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太原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十三五”(2016—2020年)规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综改示范区、不锈钢园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局、办,各有关单位:
《太原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2016—2020年)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4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太原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十三五”(2016—2020年)规划
根据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及《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总体要求,结合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农业农村发展成就
“十二五”期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持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全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促进传统农业向都市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农业农村综合经济实力得到全面提升。
(一)农产品供给稳定,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与总产量连续五年分别稳定在73333公顷以上和29万吨以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蔬菜播种面积连续五年稳定在21000公顷以上,总产量保持在127万吨以上。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5.6万吨、3万吨、10.2万吨以上,“菜篮子”产品供应稳定。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保障了市场的有效供给和产品安全。
(二)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农民收入大幅增加
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从2010年的56.06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73.91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6%,农村经济增长快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跨越1万元大关,由2010年的7664元增长到2015年的13626元,年均增速达12%以上。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物质技术装备水平逐步提升
全市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以汾河水的科学调度和城市中水利用为重点,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循环、高效利用;更新改造中小型灌区,修复配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大幅提升了农田水利灌溉保障能力。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全市农业机械化保护耕作推广面积达到80000公顷以上,农机总动力达到140万千瓦,基本实现机械化,科技已成为全市农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四)农产品加工业稳步发展,标准化生产深入推进
全市以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和扩大农民就业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各类农业产业化企业由190家发展到202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达到6家,省级龙头企业达到45家,市级龙头企业100家,先后有6个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6个企业获中华老字号称号,25个企业获得山西省著名商标称号;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由90亿元增加到187.45亿元,带动农民达到20万户;休闲农业年接待游客由120万人次增长至189万人次,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标准化生产水平稳步提高:全市累计“三品”认证超过400个,标准化生产持续推进;农作物新品种更新换代速度持续加快,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5%以上;农业实用新技术覆盖率达到95%以上,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不断加强。
(五)农民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逐步完善
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生力量。2015年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到达到3570个,入社农户达5.7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0.8万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1300个,专业种养殖大户突破1.7万户。农业农村改革开放取得新成就,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继续保持稳定,土地流转平稳有序,全市十个县(市、区)85个乡镇、街道办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和仲裁体系。
(六)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深入推进
从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多方面入手,重点推进272个省级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新农村建设“四化、四改”“五个一工程”、两轮“五个全覆盖”“生态治理工程”和“城乡清洁工程”,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村容村貌明显改观。通过片区开发、移民搬迁、整村推进、雨露计划和教育扶贫等重点工程,全市贫困人口由7.5万人减少到4.98万人。城乡建设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逐年提高,城镇化率提高到了84.4%,常住人口达到431.87万人,其中乡村人口达到67.35万人。二、“十三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按照提质增效、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总要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转型综改示范区为引擎,谋划做好特色农业、城市需求、产业链延伸“三篇文章”,健全完善农产品加工、物流配送、休闲农业服务“三大体系”。以“稳蔬菜、强杂粮、增葡果”为方向,努力在提高农产品供给能力上挖掘新潜力。优化“退户入园、出城进沟、规模健康”的养殖业生产布局,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创建“扩规模、树品牌、拓市场”的加工业发展模式,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农业新业态,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取得新成效。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多元服务主体,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挖掘都市现代农业多重功能,推进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全力打造都市现代农业多功能示范区,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生态立农。走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路子,以构筑循环体系、推广新型种养模式和生态循环农业技术集成应用为重点,建立完善产业布局生态、资源利用高效、生产清洁安全、环境持续改善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体系,努力实现农药化肥施用总量减少,农作物秸秆基本资源化利用,废弃农药包装物与农膜基本有效回收目标。
2.坚持改革活农。以调动和发挥农业生产经营者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农村资源要素配置优化、最大利用为目标,以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为主线,以建立确权、赋权、活权、保权的要素市场为重点,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产权流转体系,继续保持农业经营体制先发优势。
3.坚持科技兴农。立足需求和应用导向,完善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和农机农艺融合机制,大力推广适合我市应用的先进农业技术,大力推进农业机器换人、设施增地,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坚持“大院名校”与“乡土人才”并重,努力提高农业的科技贡献率。
4.坚持质量强农。坚持“产出来、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以全国放心示范县创建、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应用为载体,突出源头治理、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加快构建起生产经营规范、监管全程有力、安全优质的农产品质量建设体系,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力争将全市下辖县区打造成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
