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免费咨询热线:15601075665

热门TAG标签:

晋城市

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转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做好 全市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的 实施意见的通知

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转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做好
全市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的
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驻市各有关单位: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做好全市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OO八年八月八日 

关于做好全市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
社会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2008年8月)

    根据国家有关“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做好全省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晋政办发〔2007〕11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基本思路和原则要求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将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作为征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高度,将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结合被征地农民特点与需求尽快出台与之相适合的社会保障办法,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资金,促进被征地农民实现就业和融入城镇社会,确保他们的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要以新被征地农民为重点人群,以劳动年龄段内的被征地农民为就业培训重点,以大龄和老龄人群为社会保障重点。
    二、范围界定和程序认定

   (一)范围界定。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对象,是指因政府统一征收农村集体土地而导致失去全部或大部分土地,且在征地时享有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的在册农业人口。

   (二)程序认定。 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对象,应在宣讲政策的基础上,由征地所在的村民委员会提供详细情况、名单,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初审,县级劳动保障部门会同国土资源部门、财政部门共同审核确定并公示后报县(市、区)人民政府备案。

    三、就业和培训工作

    (一)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坚持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统筹城乡就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环境,鼓励引导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区吸纳被征地农民就业,支持被征地农民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在城市规划区内,要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统一的失业登记制度和城镇就业服务体系。未就业的被征地农民可到当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并领取《就业失业证》。被征地农民凭证享受免费的就业咨询、就业指导、就业培训、职业介绍等公共就业服务,促进在劳动年龄段内有就业愿望的被征地农民尽快实现就业。在劳动年龄段内尚未就业且有就业愿望的,可按规定享受就业再就业的相关扶持政策。在城市规划区外,要拓宽农村就业领域和空间,发挥小城镇吸纳被征地农民就业的优势,做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工作。

    (二)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的培训工作。在城市规划区内,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指导技工学校、各级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有针对性地制订适合被征地农民特点的职业培训计划,组织被征地农民进行就业前的技能培训。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用人单位岗位规范要求,强化职业技能实训,突出操作训练。培训时间以3—6个月,使参加培训的被征地农民至少掌握一项技能,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也可通过订单式培训等多种方式帮助被征地农民实现就业。在城市规划区外,各地要针对被征地农民的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职业培训,提高被征地农民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被征地农民的培训工作由劳动保障部门负责,所需资金由财政部门提供。市劳动保障、财政部门要根据省劳动保障、省财政部门制定的《被征地农民培训资金管理办法》,加强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三)落实被征地农民就业安置责任。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安置被征地农民就业的力度,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的被征地农民就业,督促指导征地单位按一定比例优先安置被征地农民就业。就业安置可以采取用地单位直接提供就业岗位并与符合就业条件的安置对象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的方式,也可以采取用地单位、就业服务机构和被征地农民三方依法签订合同委托安置的方式。

    四、社会保障工作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从当地实际出发,采取多种方式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和长远生计,根据城市规划区内外不同情况实行分类指导,制定出保证其基本生活水平不下降和老年生活有保障的社会保障办法。

    (一)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城市规划区内处于劳动年龄段的被征地农民,在城镇企业就业和已转为城市户口自谋职业或灵活就业的人员,按城镇企业养老保险政策规定的缴费基数、缴费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被征地农民,达到退休年龄后,缴费年限累计达到15年,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按规定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累计达不到15年的,将养老保险金转到本人所在地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基金账户,由该机构根据有关规定按月发放,并终止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1、参保范围。下列被征地农民纳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障范围:城市规划区外所有符合参保条件的;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城市规划区内征地时已进入供养年龄段和仍为农业户口自谋职业或灵活就业的。对征地时已年满60周岁进入供养年龄段的,其养老保险资金足额到位后,按规定领取养老金;对征地时处于劳动年龄段(16—59周岁)的,按国家政策规定筹集和缴纳保费,待进入供养年龄段后,按规定领取养老金;对征地时未达劳动年龄段(不满16周岁)的,按征地补偿规定一次性发给安置补助费;对未达或处于劳动年龄段的被征地农民按本办法执行后,愿意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享受更高水平养老保障的,可积极组织其参保、续保。

    2、保障标准。被征地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障标准应按照以收定支、逐步提高的原则,与缴费水平挂钩,以待遇标准合理确定缴费数额,并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上不得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参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确定保障标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乡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障标准逐步调整提高。

    3、资金筹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按农民个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政府共同承担的原则筹集。筹资比例原则上个人缴纳部分为参保缴费标准的30%,集体补助部分为缴费标准的40%,政府承担部分为缴费标准的30%。具体缴费比例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4、缴费标准。缴费标准=月领标准×12个月×领取年数15年。月领标准分为二个档次,档次一为被征地时不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档次二为被征地时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具体月领标准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档次。在测算确定保障标准时,对土地全部被征收、完全失去生活保障的,按100%的养老需求测算;对部分征收尚保留了一部分土地的,按扣除保留土地年收益后的养老需求测算,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对已进入供养年龄段的被征地农民,按上述原则测算的缴费标准一次性缴纳。

