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人民政府关于 进一步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指导意见
四平市人民政府关于
进一步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指导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辽河农垦管理区、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
为加快我市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努力创建国家和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依据《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意见》(吉政发〔2009〕28号),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是推进工业立市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特色工业园区既是一种空间形态,更是一种产业发展特征。国内外经济发达地区的成功发展经验表明,特色工业园区作为以工业为主体、产业特色明显、专业分工明确、协作配套紧密的专业化产业集群,能够突出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产业主题,高效地吸引人才、市场、资金、技术等要素,推动大量同类产业、关联企业及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能够优化结构、降低成本,促进工业集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增强竞争能力,是区域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集全市之智,举全市之力,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使四平工业成功走出低谷,进入快速、高效、协调发展的轨道。工业发展速度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位,工业经济总量由全省第五位跃升至第四位,工业利润由全省第七位跃升至第四位。经过持续不断的改革、调整和改造,全市工业逐步形成了基础厚实、门类齐全、特色鲜明、体制灵活的产业体系。特别是2009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以特色资源为基础,以骨干企业为主导,围绕资源、产业、产品优势及重大项目,出台了十大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工作方案,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大力推进特色工业园区建设,使我市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呈现出投资不断增加、集聚趋势明显、发展特色突出、产出效益提高的良好局面,成为我市工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全市列入省规划管理的四平市换热器、公主岭汽车零部件、公主岭农副产品加工、吉林省梨树红嘴畜产品加工、伊通县汽车零部件、伊通县鹿业加工和伊通县满族服饰等七个特色工业园区累计完成投资63.9亿元,建设项目121个,项目完成投资54.4亿元,入园企业达到204户,就业人数达到26404人,实现产值130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地域、资源、产业、产品品牌效应开始显现,创新、研发、检测、融资、物流、信息等专业性和服务性平台开始起步和发展。实践证明,建设特色工业园区,完全符合我市实际。当前,我市正处于夯实基础、积聚能量、加快复兴的关键阶段,尽快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是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既是国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明确要求,也是我市解决工业经济规模小、关联度低、产业链短、初级产品多等主要问题的有效办法。因此,进一步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是我市推进工业立市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动特色工业园区加快发展。
二、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一)突出特色。特色工业园区必须走特色发展道路,在打造特色中彰显优势。要从四平地区的资源条件、产业基础、产品优势、核心技术、区位优势、人文特点出发,突出产业特色,明确发展定位,带动和促进上下游企业的聚集与产业链的延伸,发展关联性强、集约水平高的产业集群和特色鲜明的区域产业。要突出园区特色经济概念策划,把握产业特征,突破行业概念,树立国内外知名、体现区域特点的园区品牌,以特色占领竞争市场制高点,逐步在同行业中形成较强的向心力。
(二)明确思路。要推行差异化发展战略,实现特色工业园区间的错位发展。要根据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引导和协调特色工业园区合理分布,逐步形成层次递进、产业互动、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园区布局。要以国家和省产业政策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我市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和骨干企业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引导特色园区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加快形成产业集聚,广泛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生产要素的有序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区域内经济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与全省产业规划相衔接、具有四平特色的现代工业新格局。
(三)具体目标。建设具有一定经济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四平换热器、四平专用车及配套产业、四平中药产业、公主岭汽车零部件、公主岭农副产品加工、双辽玻璃及制品、梨树红嘴畜产品加工、伊通汽车零部件、伊通鹿业加工、伊通满族服饰等省级特色工业园区10个以上,建设市级特色工业园区17个。到2015年,产值超200亿元的园区达到5个、超100亿元的园区10个、超50亿元的园区17个,全市特色工业园区实现产值2000亿元以上,占全市工业的70%。培育四平换热器、四平专用车及配套产业、四平农副产品及食品加工、公主岭汽车零部件、公主岭玉米深加工、梨树畜产品加工、伊通汽车零部件、伊通鹿业加工、四平新能源等特色产业集群9个。到2015年,全市特色产业集群实现产值2500亿元,占全市工业的80%。创建四平换热器、四平农副产品及食品加工、四平汽车及零部件等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3个。到2015年,3大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实现产值1800亿元,占全市工业的60%。