5.坚持多措惠农。综合运用改革、政策、市场、科技、教育等手段,加大农业投资,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稳步提高经营性收入;拓宽农村外部增收渠道,不断增加工资性收入;落实支农政策,切实保障转移性收入;盘活农村资源要素,持续增加财产性收入,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6.坚持依法治农。加强农业法制建设,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业发展、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稳定等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农业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确保现代农业发展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在法治框架下活动,在法治保障中更健康、可持续前行。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都市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农业多功能性不断拓展,农产品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农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迈上新台阶;城市周边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三次产业融合的都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构建;农业灌溉用水总量基本稳定,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资源化利用目标基本实现。
三、区域布局
(一)总体功能布局
围绕都市现代农业应具备的生产基地功能、生态屏障功能、示范辐射功能、旅游休闲功能、社会经济功能等多功能特征要求,着力构建由都市内部圈层、都市外围圈层(都市近郊)、城区外围圈层(都市远郊)组成的三级圈层都市农业功能框架。
1.都市内部圈层
范围:由城市中心区域和部分近郊区组成的城市发展圈。位于中环路以内,包含了迎泽区、杏花岭区、万柏林区的中心城市区域及周边尖草坪区、小店区、晋源区的部分中心城市区域。
功能:主要针对都市居民的需求和城市的自身特点,力促非食用农作物的种植以及温室大棚的建立,并积极与学校的常识教育、市民的特色环境餐饮、短期疗养相结合,开发一片人力疏导空间,形成新的财富增长点。
发展重点:发展以提供非食物性的生态产品和服务产品为主的农业新业态。绿化农业—利用多样化农业种植手段、全新的管理手段活化空间景观,创造城市绿色亮点;立体农业—分布于屋顶、庭院、阳台、绿地、院区和各类园区,具有高视觉价值和生活氛围的农业;公园农业—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游客休闲场所和青少年教育园地有机结合的综合农业空间主题。
2.都市外围圈层
范围:由城市中心区域外围及近郊区域组成的城市近郊发展圈。位于中环路以外,包含了尖草坪区、迎泽区、杏花岭区、万柏林区、晋源区、小店区的非城市中心区域。
功能:城市优质农副食品供应基地。通过充分运用城市的科技、资金、市场、信息等优势条件,为国内外市场提供名、优、特、新类农业精品,为市民创造优美生态环境并实现旅游、观光、休闲等多种功能。
发展重点:生产上侧重建立一些农业高新技术园区(资本、知识高度密集且经营高度企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的现代化设施农业、精细农业项目)、绿色园艺业(培育花卉、林果、树苗、草坪等项目);服务上侧重建设大众化的休闲农业区(观光农业园、休闲农场、休闲农庄等项目)。
3.城区外围圈层
范围:由城区外围组成的发展圈。包含清徐、阳曲、娄烦、古交等4个县(市)。
功能:相对稳定集中的农业耕作区。也是都市农业生产集中区。主要从事专门性的农业生产,在发展规模农业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发展优质谷物、蔬菜、林果、畜牧和种子种苗等主导产业。
发展重点:集约化、设施化、精深化种植、养殖、加工项目,优先深度开发交通沿线的农业项目,针对当地农业特点,建立高产稳产的特种农田保护区。
(二)各县(市、区)产业布局
各县(市、区)按照全市三级圈层的总体功能布局,围绕都市现代农业的多功能特征要求,立足资源禀赋,面向市场需求,推进农业农村三次产业内部融合、产业延伸、功能拓展,打造“北肉南菜”和东西两山休闲农业产业发展布局,构建区域优势明显、产业特色突出、资源配置科学、绿色循环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多功能可持续发展格局。
清徐县围绕醋都、葡乡、“菜篮子”建设,打造品牌农业、三次产业循环发展示范区。小店区和晋源区主动融入南部“菜篮子”基地建设。
阳曲县以食品加工园为抓手,以规模健康养殖为突破口,建设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尖草坪区与阳曲县搞好产业嫁接和融合接轨,推进北部肉蛋奶基地建设。
娄烦县以脱毒种薯为主导,打造马铃薯种薯繁育科技示范区。
古交市引进新品种、集成新技术,打造优质精品小杂粮生产示范区。
杏花岭区、迎泽区、小店区发挥东山生态优势,发展养生养老、休闲度假、科普教育、沟域经济等新业态。
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搞好人文、历史、地理与农业休闲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创意农业、农耕体验、旅游村落等示范样板。
四、全面优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一)调整种养业产业结构
在稳步提升粮食单产水平的基础上,以“稳蔬菜、强杂粮、增葡果”为方向,优化种植业结构。推动项目、资金、科技等进一步向清徐、阳曲、娄烦等粮食主要产出区倾斜,建成一批基础条件好、生产水平高的粮食核心产区,推动全市粮食单产水平跨上新台阶。稳定全市蔬菜保有面积,加强蔬菜重点产区建设,重点加大主产区田头预冷、冷藏保鲜等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冷链物流水平,促进蔬菜产品均衡上市。积极发展园艺产业,推动花卉等优势园艺产品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开展杂粮、中药材、葡果等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推广名优品种和适用技术,建设一批标准化基地,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专业乡镇,壮大特色农产品生产经营规模。
围绕“产能建设、龙头培育、园区建设、家庭牧场建设、生态养殖、质量安全”的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优化“退户入园、出城进沟”养殖业生产布局,推进以生猪和奶牛养殖为重点的畜牧业结构调整,形成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
(二)创新三次产业适度融合模式
以特色葡果、设施蔬菜、健康养殖和农作物种业为重点,做优一产;以食醋酿造、肉制品、乳制品等精深加工为主导,做强二产;以农产品流通集散和市场营销为中枢,休闲养生农业和花卉园艺观赏为特色,做活三产;以创建“太原市都市现代农业多功能示范区”为引领,探索推进农工融合、农商融合、农旅融合等多种模式,发展订单直销、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推进三次产业的深度融合。
1.农业内部融合型
以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循环发展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种植养殖结构,申报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农业地理标志产品,提高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保护统一,循环农业与生态农业规模发展,进一步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力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2.产业链延伸型
推进特色种养业向后延伸,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进一步推进精深加工,发展冷链仓储与物流配送业,建立涵盖生产服务、加工、包装、仓储、流通、销售及休闲服务的综合性农业生产模式。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企业向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注资,农户向农民合作社和企业注资或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将长期形成的订单关系、契约关系固定下来,联心、联利、联体,实现由原先的买断关系向股份合作关系转变。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直销等加工流通产业,进而推动产加销融合发展。
3.多功能拓展型
坚持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打造农业与文化生态休闲旅游融合发展的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创意农业等新业态。通过住农家庭院、食农家美食、赏田园风光的农家乐,追忆农家生活;通过住特色民居、观民俗文化、赏古老建筑的民俗村,感受特色民俗风情;通过赏农事景观、忆农耕文化、搞农事体验的休闲农业园,亲近自然并体验农事;通过打造创意景观、树立科普示范、设计开心农场等休闲农庄,满足个性化需求。
4.新技术渗透型
新技术新业态向农业各个环节渗透融合,提高技术密集或信息化程度。将产业边界逐步模糊化,将“大数据”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向农业生产、经营、服务领域渗透,创新农村电子商务、农业互联网金融、智慧农业、农商联接、产地直销、会员配送、个性化定制等新型经营模式。
5.多业态复合型
围绕葡果—蔬菜—批发市场融合、肉—蛋—奶融合、特色农产品融合、精深加工—休闲农业—电子商务融合等不同领域,以龙头企业为主要投资主体,将同行业、同类型、同产业的几个企业、园区、基地聚集起来,建立产业链条完整、农业多功能性明显、示范带动作用较强的标准化原料基地、集约化加工园区、体系化物流配送销售网络的“三化产业集群”,提高农业资源集约利用水平。
6.产城融合型
