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免费咨询热线:15601075665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 《铜川市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第7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4月19日
铜川市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9号)精神,科学有序推进我市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作,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抓国家实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机遇和我市深度转型的发展要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城区老工业区产业重构、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修复和民生改善为着力点,与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建设和危旧房棚户区改造相结合,统筹推进企业搬迁改造和新产业培育发展,促进改造提升和转型升级,把城区老工业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区域。 (二)基本原则 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搬迁改造,凡利用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交由市场解决。政府要制定并完善政策,精心组织,正确引导,积极推动。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坚持着眼长远,统筹考虑搬迁改造规划布局,按照搬迁企业的产业类型、发展方向,优先考虑搬入市域内工业园区发展,合理确定搬迁改造的方向和目标。 创新模式、增强动力。创新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组织模式、资金筹措模式、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运营模式、土地治理与开发利用模式,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增强搬迁改造的动力。 注重实效、稳妥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涉及面广、系统性强,要把推进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协调推进。 (三)工作目标 2016年,我市全面启动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作,到2022年,搬迁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市功能基本完善,生态环境得到治理,人民生活持续改善,良性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城区老工业区发展成为引领带动我市深度转型与追赶超越的重要支撑。 二、主要任务 (一)统筹企业搬迁和园区建设。着力优化区域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竞争力,对城区老工业区企业区别不同情况分别实施就地改造、异地迁建和依法关停等。 有序推进企业搬迁改造。企业实施就地改造要符合城区功能定位,适应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优化生产流程和布局,不断提高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水平,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对环境污染严重,环境风险及安全隐患突出,难以通过就地改造达到安全、卫生及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要求和国家相关标准的企业,要依法关停或异地迁建。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实施企业异地迁建,对淘汰落后产能、压减过剩产能的,优先安排淘汰落后产能奖励资金。支持企业提高研发创新能力,促进工艺技术和产品提档升级。企业实施依法关停的,要妥善做好职工安置等善后工作。城区老工业区的功能、土地利用类型等因实施搬迁改造而发生重大变化的,要依法组织修订相关规划,有关部门及时按程序办理。做好秦岭水泥等药王山周边建材企业搬迁和耀州窑遗址保护区内老企业拆除工作,加快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重点项目建设,抓好耀县水泥厂社区基础设施改造、耀州陶瓷文化旅游产业园核心区等项目实施。 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将工业园区建设作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承接地和培育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聚集区。根据搬迁企业的行业特点和产业类型,引导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加强产业内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使工业园区成为城镇空间拓展和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推进区域产业合作,支持打破行政区划选择搬迁企业承接地,建立兼顾企业原址所在地和搬迁企业承接地利益的税收分成及绩效考核机制。加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工业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完善工业园区信息服务等公共平台和服务体系。重点打造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黄堡耀瓷文化和现代建材产业园、坡头载能和低电价工业园、南部高新技术和健康产业园。 (二)完善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提升老城区服务功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增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支撑能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动区域错位互补发展。 优化提升老城区发展。科学利用城区老工业区腾退土地,根据城市规划和用地条件,有序推进老厂区、旧街区、棚户区改造,优先支持服务业项目和集聚区建设,重点发展商务服务、科技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商贸物流、健康、旅游、文化等生活性服务业,打造城市特色商业区,提升城市整体服务功能和品质。注重工业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支持利用老厂区、老厂房、老设施发展文化创意、工业旅游等产业。认真做好工业遗产核查和认定工作,及时将具有重要价值的工业遗产公布为相应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加强具有地域特色的工业遗产、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 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加强北市区等城区老工业区供水、燃气、电力、通讯等各类老旧管网改造,积极做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加大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防洪排涝、电力通信等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提高防灾减灾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完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支持发展绿色交通。增强公共服务设施支撑能力,加强医疗、教育、体育、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和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 抓好耀县水泥厂工业遗产文化旅游开发、美鑫西北耐物流园、中国耀瓷文化旅游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形成具有历史意义和地域特色的工业文化体系。 (三)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持续加强城区老工业区生态建设和污染治理,因地制宜加强绿地、公园建设,构建特色生态景观,确保人居环境质量。 加强搬迁改造环境监管,企业异地迁建或依法关停,应制订搬迁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企业生产、存储设施处理处置方案,落实污染防治责任。开展企业搬迁遗留场地环境调查与评估,积极探索城区老工业区污染治理市场化新模式。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推进腾退土地有机物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严格遵循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求,在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老工业区道路改造中,按照海绵城市理念,认真研究选址、建设等具体事项,最大限度地保护好区域内生态环境。 抓好药王山景区周边、黄堡老工业区及三里洞矿片区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实施南北市区连接带(黄堡—董家河)产业走廊“绿色长廊建设工程”。 (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推进城区老工业区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和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优先安排城区老工业区相关项目纳入年度建设和改造计划。 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新投融资机制,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危旧房棚户区改造。着力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社区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促进社会和谐。支持企业老家属区进行房屋修缮和环境综合整治,完善配套设施,改善老职工、困难家庭居住条件,提高老家属区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积极拓宽就业领域,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做好对企业富余人员的职业培训、职业指导等相关就业服务,指导企业依法妥善处理职工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险。 抓好西北耐工矿棚户区改造、黄堡园区国有企业棚户区改造及耀县水泥厂工业遗产综合服务体等项目,不断完善老工业区社会保障体系,营造区域和谐发展环境,让人民充分共享发展成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为统筹协调我市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作,成立铜川市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市长任组长,分管发展改革、工信、规划、国土资源的副市长任副组长,成员由相关部门主要领导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从相关部门和企业抽调专人开展工作。 (二)科学编制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前期调研,组织编制《铜川市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实施方案》,确定搬迁改造范围及目标、功能布局、主要任务、重点项目、组织模式、实施进度和保障措施等。要综合体现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理念,统筹“十三五”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重大产业项目布局,实现工业和城市两促进、同发展。 (三)完善配套政策。依据中省出台的有关政策措施,结合我市城区老工业区实际,在工业用地、土地收储、资金补助、税费减免、企业安置、转型发展等方面,尽快研究制定引导企业搬迁改造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土地、规划、环保等搬迁难点问题,切实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大对腾出的工业用地周边环境及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通过制定有关工业用地政策,实施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四)加大宣传力度。城区老工业区企业搬迁改造涉及面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舆论工具,广泛宣传动员,积极争取企业和职工的理解支持。 (五)强化督查考核。加强对城区老工业区企业搬迁改造全过程督查,将辖区内的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列为本级政府年度工作重点。加大对城区企业环保、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执法力度,严格控制能耗、排污总量指标。 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按照实施意见,结合实际,切实履行职责,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附件:铜川市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和铜川市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任务分解表.doc
Copyright © 2014-2018 yuanbocq.com. 北京渊博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39826号-2
15601075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