(四)重点任务。工业基础较好的县市区、开发区,要充分发挥资金、人才、区位优势,建立技术密集型或外向型的高科技工业园,使特色工业园区成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体制和科技创新的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示范区。工业基础较薄弱的县市区、开发区,以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产品生产加工区为主。
1.四平市区:围绕换热器、汽车及零部件、化工、农产品及食品、生物制药、光伏发电等区域产业优势和技术、资源条件,重点发展换热器、汽车及零部件、基础化工、现代中药、农产品及食品加工、光伏产业园区。
(1)铁西区:依托巨元翰洋板式换热器有限公司,加快巨元-比克换热器园区建设,支持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骨干企业走专业化和集团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之路。以四平金士百集团公司、宏宝莱饮品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依托,规划建设四平市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区。
(2)铁东区:以四平奋进专用车公司、雄风专用车公司、一汽专用汽车公司、红嘴集团专用车公司、方向机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依托,规划建设专用车及配套产业园区。充分利用我市收割机、鼓风机等基础优势,规划建设农机及装备制造产业园区,与专用车及配套产业园区一起构成四平市专用车及配套产业集群。以四平昊华化工有限公司为依托,规划建设基础化工特色工业园区,支持基础化工产业延伸产业链,扩大经济规模,提高经济效益,打造东北最大的基础化工产业基地。以天成玉米开发有限公司为依托,发展玉米淀粉、果葡糖、L-乳酸、聚乳酸及粮食物流,规划建设玉米深加工特色工业园,与四平市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区一起构成四平农副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集群。
(3)经济开发区:以庆达光盘为依托,规划建设光伏产业园区,开发生产上下游产品,形成比较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全力将其打造成为我市具有后发优势的新兴产业。依托经济开发区医药企业优势,规划建设集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四平中药特色工业园区。
(4)红嘴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开发区为主体,整合产业资源、推动协作配套,加快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引导专业分工、做大细分市场,加强基础建设、吸引企业集聚,加快红嘴换热器园区建设,与巨元-比克换热器园区共同构成南北呼应的四平市换热器特色产业园区,培育四平换热器特色产业集群,把我市换热器产业打造成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公主岭市:加快公主岭汽车零部件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培育公主岭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加快公主岭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建设,培育公主岭玉米深加工产业集群。
3.双辽市:围绕储量丰富的优质石英砂资源和产业基础,依托福耀集团双辽玻璃有限公司,积极发展汽车玻璃、低辐射玻璃、钢化玻璃、玻璃器皿、工艺品、玻璃纤维等产品,规划建设双辽玻璃及制品特色工业园区。
4.梨树县:围绕猪、牛、羊、禽等畜牧业优势,依托梨树红嘴畜产品加工园区,积极推进养殖、屠宰、加工一条龙,拉长产业链条;加快园区项目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努力培育梨树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与四平市农副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公主岭玉米深加工产业集群和伊通鹿业加工产业集群一起形成四极擎天之势,努力把我市农副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建设成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5.伊通县:加快伊通鹿业加工特色园区建设,进一步发展鹿产品精深加工,培育伊通鹿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加快伊通汽车零部件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支持车轮企业调整改造,提高为一汽配套率,培育伊通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与四平市专用车及配套产业集群、公主岭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一起形成长平和长营两个汽车零部件产业带,将我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建设成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加快伊通满族服饰特色工业园区建设,集聚服装制作企业,提升特色服饰品味,彰显满族服饰特色。以伊通莫里清石油服务公司为主体,依托丰富的石油资源,发展围油配套产业,规划建设伊通莫里清石油配套产业园区,努力与四平电厂、双辽电厂、大唐风电、华能风电、梨树生物质发电、公主岭秸杆发电、庆达光伏发电等形成新能源产业集群。
6.辽河垦区:以辽河昌源禽业的鸡鸭屠宰、辽河畜禽公司的北京填鸭等畜禽加工为依托,规划建设辽河禽类加工特色工业园区,并融入梨树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三、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政策和措施