农村产业融合与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新型城镇化建设联动发展,县域内城乡产业布局规划合理,二三产业在县城、重点乡镇、中心村及产业园集聚,较好发挥对人口集聚和城镇建设的带动作用,形成一批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休闲旅游等特色小城镇,从而形成园区、镇区、城区“三区互动”的融合型先导区。
(三)大力发展农业新型业态
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鼓励对大田种植、畜禽养殖等进行物联网改造。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改进监测统计、分析预警、信息发布等手段,健全农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完善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发展农田艺术景观、阳台农艺等创意农业。鼓励在郊区发展工厂化、立体化等高科技农业,提高本地鲜活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租赁业务,积极探索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
(四)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加大对东西两山生态资源和全市沟域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发展方向上,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绿色产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在发展内涵上,注重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创意农业;在市场营销上,突出特色,打造地域品牌。
1.创建全国一流的农业旅游景点
建成集农业产业示范、田园风光展示、农史农具博览、旅游休闲观光、农村生活体验、特色民俗接待和农家风味美食为一体的多功能园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消费群体需求,构建食、住、行、游、购、娱、采摘等为一体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点。全市共打造10个国家级、20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2.打造五条休闲农业线路
依托太原特有的东西两山和汾河生态资源优势,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培育精品,串点连线,构建五条休闲农业发展线路,打造“一小时车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线路,打响省会城市休闲观光农业品牌。五条精品休闲观光线路分别为:西北部(万柏林、尖草坪、晋源)山水人文休闲带,南部平原(清徐、小店)田园风光体验带,北部(阳曲)黄土风情领略带,汾河水源(娄烦、古交)度假带,东山(杏花岭、迎泽)生态农业观光带。各县(市、区)建设重点如下:
晋源区:依托店头、洞儿沟、北大寺等地的农业资源和特色村貌,着力打造以传统文化、优势产业为重点的旅游观光农业园;以晋阳古城和晋阳湖开发为契机,建设人文景观,展示历史文化、风俗民情;在康培现代农业科技园举办农业嘉年华,展示农业高科技成果。
万柏林区:利用西山荒山荒坡、煤矿开采区废弃地,着力打造西山万亩生态园和城郊森林公园,建设太原市最大的公益大氧吧,供市民休养身心、放松心情。
尖草坪区:依托汾河二库,着力打造柴西路两侧高效农业观光园区,举办众成国际花卉园艺博览会;建设以名俗风情、农家体验、观光采摘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让市民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
清徐县:着力打造汾河高效农业园区、葡萄文化博览园和西边山生态旅游区、举办葡萄采摘节、醋文化节。
小店区:着力打造无公害蔬菜观光采摘园、优质葡萄示范园、农耕文化体验园和现代农业示范区。
古交市:以恢复矿区生态和关头红色根据地为依托,建设生态恢复示范园,春天踏春赏花、夏天避暑度假、秋天观光采摘、冬天滑雪玩耍,开发红色旅游和绿色观光采摘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区。
娄烦县:以云顶山、汾河水库、高君宇故居为依托,着力建设山水娄烦,利用云顶山独特的草原风光和汾河水源,结合马铃薯特色产业发展,建设自然观光园,打造水上乐园、建设红色旅游教育基地。
阳曲县:以青龙古镇恢复重建为契机,促进文化与乡村旅游相融合,通过吸引外出务工农民返乡从事乡村旅游服务,拓展投融资渠道,以多元化投资主体、资金众筹等方式,提升黄土风情、青草坡乡村庄园生活内涵,让市民放松心情,享受安静恬淡的农家生活。
迎泽区:以润东农业科技为样板,种植稀特品种植物,建设高科技示范园,展示新品种新技术。
杏花岭区:着力建设东山生态园和花卉生产基地,让市民观花赏花买花,美化环境,装扮美丽的家园。开发太原解放纪念馆、碉堡建筑群等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建设山地自行车、攀岩、蹦极、滑雪等户外活动特色运动体验游。
(五)加快农产品品牌创建
适应市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指导企业紧紧瞄准城市需求、市场需求,加快研发系列产品,按消费者口味把农产品加工成商品、营养品、保健品、礼品。引导经营主体进行有效的品牌定位、形象塑造和市场传播,通过商标注册、质量管理、品牌培育、文化挖掘等手段,创建自身品牌。开展标准化生产创建活动,创建一批果菜标准园和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努力实现农产品生产设施、过程和产品标准化。同时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强化地域特色品牌建设,通过“三品一标”产品认证、品牌包装、市场营销等方式,将我市农产品品牌打造成公共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将老陈醋、清徐葡萄、马铃薯、小杂粮等特色产业,打造成为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
五、大力提升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一)实施农业提质增效工程
1.蔬菜提质
在全市蔬菜耕地面积稳定在15333公顷,播种面积保持在22000公顷左右的基础上,一是围绕提质增效,以市场为导向,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推进设施蔬菜适度规模发展和设施结构优化。以清徐县、阳曲县、娄烦县、古交市、小店区南部及晋源区南部为重点,建设太太路沿线设施蔬菜片区、清徐柳杜设施蔬菜片区、阳曲旱地蔬菜片区、娄烦南川河蔬菜片区等蔬菜生产基地,着力增加冬春淡季蔬菜供应。二是进一步完善“菜园子”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三是进一步推进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强化生产设施、技术模式和生产管理标准化,推广和普及蔬菜集约化育苗、水肥一体化、病虫绿色防控等现代农业新技术,逐步实现园区的提档升级。四是加强全市夏秋露地茄果类等优势蔬菜生产,推进蔬菜外销,增加菜农收入。
2.特色葡果挖潜
不断强化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推广集约化栽培,重点推广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绿色果品示范生产基地,有机果品试验示范生产基地的建设。共引进优良果树新品种30余个,每年建6个标准化特色葡果生产基地,进行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和产业化经营。到2020年,全市共建成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3333公顷,绿色果品生产基地666.67公顷,有机果品生产基地333公顷;全市果园面积发展到18000公顷;全市果品总产量达18万吨,优质果达到90%以上,实现果品产值5.6亿元;全市果品人均占有量达到42.5公斤,农业人口占有量180公斤。重点发展葡果品种包括苹果、葡萄、梨、桃杏、杂果,做好尖草坪区樱桃、蓝莓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等。其中:苹果种植分布在西山、北山、西南山以及阳曲、古交、娄烦等地;葡萄以清徐为中心,辐射阳曲、尖草坪、杏花岭、小店等县区的丘陵垣地;梨主要分布在阳曲、迎泽区、小店区、清徐县、杏花岭区、古交市、娄烦县;桃杏发展主要在晋源区、清徐县、古交市;其他杂果分布于杏花岭区和阳曲县。
3.标准化养殖改造
实施“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出安全化、发展生态化”六化战略,推进“产能建设、龙头培育、园区建设、家庭牧场建设、生态养殖、质量安全”六大工程,优化“退户入园、出城进沟、规模健康”养殖业生产布局,重点抓好“一个生态畜牧经济区及三个生产基地”的建设。“生态畜牧经济区”以娄烦为中心,带动古交市、阳曲县、晋源区、尖草坪区,继续扩大养羊优势产业规模,实现养羊产业升级。猪、羊、肉禽的生产以宝迪百万头生猪养殖、阳曲县汇鑫养殖园、桦桂科技园以及晋鸿格里香肉鸭和娄烦县芙蓉肉鸡为龙头,改扩建年出栏2000头以上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00个、年出栏500只以上的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50个、年出栏5万只以上的肉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5个,创建省级家庭牧场10个,全市肉类产量达到6万吨以上。鲜奶生产基地建设以小店区和九牛牧业循环产业园为重点,积极推进万头奶牛养殖基地建设,进一步配套完善乳制品加工厂及冷链系统建设,全市奶类产量达到12万吨。禽蛋生产重点建设阳曲永丰禽业、清徐玖隆禽业及小店区新晋龙蛋鸡养殖基地项目,全市禽蛋产量达到3.5万吨。
4.特色小杂粮发展
重点发展谷子、薯类和豆类三大优势杂粮品种,进一步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在阳曲、古交和娄烦形成谷子、莜麦、荞麦、糜黍、马铃薯等优质杂粮示范基地,在近郊平川地区形成环中心城的油料作物生产带。优化品种结构,推广增产技术,提升机械化应用水平,优势区域综合增产技术推广应用率达到80%,优良品种使用率达到90%以上,杂粮生产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40%以上。新建改造杂粮标准化生产基地6667公顷,单产较“十二五”提高25%以上,优质率达到90%以上,商品率达到70%以上,亩收益达到全市粮食生产平均水平,加工转化率达到80%以上。
5.优质苗木花卉发展
继续以晋源区康培、梅芝园艺有限公司和东山杨家峪花卉市场为核心,带动全市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到“十三五”期末,全市苗木基地发展到6667公顷,新育苗3333公顷;花卉种植面积达到1333公顷;建成省级花卉示范基地67公顷,省级花卉交易市场1个。在满足本市需求的同时,扩大对外供给,建成立足山西、辐射华北的花卉苗木生产和销售基地。
