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关于印发四平市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实施方案(2018-2030年)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相关部门:
《四平市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实施方案(2018-203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5月24日
四平市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实施方案 (2018-2030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吉林省发改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环保厅、水利厅、农业委员会、林业厅、粮食局和畜牧业管理局联合印发的《吉林省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2017-2030年)的通知》(吉发改农经联〔2017〕99号),确保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一)近期目标(2018-2020年)。
——耕地质量和环境大幅提升。到2020年,严守812万亩耕地红线。耕地质量状况得到阶段性改善,有效遏制耕地养分失衡、耕层变浅等问题,逐步恢复土壤肥力,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2%以上,耕层平均厚度达到20厘米以上,黑土区耕地质量显著提升。化肥、农药使用总量实现零增长,开展耕地轮作制度试点。
——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到2020年,全市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70%,重点天然草原超载率小于10%,全市草原围栏面积20万亩以上,禁牧面积20万亩,草原超载过牧情况和退化趋势得到遏制,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草原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增强。
——河湖水体达标。到2020年,全市年度用水总量控制在8.8116亿立方米以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82以上,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66.7%以上。全市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用水效率明显提高,生态流量得到基本保障,严重污染水体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市水生态环境实现好转。
(二)远期目标(2021-2030年)。
到2030年,全市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75%,重点天然草原超载率小于7%,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9.8亿立方米以内,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全市耕地质量状况实现总体改善,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力争全市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
二、主要任务
(一)耕地休养生息。
1. 主要任务。
(1)耕地养护。
开展全市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耕地占补平衡、数量与质量并重,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推进土壤改良、地力增肥和养分平衡,防止耕地退化,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和产出能力。到2020年,全市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299万亩。加快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工程,重点在东南部坡耕地水土流失区实施坡耕地改造工程及土壤养分平衡工程;在中部平原黑土核心区实施保护性耕作、土壤耕层建设、土壤养分平衡和有机质提升工程;在西北部干旱瘠薄区实施农业节水、水土保持、土地整理等工程。
因地制宜推进农机与农艺技术相结合,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示范与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施用高效缓控释肥、水肥一体化设施、适当深翻深松、少耕免耕和粮豆轮作等农艺技术,将其进行组合和集成,有效提升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着力解决农田残膜污染,严禁生产和使用厚度0.01毫米以下地膜,从源头保证农田残膜可回收。(市国土局、市农委牵头,市发改委、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市水利局、市环保局配合,以下均需地方各级政府落实,不再列出)
(2)退耕还林还草。
将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和严重污染耕地适时退出耕种,形成新的生态空间。统筹考虑生态建设和耕地保护的需要,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把生态承受力弱、不适宜耕种的地退下来,种上树和草,从源头上防治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固碳增汇,改善生态环境。将全市具备条件的25度以上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严重污染耕地逐步退出耕作,并在充分调查和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按照集中连片的原则,科学合理确定和规划退耕还林还草需求。“十三五”期间,完成国家下达的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任务;到2030年,全市不宜耕作土地全部退出耕种。(市林业局、市农委牵头,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国土局配合)
(3)轮作。
按照国家和省的安排部署,积极探索用地养地结合模式,在不同区划、不同类别稳妥有序地推广粮豆轮作、粮油轮作、粮薯轮作、粮饲轮作等耕地轮作制度,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建立合理的“一主多铺”的轮作种植模式,“一主”是以籽粒玉米与大豆轮作为主,“多辅”则包括薯类、饲草、油料作物、杂粮、蔬菜等轮作。(市农委牵头,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粮食局配合)
(4)污染防控治理。
加强工业和生活源污染防控,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及城乡居民生活对耕地环境的影响。针对秸秆焚烧、畜禽粪污排放、水产养殖残留、农药化肥不合理施用、地膜残留等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以源头控制、过程削减、末端治理为基本思路,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探索有机养分资源利用有效模式,鼓励开展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合理调整施肥结构,引导农民积造施用农家肥;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探索构建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应用长效机制。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膜回收利用,到2020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当季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以上。(市农委牵头,市环保局、市国土局、市工信局配合)
2. 重点项目。
耕地保护重点工程 |
黑土地保护工程。为确保国家粮食生产安全,提升黑土地有机质含量。急需对500万亩黑土地进行综合治理和保护。主要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和土壤有机质提升、耕地质量检测、深耕深松、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及农田防护林建设、水土流失治理等工程。
养殖场标准化改造。对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标准化改造、粪污处理以及水、电、路、防疫等配套设施建设。
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与防治建设项目。重点建设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站,建成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