(一)编制园区发展规划。特色工业园区的规划工作要突出科学性、前瞻性、战略性和可持续性,着重发挥比较优势,注重环境容量,科学确定总体布局、产业导向、功能区块、生态环保和基础设施建设。可从已有一定基础的经济开发区、工业集中区中选择,以提高土地利用率。要努力提高规划编制水平和档次,以园区管理机构为主体,由具有相应城乡规划资质的单位承担规划编制,充分借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中介机构等社会组织力量,做到规划编制与组织实施相结合。特色工业园区产业规划要符合四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产业布局规划,要与区域、流域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规划相衔接,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实现生态、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要进一步完善四平换热器、公主岭汽车零部件、公主岭农副产品加工、梨树红嘴畜产品加工、伊通汽车零部件园区和伊通鹿业加工及伊通满族服饰等七个省级规划管理特色园区的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各县市区、开发区要按照各地的具体任务,抓紧编制尚未纳入省级规划管理的园区的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经省政府核准后纳入省级规划管理特色园区考核范围,以便享受省级特色工业园区扶持政策。市工信局要结合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政策,对我市主导、优势产业,如农副产品及食品加工、汽车及零部件、换热器等产业的特色园区进行分类指导,按照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具体条件和评建标准,搞好规划发展和组织申报认定工作。
(二)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特色工业园区发展必须坚持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政府运用市场经济机制、手段和方法推动发展的职能作用,构建由政府推动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各县市区、开发区要实行一园一策,在省市扶持特色工业园区政策的基础上,根据园区自身特色,制定鼓励性产业政策,做好引导、协调和服务工作;要建立和完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市场,不断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着力完善特色工业园区的知识产权制度,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提高其自主创新水平。特别是在特色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上,要实行市场化运作,广泛吸引各类资金投入和生产要素聚集;鼓励民营企业投资管理特色工业园区的道路、给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大力开展园区招商引资。各地要充分利用特色工业园区在区位、资源、产品技术、成本、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创新招商方式,不断加大特色园区的招商力度。针对特色工业园区不同情况,合理利用中介组织招商、有偿招商等招商方式。各级招商部门要将特色工业园区招商列入市、县(市)、区招商工作计划,市经合局与工信局配合,组织开展大型园区招商引资项目推介活动,以提高园区招商引资工作效率。要瞄准大企业,着力招大客商,引进大项目。各园区要结合实际,在资金投入、人才引进、土地使用、产业政策、提供服务等方面制定和完善政策,充分利用各种传媒和机会,大力宣传园区的产业定位、资源条件、区位优势和招商引资政策,定期向社会发布园区开发建设及招商引资项目指南,建立有效的招商引资机制,加快园区招商引资步伐。选择特色工业园区内的优秀企业家,兼任园区管理职务,以加强园区招商力量。
(四)扶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扶持特色工业园区建设为主导产业服务的融资担保、技术创新、投资咨询、企业孵化、质量检测、人才培养、营销策划、物流仓储、网络信息、综合配套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围绕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鼓励国家和省重大创新和产业化项目及产业技术研究机构落户园区;支持龙头企业建立和完善专业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按照标准组织对平台建设进行认定,自认定之日起三年内,对其技术服务平台的仪器设备、专利技术等给予适当倾斜;对服务于特色工业园区内各类企业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的收入,免征营业税。鼓励园区引入投资咨询机构开展业务,促进园区不断提高投入产出比例。强化园区孵化器建设,特色工业园区要建设10万平方米以上的孵化基地,为中小企业提供免费或低价的政策、法律、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和低价的办公场所。鼓励质量检测部门在园区内设立专业质检中心,推进质量体系建设;支持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凡取得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资格的单位,在申请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和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上给予重点倾斜;引导园区企业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标准,主动接轨国际制造业标准体系,推进产品国际标准认证。鼓励园区利用 “外脑”开展市场调研、选取营销方式、确定价格策略。努力培植第三方物流企业,推动与园区内企业的物流活动相结合。加快信息化建设,提升特色工业园区的产业层次和管理水平。促进特色工业园区内以企业为主体的各类行业协会和商会的建立和完善,园区管委会要为其提供工作场所和活动条件。协会和商会在制定公平公正规则的基础上,对园区相关产业集聚进行细化指导和服务。
(五)切实抓好同类和关联产业集聚。增强骨干企业的凝聚力和辐射力。重点支持特色工业园区内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骨干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升产品优势,打造产业集群的龙头。注重培育对特色工业园区发展具有先导作用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企业,推进与园区主导产业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以及相关产业配套发展,推进同业集聚和产业协作。鼓励产品市场前景好、有一定技术开发能力和有技术创新内在要求、成长性好的企业优先进入特色工业园区。采取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迁入与迁出相结合等措施,促进同类和上下游企业聚集。要按照特色工业园区规划要求,鼓励不同地域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逐步向特色工业园区转移,引导市、县城区内工业企业,按照主导产业方向,利用企业改制、资产重组等机遇,逐步向特色工业园区转移。对进行异地迁移企业的税收分成,由原项目所在地和迁入项目的特色工业园区协商解决。建立健全退出机制,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积极支持发展循环经济,对符合国家循环经济政策的园区和企业,运用省级节能专项资金予以扶持。对已入园的企业,凡是与该园区的特色不符,或者对其主导产业有影响的都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向所属特色工业园区转移,推进园区产业的专业化和特色化。迁入我市省级特色工业园区的企业,在处置原房地产时,可向房地产所在地税务机关提出免税申请,经审核后免征土地增值税;缴纳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且符合条件的,可向税务机关申请减免税照顾。