6.中药材发展
依托我市山地资源优势,以促进增收脱贫为中心,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开发、规范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思路,全面推进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重点抓好骨干项目实施和规范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一是以娄烦县米峪镇乡、马家庄乡、娄烦镇、庙湾乡、静游镇和古交市岔口乡、常安乡、镇城底镇为主要区域,规划发展1333公顷黄芩规范化种植基地,带动传统品种特别是道地中药材转型发展,并以此带动板蓝根、柴胡、甘草、丹参等主要品种规范化种植水平整体提升。二是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同时,积极推广次生林地林下种药、林药间作等模式,重点以娄烦、古交、阳曲山区乡镇为主要区域,推广林下种植和间作当归、秦艽、柴胡等品种,面积达到667公顷,提高林地综合效益。三是积极构建以山西国新晋药有限公司、山西圣济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山西雨润百草药物研究中心、山西和仁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等中药材深加工企业为主体的中药材精深加工体系,延伸中药材产业链,增加中药材附加值。四是完善中药材生产纽带,鼓励适度规模经营。推动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与中药材加工营销企业对接合作,参与中药材生产经营,规避中药材市场风险。“十三五”期末,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发展到6667公顷,其中:野生抚育面积1333公顷,总产量1.3万吨,中药材总产值达到4亿元;全市50%的中药材实现就地加工转化,年加工转化中药材6000吨,产值突破3亿元;全市各类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总数发展到200个,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社员突破5000人。
7.农产品加工业前延后伸
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打造清徐县以老陈醋为主的小杂粮加工基地,阳曲县以宝迪为主的肉制品加工基地,小店、娄烦等县区的蔬菜、马铃薯加工基地。提高高端产品比例,发展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大潜力和市场占有率的名牌产品,打造太原品牌。围绕醋业、肉制品、乳制品、干鲜果、粮油等五大加工产业,按照“扶优、扶强”原则,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8.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建设覆盖鲜活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全过程的新型鲜活农产品流通网络,提高鲜活农产品流通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重点抓好润恒、宝迪、丈子头、河西菜市场、康乐欣等物流集散市场建设,形成“市场对龙头、龙头联基地、基地带农户”的良好格局,推进种养加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同时,大力推广“快递+特色农产品”流通模式,采取农超对接、农市对接、农校对接、社区直销等多种形式打造以蔬菜为重点的新型农产品流通网络。
(二)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1.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大规模改造中低产田,更新提质现有高产田,重点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培肥地力,集中力量推进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及农电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农田生态良好、抵御自然抗灾能力强、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总体目标,以及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目标。在清徐、阳曲、小店、娄烦和古交5个县(市、区)分别建成高标准农田9067公顷、5733公顷、4667公顷、667公顷和1200公顷,共21334公顷,亩均建设投资1500元。项目由国土、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等部门组织实施,建设资金由中央、省、市、县、自筹五个渠道解决。同时,在清徐、阳曲、娄烦、古交四个基本农田面积13333公顷以上的县(市)各建设1个耕地质量综合监测站,由农业部门实施;每个监测站建设投资100万元,由中央和省级资金解决。
2.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加快中型灌区、中小型泵站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解决好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重点实施:一是中小型灌区更新改造工程。对11个中型灌区以及小型提水灌区的闸坝、泵房、机电设备、输电线路进行更新改造,对干支渠防渗节水配套,对渠系建筑物进行更新改造、维修加固,对蓄水设施进行除险加固,灌区内发展节水灌溉面积6667公顷,改善灌溉面积10000公顷。二是农村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在丘陵干旱地区新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500处,旱井水窖5000眼,5年共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容积25万立方米,在山区发展微灌面积333公顷。三是小型农田水利修复配套工程。通过更新改造农用机井400眼,新建、更新改造小泵站、桥、涵、闸等小型水利设施400处,充分利用河边、渠道、矿坑排水等水源条件,购置50处移动泵站加输水软管的小型移动农灌设施,发展灌溉面积1000公顷,改善水浇地面积4333公顷。力争“十三五”期末,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8000公顷,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
3.推进农业机械化建设
扩大农机装备总量,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加快突破玉米收获等薄弱环节制约,加速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创新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形式,在全市优先扶持20至30个基础设施完备、技术过硬、服务意识一流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努力提高作业能力、提升作业质量、强化区域维修服务,把现有服务组织打造成既能为区域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机械化作业服务,又能为周边地区提供机械维修保养、技术培训指导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服务站点。着重引导平川丘陵地区与山区之间平衡发展,积极开发引进适合山区作业的农业机械。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5%以上。
(三)提高技术支撑水平
1.增强农业技术推广能力
深化县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农业推广服务的多种实现形式。稳定和加强基层农技推广等公益性服务机构,进一步分离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经营性职能。建立农技推广地网络,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以专家咨询系统、网络书屋等现代化手段推广农业产业主推技术,引导农业科研教育机构从事公益性推广服务,促进多元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发展,全面推进农业科技服务进村入户。以现有农民培育工程、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动物疫情监测与防治等重大项目为依托,以服务当地主导产业、解决农业生产关键问题为导向,切实提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水平。推广农业、畜牧新技术20项以上,培养各类乡土专家1万人,带动10万农民学习和采用新技术。
2.推进现代种业建设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加大种业创新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支持科研单位基础研究和企业自主创新,推进鼓励创新政策的制度化建设。推进企业行为规范化制度建设,健全种子生产经营档案制度、标签真实性制度和产地检疫制度,实施品种身份标识和种子质量认证,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公开机制,鼓励利用互联网建立面向农户的品种推广大数据,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品种展示示范体系,为农民选购良种、企业推广良种提供信息服务。推进种业科企合作,建立产学研结合的研发创新体系,提升种业育繁推一体化水平。加强与财政、发改、科技、金融保险等部门沟通,强化工作协调机制,把法定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以鼓励品种创新为目标,立足全省农作物育种研发与推广制高点,玉米新品种在全国形成一定竞争优势。打造“娄、古、阳”种薯繁育基地,在全省形成核心研发、繁育优势。在瓜菜新品种方面,力保西葫芦新品种竞争优势,在茄果类新品种上获得突破。推进工厂化育苗技术,确保种苗质量。在玉米新品种方面,研发、审定、推广具有推广价值的新品种15个,其中国家级审定品种3个。围绕都市农业示范功能区建设,增加财政投入,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和品种选育、试验及示范推广,加快新品种引进、筛选示范与推广,打造稳定的瓜菜、马铃薯、玉米、谷子展示示范点10个。推进我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实现农业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以发展现代种业、保障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为宗旨,保障农业用种与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推广、储备新品种,示范筛选推广具有品种权种子20个。
