2020年,每个贫困县都建立起稳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一县一业”产业开发体系,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推进易地扶贫搬迁,超常举措脱贫。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量力而行、保障基本,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精准瞄准、创新机制”的要求,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行动,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安置方式,完成全市8.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确需同步搬迁的农户人口搬迁任务。
推进培训就业,提升就业能力。以稳定就业为导向,统筹整合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认证、鉴定等资源,提高培训质量,支持农村贫困劳动力掌握实用技术或转移就业技能、取得职业资格证书。鼓励职业院校和技术院校招收贫困家庭子女,确保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加快县级职教中心建设,支持中等职业学校面向贫困家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和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以涉农技术培训等为重点,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开展精准培训,打造一批具有忻州特色的劳务品牌,支持贫困人口稳定就业增收脱贫。
加强生态保护,推进绿色发展。加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力度,新增退耕还林任务重点安排到贫困县,积极发展特色经济林、新品种经济林和道地中药材,提高新一轮退耕经济效益。开拓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新型生态产业,推进林下经济、速生丰产林、林木种苗花卉、林下资源开发,延伸林业产业链。整合各类林地管护项目,改革健全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创新生态资金使用方式,支持当地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转化为护林员和林业工人,贫困县的护林员岗位重点提供给建档立卡贫困户。
社会保障兜底,共享发展成果。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衔接,低保标准较低的地区要逐步达到国家扶贫标准。加大临时救助制度在贫困地区落实力度,对农村低保家庭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等重点救助对象,提高救助水平。对于丧失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贫困人口,由政府兜底脱贫,实现应保尽保,扶持无劳动能力深度贫困人口兜底脱贫。
专栏9:脱贫攻坚重大工程
1、产业开发扶贫工程。因地制宜推进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全面实施产业开发9项计划。坚持“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把羊产业开发和杂粮生产、加工、销售等作为重点,发展以牛羊产业为主的草食畜养殖业,巩固提升以谷子、豆类为主的小杂粮种植业,扩大优质干果经济林种植面积,壮大农产品加工业,提高非农劳动力就业规模。继续推动“百企千村”产业扶贫项目,推进乡村旅游、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等新型扶贫产业开发。通过产业就业带动14.8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2、移民搬迁扶贫工程。抓好“建房、搬迁、就业、保障、配套、退出”六个关键环节,加快实施移民搬迁工程。积极争取省撤并村庄试点,对户籍人口50人以下的310个行政村以县为单位,进行整体搬迁。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确保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通过易地搬迁安置,实现8.3万人整体脱贫。
3、生态建设扶贫工程。引导贫困人口参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调整贫困地区基本农田保有指标。加大贫困地区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和力度。在贫困地区启动地方公益林补偿机制,特别是对未纳入国家公益林的新增幼林地进行补偿。引导贫困人口发展苗木生产、花卉、森林旅游和林下经济等绿色产业。通过实施生态治理脱贫、林业产业脱贫、新一轮退耕还林、森林管护和生态补偿,拓宽贫困人口收益渠道,实现生态补偿脱贫2万人。
4、基础设施扶贫工程。加快推动贫困地区交通、水电、通讯、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以整村推进为平台,推进贫困地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5、素质提升扶贫工程。全面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解决因学致贫问题。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办学条件,全面落实中等教育免学杂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学生免除普通高中教育学杂费政策,健全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落实“一人一技能、一户一人才”培训计划。通过发展教育,扶持3万贫困人口脱贫。加强贫困地区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大贫困地区传染病、地方病和慢性病防控力度,支持贫困村开展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
6、龙头带动扶贫工程。积极支持本土扶贫龙头企业和省属国企、省内外农业产业化知名企业,围绕特色产业开发,开展多种形式的项目合作。完善龙头企业和贫困村、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创新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农民合作社的利益协调机制,进一步落实项目带动贫困村、贫困户的具体方式和具体措施,促进贫困户稳步增收。
7、农业金融扶贫工程。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扶贫开发的金融支持力度。通过贴息支持、财政奖补以及融资担保、风险补偿等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扶贫产品和服务。实施直接面向贫困户的扶贫小额信贷“富民贷”和面向产业扶贫企业及项目贷款的“强农贷”,支持金融机构为贫困户提供免担保、免抵押的扶贫小额信贷,由财政按照基准利率给予贴息补助。
8、政策兜底扶贫工程。统筹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教育救助、受灾人员救助等各项救助制度,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脱贫。通过政策兜底,完成7.2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9、组织建设扶贫工程。选优配强乡村两级组织和领导班子,选派好贫困村“第一书记”。加大贫困地区县乡村三级干部和扶贫干部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扶贫干部队伍的能力水平。加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打通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规范贫困村“两委”职责和村务决策程序,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