农村沼气建设项目。实施大型沼气工程8-10处。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优先建设确保粮食安全的高标准农田,开展农田排灌设施、机耕道路、农田林网、输配电设施等田间工程建设,大规模改造中低产田。 |
(二)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
1. 主要任务。
(1)科学合理利用草原。
加大草原生态保护力度,全面开展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大力推进草原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草畜平衡,使草场得以休养生息,恢复草原植被及其生态功能。依据《休牧和禁牧技术规程》,对草原实行一年以上禁止放牧利用,同时采取季节性休牧的方式,减轻放牧对草原植被的影响。到2020年,四平市草原禁牧面积20万亩,休牧面积20万亩,划区轮牧面积10万亩。到2030年,建立科学规范的草原禁牧制度,建立稳定的草原休牧制度,稳定的草原划区轮牧制度。(市农委牵头,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配合)
(2)加强草原治理改良。
加快退化草地治理、沙化草地治理,加强草原鼠害、虫害和毒草防治,改进生物防治的流程和手段,提高生物防治的时效性和防治效率,防止草原环境污染,综合推进草原治理改良,保护和恢复草原植被,提高草地生产力。(市农委牵头,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林业局等配合)
(3)强化支撑能力建设。
在大力实施草原禁牧、休牧、轮牧和草畜平衡的基础上,多策并举,强化支撑能力建设,促进草原可持续利用。加大人工草料种植基地的建设规模,建设饲草料基地,到2020年,人工饲草料地达到5万亩。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利用退耕还草地、粮食低产田种植饲草,推进粮改饲,增加饲草料供给量。开展草原水利设施建设,实施草地高效节水灌溉。(市农委牵头,市水利局、市发改委、市林业局等配合)
2. 重点项目。
草原生态环保重点工程 |
治理“三化”草原。落实草原补奖政策,落实禁牧制度,推进退耕还湿,加强荒漠化治理。到2020年,治理“三化”草原面积2000公顷。
退牧还草。在双辽市、种羊场开展草原围栏、草原改良、人工草地、棚圈等建设。
双辽市河湖连通工程(吉林省西部供水二期工程)。依托双辽市自然河湖水系和现有水利工程,把区域内主要天然湖泊与现有水源工程和东辽河进行连通,最大限度地将过境洪水资源引入湖泡中存蓄,涵养水源空间、补充地下水,恢复湿地,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湿地面积11000公顷。 |
(三)河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1. 主要任务。
(1)深化重点流域污染防治。落实《吉林省主要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2020年)》。统筹开展工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实施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对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重金属及其他影响人体健康的污染物采取针对性措施,对汇入富营养化湖库的河流实施总氮排放控制。到2020年,条子河、招苏台河、西辽河、东辽河、伊通河流域污染程度得到有效缓解。以条子河、招苏台河等污染严重水体为重点,加大辽河流域综合治理力度。要按照“一河一策”要求,编制“水体达标方案”和水质断面整治计划,明确治理目标、防治重点、防治措施和达标时限。(市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委、市水利局、市住建局、市执法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林业局、市农委等配合)
(2)科学保护水资源。科学确定生态流量。严格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审批,在项目取水时,优先保证生态用水需求。开展生态用水调查,2018年底前分批确定生态流量(水位),作为流域水量调度的重要参考。同时制订主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和主要江河水量调度方案。采取闸坝联合调度、生态补水等综合措施,合理安排闸坝下泄水量和泄流时段,维持河湖基本生态用水需求,重点保障枯水期生态基流。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力度,发挥好控制性水利工程在改善水质中的作用。(市水利局牵头,市环保局配合)
(3)积极保护生态空间。明确城市发展的环境约束机制,严格城市规划蓝线管理,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保留一定比例的水域面积。新建项目一律不得违规占用城市蓝线。划定城市生态红线,严格水域岸线用途管制,土地开发利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留足河道、湖泊的管理和保护范围,非法挤占的应全部退出。(市国土局、市规划局牵头,市住建局、市环保局、市水利局等配合)
(4)开展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建立地下水取用水总量控制和水位控制制度,对地下水开发利用实行统一管理,土地整理、农田灌溉等取用地下水的都要进行水资源论证,纳入取水许可管理和用水总量控制。编制地下水超采区和限采区地下水压采方案,全面完成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范围划定工作。(市水利局牵头,市国土局等配合)
(5)保护和合理利用河湖水生生物资源。加大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力度,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活动,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加强养殖基础设施建设,严格对养殖过程中投入品的管理,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加强养殖场用药监管,加大水产品药残抽检、查处力度,推广应用健康养殖标准和生态养殖模式。(市水利局负责)
2. 重点项目。
水利重点工程 |
重大水利。续建四平市城市防洪治理工程、伊通河城市防洪及重点段治理工程,推进东辽河干流治理工程,辽河三江地带防洪整治工程,续建梨树灌区节水配套与改造项目及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调水供水。推进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四平配套工程建设、双辽市河湖连通工程。
防洪抗旱。推进中小河流招苏台河、条子河、叶赫河、四台子河、陈家河、兴开河、伊通河、小清河等重点河段治理工程建设,完成1座石门水库(中型)及29座小型水库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继续实施抗旱水源井工程。
农田水利。续建双山灌区、寿山灌区、石门灌区、三联灌区、欢欣岭灌区及范家灌区等中型灌区,开展全市重点涝区治理、小型农田水利节水改造配套提升等工程建设,完成4座中型水闸除险加固工程。
湖泊生态。推进山门水库、下三台水库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二龙山水库库区塌岸治理工程,谋划伊通河上游寿山水库水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工程等。 |
三、保障措施
(一)推动形成工作合力。
各地、各部门要提高对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协调好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发挥主动作用,积极参与相关工作,形成上下联动、互相配合的工作机制,高标准、严要求,全面推进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目标和主要任务的落实。(市发改委牵头,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环保局、市水利局、市农委、市林业局、市粮食局等配合)
(二)强化舆论宣传。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杂志等多种新闻媒介,鼓励和引导公众更加爱护农业生态环境,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的行动中,努力营造全民参与支持的良好氛围。(市国土局、市农委、市水利局牵头,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环保局等配合)
(三)创新投资机制。
多措并举加大投入,创新财政资金整合统筹使用模式,同时,通过政府投入引导,让利社会资本,聚集社会投资建设,配套支撑资金,完善鼓励政策,实施以奖代补、贴息等多种方式,拓宽资金多元化渠道,吸引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耕地河湖草地生态保护。(市财政局、市发改委牵头,市国土局、市农委、市水利局、市环保局、市林业局等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