3.加强动植物疫病和灾害防控
健全市级农畜产品检测中心功能,完善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区域性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和动物卫生监督网,有效控制动物疫病和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实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加快兽医工作方式转变,促进兽医事业科学发展,最终形成覆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与监测预警、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兽药饲料使用、动物诊疗等公共服务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多元化服务队伍,为养殖从业人员提供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指导和服务。
建设完善农业有害生物预警、植保绿色防控服务、危险性有害生物监控和农药监管四大体系。扶持完善四个县级农作物病虫监测中心站,在全市设立8个基层农作物病虫监测点,构建“太原市农作物病虫预报发布平台”;在全市成立完善25支植保专业化防治队,建设农作物重大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园区2667余公顷。完善市级植保应急物资储备库,植保新技术培训达到10万人次;应用“全国农业植物检疫计算机管理系统”实时监管各签证点植物产品检疫,建立“太原市外来危险性有害生物疫情监测网”。
4.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加快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建设进程,建立包括种子检测在内的质检机构,形成以市质检中心和县级质检站为骨干,专业检测机构和社会检测能力为补充,符合全市实际、与国内国际接轨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体系。加强产地安全监测管理,严格管控农业投入品。在农产品收购、储存、运输环节,推进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管理,建立健全进货查验、质量追溯和召回制度。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健全风险监测评估和检验检测体系。以优质农产品品牌为引领,强化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诚信意识和安全责任,建立更为严格的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严厉打击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率先在全省构筑起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保障体系。
六、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一)合理有序推进土地流转
坚守土地公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做好土地流转管理服务,包括流转主体资质审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备案和登记。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依法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到2017年底,完成对全市110000公顷家庭承包土地进行确权登记颁证,把承包地块、面积、合同、权属证书全面落实到户,依法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最终达到建立完善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档案和电子信息系统,实现对承包地块空间、权属及变更的有效管理。
(二)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
2016年,在10县(市、区)建成县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2017年涉农乡(镇、街办)全部建起乡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村级配备1名联络员。2018年在县、乡两级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的基础上,筹备建立市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
(三)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培育多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以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为保障,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加快家庭农场发展,创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2个;积极培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和返乡农民工等新型职业农民。全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每年0.7万人,5年培育3.5万人。
(四)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稳定并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形式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以及通过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股份合作等方式,推动实现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持承包农户将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倡导租金保底加利润分红相结合的收益分配机制。加强土地用途管制,严禁耕地“非农化”。
(五)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鼓励各类经济主体开展化肥、农药等农资供应服务,规范市场秩序,稳定价格,保障供应。积极扶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发展,扩大统防统治服务范围。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农机大户和自我发展能力强、利益联结紧密、运作规范的服务组织,大力发展跨区作业,促进农机作业服务和维修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和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国内影响力的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积极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提高农产品生产流通组织化程度,推行农产品流通标准化,加强产销信息引导,落实和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支持发展商贸、信息、餐饮等农村生活服务业,构建农村连锁经营网络,繁荣农村经济。
七、深入开展精准脱贫工程
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总体要求,围绕省、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把脱贫攻坚作为头号工程和第一民生,全面实施打赢三年脱贫攻坚战“1159”行动计划,把习总书记脱贫攻坚战略思想创造性的往实处落,对全省脱贫攻坚八大工程二十项行动从实处抓,在精准识别上下功夫,在精准帮扶上搞创新,在精准退出上求实效。到2018年,全市建档立卡的157个贫困村、49788个贫困人口脱贫,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娄烦、阳曲两个贫困县摘帽。
(一)产业扶持脱贫工程
把脱贫攻坚的基点放在产业扶贫上。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重点支持贫困乡村发展特色种植业、规模养殖业、传统手工业、农产品加工业、果业、草业、中药材、流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休闲观光农业等。产业脱贫20455人。一是深入推进企业产业扶贫。不断完善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构建贫困群众与企业利益共享机制,在企业发展的同时,提高贫困群众的资产性收入、务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二是发展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在不改变用途的情况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投入设施农业、养殖、光伏、水电、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的资产原则上归集体所有。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其他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托管、牲畜托养和吸收农民土地经营权入股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
(二)就业培训转移工程
深入开展“千村万人”就业培训行动计划、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精准培训,2016到2018年计划转移就业5000人,每年各培训1500人左右,按每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多措并举促使贫困劳动力掌握新技术、新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千方百计促进贫困劳动力“家门口就业”。实现就业一个人、带动一群人,激活“造血”功能。采取“城区包乡、单位包村”对口帮扶新举措,大力实施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努力形成推介就业机会增加、转移就业人员增多、转移就业领域拓宽、转移就业奖励有力的良好局面。开展“订单式”劳动力技能培训。鼓励支持生态工程学校、农广校等大中专院校与贫困县(乡)合作,结合各自特色,进行定向培养,发挥好实用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