    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继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建成一批家园美、田园美、生态美、生活美的美丽宜居乡村。
扎实推进完善提质工程。加大县乡公路改造力度,继续实施连片贫困地区公路连通工程,强化全省国有林区防火应急道路建设。深入推进农村客运、物流网络建设。实施村通水泥(油)路完善提质工程。继续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保持在95%。继续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快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县、乡、村建设。加大天然气、煤层气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逐步推进燃气管网进村入户。
扎实推进农民安居工程。实施采煤沉陷区治理提速工程,把沉陷区治理与当地改革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农民整体生活水平提升、农村社会治理相结合,到2017年基本完成采煤沉陷区治理搬迁改造任务。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力度,引导贫困农民向基础条件好、产业发展潜力大的城镇集聚。稳步推进生态移民和水利移民。
扎实推进环境整治工程。加强技术攻关,探索适合农村实际的污水治理模式。继续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全面启动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在400个村实施农村污水防治工程。推广符合生态化要求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和养殖模式。抓好绿色村镇建设,推进村庄道路绿化、环村绿化、街巷绿化、庭院绿化和公共绿地建设。
扎实推进宜居示范工程。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基础上,开展美丽宜居示范村省市县三级联创活动,坚持以奖促治,分类创建,分级示范,分批实施,推进产业发展与环境承载相适宜,生活改善与生态保护相统一,历史文化传承与现代文明相融合,打造一批家园美、田园美、生态美、生活美的美丽乡村,在更高层次上示范引领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专栏10: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重大工程
1、提质完善工程。加快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建设,推进农村集中式供水,不断提升农村安全饮水水平,基本解决全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快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县、乡、村建设,农村各类用电同网同价;加大天然气、煤层气等清洁能源使用力度;加快推进村庄道路绿化、环村绿化、街巷绿化、庭院绿化和公共绿地建设,大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施农村公共文化提升工程,实现农村儿童就近入园,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体系;农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到55%以上。
2、农民安居工程。加强采煤沉陷区治理,完成原平、宁武、保德、静乐、神池等5个产煤县(市)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农村地质灾害治理搬迁1340户,农村危房改造 34081户,对全市不适宜居住的不足400口人的山庄窝铺村全部完成搬迁。
3、环境整治工程。以农村垃圾治理、污水治理为重点,兼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展新一轮环境整治,完成现有行政村庄10%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乡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达到90%以上,及时清运率达到100%,基本实现垃圾统一收集、污水有序排放、村庄环境整洁。
4、宜居示范工程。开展镇村一体美丽宜居示范村、工矿一体型宜居示范村、文化旅游美丽宜居示范村、生态休闲示范村创建等类型的美丽乡村宜居示范村创建活动。创建省、市级宜居示范村90个,打造一批具有鲜明忻州特色的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和精品区域。
四、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
创新农业营销服务。支持农产品产地收集市场(田头市场)建设,促进产地初加工,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转型升级。支持建设具有集中采购和跨区域配送能力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集散中心、综合性加工配送中心和产地集配中心,培育一批覆盖生产、加工、配送、销售全产业链的农产品流通企业。
完善农业生产服务。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完善农资供应体系、农技推广体系、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机服务体系、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执法体系等公益性服务体系建设,创新服务机制,提升人员素质,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等生产性服务。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形成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为农服务体系。
健全农村生活服务。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与特色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拓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和农民生活服务空间,加快构建完善以生产销售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和生活服务为主体的农村服务体系。
专栏11: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1、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继续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完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县、乡、村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网络,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
2、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加快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建设进程,形成以市质检中心和县级质检站为骨干,专业检测机构和社会检测能力为补充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体系。在全市14个县市区、168个乡镇建立完善布局合理、职能明确、专业齐全、运行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3、农业执法监管体系建设工程。加强市、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强化执法装备配备,配置农业执法专用车,完善配套设施条件,支持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标识标志应用建设、农业综合执法调度中心建设,提升农业综合执法监管能力。