(六)完善园区金融支持体系。支持在特色工业园区设立以服务区内企业为主的各类金融企业及分支机构。单独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投资公司等享受国家和省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开发适应区内企业实际需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开展信用贷款、集合类联保贷款,鼓励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行集合式企业债券,支持园区内企业利用股权、知识产权等质押贷款。实施特色工业园区企业上市支持计划,对有上市意愿、发展潜力较大的区内企业优先培训、辅导,进入辅导期的,享受省政府50万元的经费补助和市政府的支持政策。积极吸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投资园区内企业。省市创业投资基金向园区重点倾斜。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特色工业园区内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满2年以上的,可以按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创业投资企业向特色工业园区内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居民企业进行股权投资(购买上市公司流通股票连续持有不满12个月的除外),所取得的股息、红利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以特色工业园区为市场主体,整合土地、税收、财政等各种资源,构建 “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为主的信用结构体系,建立市场化、企业化、现代化的投融资平台,支持特色工业园区和区内企业发展。
(七)加大人才引进和品牌培育力度。鼓励特色工业园区建立人才服务中心,支持科研院所、职业技术学院、技工学校、培训机构以及各类人才市场进入特色工业园区,开展人才供需信息、人企对接、专业职业培训等工作。要采取资源共享、融资推介、资金扶持等措施,鼓励大专院校毕业生及各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入园投资和创业。选派市直相关部门优秀科级干部对口到特色工业园区挂职帮助工作。积极运用省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扶持特色工业园区吸引人才。特色工业园区的骨干企业聘任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经园区主管部门认定后,可由园区对其进行适当奖励。充分发挥特色工业园区的辐射效能,把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和区域品牌、资源品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和竞争力的特色品牌体系。支持特色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申请注册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重点支持中国换热器城等集体品牌,符合地理标志条件的申请注册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鼓励有关商会、协会、联合会或其他企业运用行业自律手段和行业组织影响力保护地理标志,加大维权力度。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特色工业园区内企业使用区域品牌、资源品牌,共创品牌,同享收益。加强特色工业园区宣传推介工作,提高园区产业、企业、产品和品牌的知名度。要建立 “四平市特色工业园区”网站,统一打造全市特色工业园区对外宣传、项目招商、产品销售、品牌推介、信息发布的网络平台,由市工信局具体负责网站的前期投入和设计制作,市政府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要加强对特色工业园区、区域品牌、资源品牌的新闻宣传和广告宣传,在全市的火车站、标志性建筑、主要公路入口处的广告牌位置及其价格方面,给予优先权和优惠。
(八)加快园区项目建设进程。要全力谋划项目。各特色工业园区每年要谋划建设10个以上投资超3000万元项目,谋划建设3-5个投资亿元以上、能够带动园区主导产业发展的大项目,以迅速提升园区主导产业规模。要全力促使项目开工。各地要加强项目跟踪服务,着力解决影响项目开工的困难和问题,保证引进项目如期开工建设。对超期占地而无法开工的企业和项目要坚决进行清理,用于其他企业和项目的引进和建设。要全力抓好在建项目的竣工投产和达产达效,尽快提高园区的产出效益比重,提升园区对工业发展的贡献率。
(九)理顺园区工作推进机制。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特色工业园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搞好服务协调。市工信局负责全市特色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市直相关部门要从全局出发,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特色工业园区快速发展。各地要按照《四平市十大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工作方案》(四政办发〔2009〕15号)要求,建立由政府主要领导和主管工业领导挂帅的园区工作领导小组,在工业主管部门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领导、组织和推进特色工业园区工作。建有“园中园”的特色园区要成立管委会。要真正形成由政府领导、园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抓总、上下统一联动的园区工作推进机制。
(十)建立园区工作调度报告制度。要建立全市特色工业园区调度统计制度。由各地园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上报《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情况月报表》。市园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工信局)每月进行统计汇总后报市政府和省工信厅。调度统计对象为省级规划管理的七个园区和四平专用车及配套产业园区、四平市中药产业园区、双辽市玻璃及制品产业园区。其它正在规划建立的特色园区由各地自行调度掌握,待规划经核准后纳入市、省调度考核范围。
二○一○年一月二十六日