(三)易地搬迁安置工程
坚持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产业发展、旧村开发和村庄撤并、社会保障相结合原则,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采取集中搬迁与分散搬迁相结合方式,2016到2018年,对纳入搬迁规划的92个村、7095人实施易地搬迁。分年度、有计划组织实施,努力做到应搬尽搬,尽量实现符合条件的自然村整体迁出,实现搬迁贫困户宜居安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集中安置建房人均补助2.5万元;配套基础设施户均补助2.1万元;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户均补助1.77万元。配套设施资金统筹集中使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分散安置建房人均补助2万元,同步搬迁人均补助1.2万元。土地整治、迁出区生态恢复和产业发展资金,贫困县根据搬迁方案要求和实施项目资金需求,对建档立卡贫困搬迁人口按每人不超过1.62万元的额度内提出贷款需求。通过实施旧村开发、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折股量化、扶持迁入地产业发展、资产收益扶贫等措施,确保贫困人口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四)社会保障兜底工程
通过社会保障,对1.2万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转移就业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进行政策性兜底扶贫。建立低保标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正常提高的增长机制,确保低保标准高于扶贫标准。大力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标准化建设,实现贫困地区标准化卫生院(室)全覆盖。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卫生人员岗位培训,着力提升贫困地区农村卫生人员服务能力。构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落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拓宽建档立卡贫困户救助范围,对因病致贫或返贫的群众给予及时有效救助。加大对“三留守”人员关爱力度,对残疾人、孤寡老人、孤儿等特困群体,落实好社会保障政策。
(五)教育扶贫支持工程
统筹教育资金和项目向娄烦县和阳曲县倾斜,抓好国家支持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幼儿园项目建设,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保障农村贫困家庭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科学布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和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完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机制。加快普及贫困地区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改善娄烦、阳曲两县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免除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普通高中学杂费。继续实施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考取二本B类以上本科院校的贫困大学生,每生给予一次性补助5000元。落实职业教育免学杂费政策,让未升入普通高中的贫困家庭子女都能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就读,对中职中技和高职的在校贫困生每生每年补助2000元,确保做到应助尽助、应补尽补。对阳曲、娄烦两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城六区居住并务工的人员,其子女如需在城六区小学入学享受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城六区积极开展“校校合作”,派遣优秀教师进行支教交流,组织城六区和贫困地区的中小学生开展结对子互助互学活动。
(六)金融扶贫带动工程
积极开展金融扶贫富民工程,与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推进金融机构按照1:8以上比例向贫困地区企业和农户发放“富农贷”和“强农贷”。积极协调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五万元以下、三年以内、免担保免抵押、合理利率放贷、扶贫资金贴息、县建风险补偿金”的小额信贷等金融产品,解决融资瓶颈。开展贷款贴息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各类产业扶贫项目贷款按5%贴息,对贫困户贷款进行全额贴息。引导社会资本通过众筹、慈善等方式积极参与特色产业扶贫。鼓励地方积极创新金融扶贫模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贫困户和新型经营主体贷款支持力度。
(七)社会扶贫帮扶工程
落实发挥好“六位一体”精准帮扶队伍联动作用。驻村帮扶的市县领导、机关单位一把手按照“六个一”要求完成帮扶工作,党员干部以“六个至少”的要求帮扶结对贫困户。第一书记在乡镇党委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承担抓党建、抓扶贫、抓发展第一责任,发挥引导、示范、协调、桥梁作用。利用“10·17扶贫日”平台,鼓励有实力的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发挥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等优势,通过资源开发、产业培育、市场开拓、村企共建等多种形式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培训技能、吸纳就业、捐资助贫,参与扶贫开发,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加入到脱贫工作中,支持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各类组织积极从事扶贫开发事业,鼓励其参与社会扶贫。鼓励个人加入到脱贫队伍中,引导广大爱心人士通过爱心捐赠、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形成举全市之力推进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实现村村都有工作队、户户都有责任人,确保贫困人口帮扶全覆盖。
(八)生态保护脱贫工程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放在优先位置,把脱贫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统筹治山治水,协调增绿增收。积极探索生态脱贫、绿色发展新路子,切实把建设绿水青山的过程变成群众增收脱贫的过程。实现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协同增效,让贫困地区受益。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将全市7867公顷25度以上坡耕地全部纳入新一轮退耕还林范围,大力发展干果经济林和林下经济,大力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娄烦县在省城水源地保护上下功夫,阳曲县在荒山治理上做文章,让贫困人口积极参与到增绿增收、兴水富民的过程中。
(九)对口帮扶支持工程
发挥省会城市人才、资金、科技、信息、物流等资源优势和大城市、大市场独特优势,采取“城区包乡、单位包村”对口帮扶的新举措,建立城六区、综改示范区、不锈钢园区与贫困县乡对口帮扶、捆绑脱贫机制。从2016年开始连续三年,各城六区、综改示范区、不锈钢园区设立对口精准帮扶专项资金,拿出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1%以上额度,用于扶持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民生、公益事业等项目。重点围绕培育产业“强支撑”、转移就业“稳增收”、教育培训“拔穷根”、生态保护“治穷坡”、易地搬迁“挪穷窝”、医疗救助“全覆盖”,实施“精准帮扶、精准脱贫”,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引导和帮助贫困乡村走出一条最终依靠内生动力实现发展的路子。
(十)基础设施提质工程
推进贫困地区土地整治,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开展土地平整,提高耕地质量。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农网改造升级,全面提升农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开展农村基础设施提质完善、农民安居、乡村环境整治和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工作。加快贫困地区水、电、路、气、网建设和垃圾、生活污水处理,推进卫生所、读书屋、活动场所等公益项目建设。加大“互联网+”扶贫力度。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加快推进宽带网络覆盖贫困村。加快娄烦、阳曲两县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支持邮政、供销合作等系统在贫困乡村建立服务网点。支持“乐村淘”等电商企业拓展农村业务,加强贫困地区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建设。加大对贫困乡村土特产品、地标产品、当地品牌的宣传,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八、努力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农村公路改造与配套建设