    5、缴费方式和资金来源。

    (1)缴费方式。养老保险费在每次征地时按当次被征地比例即时缴纳。同一人分次缴纳的养老保险费,逐次记录,合并计算。

    (2)资金来源。按照国办发〔2006〕29号、劳社部发〔2007〕14号和山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82号《山西省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征地补偿费分配方法》等相关文件规定“依法支付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不足以支付因征地而导致无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的,应当增加安置补助费,确实保护农民的利益。”“被征地农民所需社会保障资金从当地政府批准提高的安置补助费和用于被征地农户的土地补偿费中统一安排,两项费用尚不足以支付的,由当地政府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解决;地方人民政府可以从土地出让收入中安排一部分资金用于补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支出,逐步建立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的长效机制。”

    6、资金管理。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设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专户,实行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个人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计入被征地农民个人账户,由劳动保障部门所属的农村社会保险事业经办机构负责管理,用于参保被征地农民的养老金发放;政府补贴的资金计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财政统筹专户,由财政部门负责管理,用于弥补个人账户支付缺口及风险调控。被征地农民养老金领取标准调整提高所需资金由当地财政部门和农村社会保险事业经办机构从基金收益中共同解决。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要专款专用,独立核算,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挤占、截留、挪用、转借或擅自将资金用于任何形式的直接投资。

    7、计发办法。参保的被征地农民从年满60周岁的次月起,按月领取养老金。计发办法为:被征地时达到供养年龄段的人员,按缴费额度核定的标准领取养老保险金;被征地时尚在劳动年龄段内的人员,达到领取年龄后,按预期测算的养老金领取标准领取;上述人员中,既按本实施意见参保,又参加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并按规定缴纳了保费的,其个人账户不变,达到领取年龄后,养老金领取额可按各自的计发办法分别计算,合并发放。
 
    养老金的领取,先从参保人的个人账户支付,个人账户不足时,从统筹账户中支付。属于农村社会保险范围内的被征地农民参保等业务,由劳动保障部门的农村社会保险事业经办机构承办。

    (三)征用土地方案审核和资金落实

    为确保社会保险资金足额到位,加强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管理,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本着“征地前置、保障优先”的原则,严格把关,明确“谁征地、谁负责”,将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等作为征地的前置条件,责成专门机构负责经办。社会保障资金必须在社会保障方案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按规定全额拨付到指定的专户。各县(市、区)要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关于“社会保障费用不落实的不得批准征地”的规定,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措施落实情况的审查。在申报征地报批材料时,应按《关于做好全省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审核工作的通知》(晋劳社厅发[2007]151号)的要求,同时报送以下材料:

    1、县(市、区)人民政府出台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

    2、拟征土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实施方案(方案应包含征地涉及被征地农民人数,其中需保障和安置就业人数、保障项目与标准、保障资金总额以及政府、集体和个人三方承担的筹资比例、就业安置办法等);

    3、拟征土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实施方案有关听证等情况的说明;

    4、《山西省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措施落实情况审核表》;

    5、县(市、区)人民政府出具的拟征土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落实意见》。

    以上材料作为必备要件,随申报征地报批材料报送市劳动保障部门,市劳动保障部门在接受到申报材料后,要在十五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核意见。

    五、工作要求

    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要成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领导组,将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要根据各征地项目情况,结合当地农村实际,把握国家、省市有关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精神实质,可采用“一村一策,一镇一策”的灵活办法,制定科学的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办法,确实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

    各级财政、国土资源、劳动保障和审计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加大基金监督,确保基金的安全和增值。同时,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未能足额到位、及时发放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国家工作人员在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要依照有关规定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本实施意见的社会保障部分主要针对文件下达后新的被征地农民;对本实施意见下达前已失地且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等费用已发给集体或个人的,如能按本意见规定缴费的,可组织和引导其参保;参保人员的保证期年限、保险关系转移及正常退保等事宜,均按国家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执行。

友情提示:各个地方拆迁标准不同,拆迁案件类型不同,文章中提到的方法不代表适用于您的情况,建议您直接拨打我们拆迁律师服务电话15601075665,或者点击在线咨询,和我们律师在线沟通,我们免费为您解答您的疑问,帮您解决征地拆迁补偿的问题,北京渊博律师事务所 拆迁律师网 官网 www.yuanboc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转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做好 全市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的 实施意见的通知http://www.yuanbocq.com/jinchengshi/20181125/1680.html
友情链接: 拆迁律师 刑事律师 拆迁补偿标准

Copyright © 2014-2018 yuanbocq.com. 北京渊博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3982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