4、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工程。建设完善农业有害生物预警、植保绿色防控服务、危险性有害生物监控和农药监管四大体系。扶持完善县级农作物病虫监测中心站;构建“忻州市农作物病虫预报发布平台”;在全市成立完善不少于20支的植保专业化防治队;成立市级植保应急物资储备库;建立“忻州市外来危险性有害生物疫情监测网”。
第八章  保障措施
 
提高对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艰巨性的认识,从政策支持、投入力度、人才支撑和组织管理等方面保障“十三五”规划的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大力宣传各级党委、政府对“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宣传各项扶持政策、采取的服务举措,引导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三农”发展的良好氛围。对“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指标体系、发展思路、主要任务、重点工程、重大政策进行系统宣传,形成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的强大合力。注重优秀典型的挖掘树立,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以实实在在的事例引导干部群众的行动,形成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合力。科学制定“十三五”规划目标责任制考核方案和年度考核方案,严格按方案对各市进行考核。在考核方法上,加强基础数据的统计,突出考核的量化指标,数量与质量相结合,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强化考核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考核结果作为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全市农业工作会议表彰的重要依据,作为安排项目资金的依据。
二、健全投入机制
优先保障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坚持将农业农村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领域,确保力度不减弱、总量有增加。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导向功能和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鼓励和引导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加大专项建设基金对扶贫、水利、农村产业融合、农产品批发市场等“三农”领域重点项目和工程支持力度。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完善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办法,多层级深入推进涉农资金整合统筹,实施市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改进资金使用绩效考核办法。将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重点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产能提升。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三、强化人才培养
坚持以智引智,以智引资,积极培养引进各类农业人才,提升农民专业素质,带动农业产业科技创新。构建农民职业教育体系,开展职业农民、新型农民培训,提升农民知识水平和农业生产能力,培养创新性农业人才。构建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体系,通过制定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创造注重人才的就业环境,提升农业行业人力资源保障水平,吸引各类人才。强化本地农业企业与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农科院的人才合作,保障企业发展的人才需求。鼓励人才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活力。
四、强化金融支撑
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村普惠金融,降低融资成本,全面激活农村金融服务链条。稳定农村信用社县域法人地位,提高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引导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在农村规范发展。扩大在农民合作社内部开展信用合作试点的范围,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落实地方政府监管责任。发展农村金融租赁业务。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稳妥有序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积极发展林权抵押贷款。支持涉农企业依托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加大债券市场服务“三农”力度。加快建立“三农”融资担保体系。强化农村金融消费者风险教育和保护。
五、创新治理机制
加强乡镇服务型政府建设。依法开展村民自治实践,探索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深化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完善多元共治的农村社区治理结构。在有实际需要的地方开展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建立健全务实管用的村务监督委员会或其他形式的村务监督机构。发挥好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深入开展涉农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加强农村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推进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完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开展农村不良风气专项治理,整治农村黄赌毒、非法宗教活动等突出问题。依法打击扰乱农村生产生活秩序、危害农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活动。
六、强化法制保障
加强地方法规和规章建设。在农业投入、粮食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产业安全和生态安全等方面加强农业立法,不断提高农业立法质量。加大农业综合执法力度,认真执行国家和我省各类农业法律法规。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及时解决各种涉农纠纷,确保农业生产安全,规范农业经济秩序,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加大农村普法教育,广泛开展放心农资下乡和送法下乡活动,增强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切实履行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其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审批时应当征求农业部门的意见。
 
 

详细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