对各县(市、区)主干道和交通压力较大的运输通道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升级一批重要的县级公路至省级公路,到2020年全市二级公路以上标准的县乡公路里程达到500公里以上。积极推进乡镇汽车客运站和中心村汽车停靠点建设,到2020年全市农村基本实现乡镇固定场站建设,1000人以上村庄建公交站,500人以上村庄建客运招呼站,全市完成300个以上的客运站点建设。
2.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工程
全面实施集中供水工程,形成城镇地区、农村连片区的安全供水网络;山区、采煤沉陷区和搬迁移居区全部达到安全饮用水标准;全市800个左右农村(不含城中村)安全供水率达到100%。
3.大力推进农村新型能源开发建设
加快推进农村电气化建设,各县(市、区)合理增加变电设备和供电线路,有条件的乡镇实施电缆入地工程,城中村、城郊村全部纳入城市供电系统的统一规划。城六区的郊区农村全部纳入城市供气系统,古交、清徐煤焦产业发达的市县,充分利用煤层气、焦炉煤气推进农村新型能源替代工程。重点在小店区的北格、刘家堡和清徐、阳曲、古交、娄烦、晋源等县(市、区)养殖集中的村镇发展大型沼气工程;以种植业为主的村镇,有条件的可发展秸秆气化工程。
4.提高县乡村道路绿化
建设县(市、区)乡通道绿色走廊、东西两山林带和平川园林网,形成以“点、线、面”相结合的绿色生态体系。
5.河库渠生态绿化
结合河流防护和绿色生态工程建设,加强河流水系岸坡的植被恢复与保护,形成山水相依的自然滨水林带环境。在全市全面铺开河流生态整理工程,加固堤防、淤清河道、绿化沿岸护坡,重点建设汾河流域生态带,实现汾河太原段180公里全流域生态建设。
6.平川绿化林网建设
以县乡路和农田耕作路为重点,进一步提升绿化标准。重点抓好全市51个乡镇的林网建设,突出东西两山路、渠、沟相结合的绿化框架,逐步形成网、带、片、点相结合,路、林、渠、田相配套的功能齐全、特色明显的高标准平原绿化体系。到2020年农田林网面积控制率达到90%左右。
7.村镇、庭院绿化美化
结合小城镇及800余个左右村居民点建设,以保护、保留、完善乡村人居为主,把保护好乡村原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村容村貌整治结合起来,把建设生态景观型、生态经济型、生态文化型乡村绿色家园与发展多种形式的农家乐结合起来,逐步实现山地森林化、社区园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果化和农田林网化。到2020年80%的村庄实现基本绿化,每个村拥有一处以上能满足村民活动的公共绿地,全市村镇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呈现“村在林中、院在绿中、人在景中”的镇村生态格局。
(二)实施农民安居工程
1.采煤沉陷区治理
通过试点示范整村搬迁、矿区复垦、生态恢复等工作,彻底解决矿区村民安全居住问题和生态环境重建问题。2016年计划启动12个乡50个村(社区)、7195户搬迁安置工作;2017年计划启动12个村(社区)、2302户搬迁安置工作。到2017年建成居住安全、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生活便利、环境良好的新社区。
2.地质灾害避让搬迁
按照“突出重点、分清主次”思路,做好规划,分期分批开展搬迁工作,对居住在危害程度高、治理难度大的隐患点的群众,在自愿的基础上实现整体移民搬迁,形成较为集中的居住区和各项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生活保障体系。到2020年有效解决27115人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问题,基本完成农户搬迁任务。
3.危房改造
坚持自筹资金与政府补助相结合,旧房利用与新房建设相结合,统一组织维修与住户自行修缮相结合,新农村建设与村庄整治、土地整理和村庄绿化相结合,全面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到2017年底全市危房改造全部完成。
4.水源地和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移民搬迁
娄烦水源地移民工程。基于保护水源地和实施汾河库区及沿河流域水利设施建设,水源地移民搬迁15个村,水利工程项目实施搬迁10个村。
兰村泉域水源地的重点保护搬迁工程。到2017年,兰村水源、西张水源、枣沟水源、太钢水源等四大水源地周围村庄全部完成搬迁。
(三)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1.农村污水治理工程
大力实施全市农村污水治理工程,采取区域连片、邻近连村的污水综合治理形式,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到2020年城中村、城郊村生活污水全部纳入城市排污管网,进行集中处理排放;县城及周边10公里范围内全部进入集中收集处理排放系统,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处理率达100%;村镇建成完备的污水管网排放设施,经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建成洁净环保、循环利用的污水治理系统。示范村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基本覆盖,全面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2.乡村垃圾处理工程
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垃圾治理为目标,大力实施农村垃圾处理工程,按照“全收集、全覆盖、全处理”垃圾收运要求,在全市农村普遍建立起“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收集与处理体系。到2020年全市农村基本做到“四有、四无、四净”,垃圾收集转运、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垃圾粪便清运机械化程度达到100%。道路保洁度达到95%以上,垃圾废物收集日清率达到100%,建成清洁、舒适、生态环境良好的宜居型生态家园。
3.畜禽粪污与动物病死无害化处理工程
以“及时处理、清洁环保、合理利用”为目标,在规模化养殖园区和养殖小区配套建设粪污和病死动物处理设施,建立病死动物收集、暂存、装运、无害化处理等环节监管长效机制。到2020年全市规模化、园区化养殖比重达到80%以上,完成500个规模养殖小区(场、专业村)畜禽粪污治理和600个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点,以及小店、晋源、清徐、古交、娄烦、阳曲六个区域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建设,以此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和畜牧产业的发展。
(四)实施美丽乡村宜居示范工程
把改善人居环境与“四化同步”、巩固两轮“五个全覆盖”成果、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加快转型综改先行先试建设相结合,以农民安居乐业为目标,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为重点,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导向,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在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基础上,选择基础条件完善、产业优势明显、文化特色突出、生态环境优美、人居环境和谐的村庄进行示范创建,打造具有鲜明省会城市特色和龙城印记的美丽乡村精品和示范区,在更高层次上引领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宜居工程建设,使村庄真正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幸福家园。2016至2017年全市每年推进20个省、市、县三级美丽宜居示范村;2018至2020年提档升级,全面推进,全市创建高标准美丽宜居示范村达100个以上。重点推进五种类型:
1.城市带动型宜居示范村
选择具有城市带动特征明显的示范村,实现城乡一体、资源互补、统筹发展,使其成为城郊农村和部分城中村建设的带动区,以城乡一体化形式实现产业转型发展、功能完善、人居改善、生态美化目标。示范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0平方米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95%,集中供气、供热率达到90%以上,建成区绿化率达到35%以上,居民对生活满意度达到90%以上。
2.工矿一体型宜居示范村
以工业化、城镇化、社区化为目标,按照“以工促农、以园带村、以矿建村”方式建设美丽乡村。到2020年使规划区内村庄按照高标准建成功能完善的集中居住区,实现与园区、矿区“基础设施共享、产业发展一体、生态美化同建”的新型社区目标。
3.都市现代农业推动型示范村
以建设生态友好型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为目标,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园建设,夯实经济基础,实现村庄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使村庄处于生态农业中、山水园林中;融入现代元素,保护好传统文化古迹。村镇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村民满意度达到90%以上,基础设施完善率达到90%以上,努力建设产业更发达、生态更文明、农民更幸福的新农村,农民普遍享受到现代文明、生态宜居的新生活。
4.文化旅游带动型示范村
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在基本具备条件的地方,重点打造红色旅游、森林旅游、晋商文化、民居民俗、历史文化和特色文化等各具特色的休闲旅游、文化旅游示范村。同时开发有潜力的旅游资源,形成大旅游的发展格局,打造一批景色各异、特色明显的精品旅游新村,为太原美丽乡村建设体系再添精彩一笔。
5.搬迁移并示范村
根据全市村镇建设规划,对小型村、偏远型村、不具备生活条件的村进行整村搬迁、整合移并,使移并村的居民向中心村、特色乡镇和大县城流动,彻底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共享经济社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全面提高生活质量。到2020年全市完成107个村庄搬迁、建设79个移民接纳村任务,树立全省移民搬迁示范榜样。
九、加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一)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落实目标考核责任制,严格征占用管理,将生态保护红线落到实处。努力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构建绿色生态屏障、确保国土生态安全提供支撑,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二)加强草地建设与保护工作
通过人工种草结合东西山低质低效林提档升级工程,实施围栏禁牧、补播改良、鼠虫害防治等措施,使全市草地退化严重、农业生态脆弱等问题有效缓解。同时,通过实施“退户入园、出城进沟、畜禽上楼”等措施,优化草地畜牧业的生态循环结构。到2020年,10%的退化草地得到治理,10%的草地免受鼠虫害侵袭,草地畜牧业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生态屏障功能不断增强。全市共建设16667公顷高标准人工牧草基地,改良天然牧坡草地16667公顷,鼠虫害防治16667公顷。
(三)加强山区水土保持工作
以大流域为骨干,小流域为单元,突出四荒治理,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功能,大力实施封禁治理和生态保护工程,努力减少和及时恢复人为因素对生态植被造成的破坏。对现有天然林区实行重点保护,同时增加林草覆盖率,继续扩大封禁面积;对重点治理区,在抓好基本农田建设的同时,将大于25°的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充分利用水土资源进行立体开发;对人口密集工矿乡镇企业发展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监督监测工作。汾河二库上游水保治理区域重点涉及娄烦、古交、尖草坪等县(市、区),大户牵头治理小流域重点涉及娄烦、阳曲、清徐等县,突出抓好汾河一、二库区间水土保持专项治理工程,力争用10年的时间,完成综合治理面积587平方千米,使区间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71%,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
(四)实施水环境修复工程
开展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包括汾河古交段新增水面50.88万平方米,汾河三期新增蓄水面积380万平方米,汾河清徐段新增蓄水面积457万平方米,9处蓄滞洪区新增湿地面积9.05平方千米。
对主要功能为排盐改碱的平川十大排退水渠,结合城市水环境建设和现有河道水生态修复治理,构筑平川三纵十横水生态环境网,近期、远期规划河道长流水或蓄水,改善水生态环境的河道全长为370.94千米,其中三纵长度215.43千米,东西十横长度155.51千米。
(五)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推广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可控化、可计量的低碳、循环农业技术,开展免耕、秸秆还田、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等措施,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升农业的固碳能力,使农业的“碳源”与“碳汇”趋于平衡。
1.提高合理施肥水平
以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按照“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理念,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和专业化服务组织,依靠科技进步,深入推进科学施肥,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保障农业高产高效、优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到规划期末初步建立科学施肥管理和技术体系,科学施肥水平明显提升,主要农作物化肥施用量实现零增长;施肥结构进一步优化,有机肥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有机肥资源利用率达到60%以上;施肥方式进一步改进,盲目施肥和过量施肥现象基本得到遏制,机械施肥占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40%以上;肥料利用率稳步提高,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平均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以上,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达到40%以上。
2.引导农药科学合理使用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树立“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依靠科技进步,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大力推广新型农药,提升装备水平,强化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技术培训与指导。加快推进绿色防控、统防统治,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实现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3.提升秸秆综合利用能力
通过实施农作物秸秆饲料化、肥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基料化“五化工程”等举措,到2020年底秸秆综合利用率力争达到95%。一是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实现秸秆“变废为宝”,使广大农民群众从“不敢烧”变为“不愿烧”,趟出一条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多方共赢的生态循环农业新路子。二是在满足农业和畜牧业需求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合理引导秸秆饲料化、肥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基料化等综合利用,不断拓展利用领域,提高利用效益。三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利用政策、资金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持部分重点企业,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农民积极参与的秸秆综合利用立体格局。四是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着力提高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解决影响制约秸秆综合利用的关键性技术难题。构建服务支撑体系,强化培训指导,加快先进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
4.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到“十三五”期末,所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全部采用干清粪和雨污分流方式,建设符合国家标准的废弃物储存处理设施及农田利用工程,实现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COD、氨氮平均去除率分别不低于90%、70%;新改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COD、氨氮去除率均达到100%。
十、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和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各部门各负其责的农业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安排、组织考核等方面向“三农”倾斜。各县(市、区)围绕本规划,结合各自实际,制定本地区农业农村发展的具体实施意见,通过引导、管理、指导、服务,把各项任务量化到部门、基层,形成整体工作合力,把规划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强化资金投入
健全完善农业农村支持保护体系,优先保障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坚持将农业农村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领域,确保力度不减弱、总量有增加。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导向功能和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鼓励和引导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加大专项建设基金对扶贫、水利、农村产业融合、农产品批发市场等“三农”领域重点工程和项目支持力度。完善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办法,多层级深入推进涉农资金整合统筹,实施市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改进资金使用绩效考核办法。
(三)强化政策支持
各县(市、区)依据农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的前提下,对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等项目的设施用地需求提供积极保障。加大建立政府支持的“三农”融资担保体系,依托省级担保机构,建立市、县分支机构,为农业尤其是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型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担保服务。全面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落实农林牧渔业项目的企业所得税、印花税等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落实农业保险支持政策,加快构建“中央支持保基本,地方支持保特色”的多层次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体系,鼓励和支持保险资金开展支农融资业务创新试点。
(四)强化责任落实
建立责任落实、跟踪评价、监督考核、激励奖惩和工作推进机制,加强行业部门分工协作,各级涉农部门强化服务“三农”意识,工作重心向下,利益向下,根据本规划要求深化落实各项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抓紧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建立健全督查机制,强化督查职能,发挥督查在打通关节、疏通堵点、推动落实、提高成效中的作用。充分发挥综合考核和奖惩机制的导向激励作用,增加考核权重,把“三农”工作实绩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附件】:
表格.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